分享

故事 惊魂一瞬间

 知青草庐 2023-06-19 发布于辽宁

人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此类事大多是惨烈、遗憾、令人惋惜的,但是,我今天要讲诉的却是一个出人意料、皆大欢喜的交通事故。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同事兼邻居老杨讲给我听的,距今已经三十几年了。

那是夏季的一天,老杨要出厂办事,向同事借了一辆自行车,骑上就走。没料到,那辆自行车手闸失灵,失去了制动功能,而厂内接近厂区大门的那段路却是一路下坡。于是老杨只能听之任之,驾驶者那辆自行车一路狂奔,向工厂大门冲去。走出不远,恰好有两个人迎面走来,边走边谈。由于缺乏思想准备,险些被他撞个正着。其中一人还冲着老杨大叫:“你怎么了,会不会骑车?”老杨有苦难言,既不能停车道歉,也不敢回头解释,只能目视前方,仿佛驾驭了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闯。面对责难,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头也不回,大吼一声,“车没闸!”

自行车自由下行的加速度是任何会骑自行车的人都有体验的,此时的老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此时此刻,他连埋怨借车给他的人没有交代清楚的机会都没有,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控制好车辆,任其自由滑行,它终究会停下来的——但是这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前面不能有障碍,如果前面出现障碍物,就危险了,自身会发生危险,如果有人,很可能会伤及对方。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几千年的经验总结,不打诳语的,那天就在老杨身上体现出来了。就在距离厂门口十几米的时候,他分明地看见,一辆车恰好从厂门前经过。为了说清楚事情的原委,有必要描画一下工厂门前的公路走向:工厂门前的路与出厂的路呈T”字形交叉,上面的一横,是门前的公路,下面的一竖,是出厂的路,交叉点就是工厂大门,老杨现在就是由“T”字的一竖拼命地冲向交叉点,而载重车从厂门前经过,恰好临近交叉点。不用计算,一眼就可以看出,自行车和载重车一定会相撞,现在就是有神仙出现,也避免不了车祸了。

人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种自救的本能,老杨那天急中生智,用一只脚蹬住车轮,以增加摩擦,试图让车停下来,可是毕竟力量有限,无济于事,汽车司机肯定也发现了紧急情况,力图刹车,但为时已晚,说时迟那时快,两辆车犹如鬼使神差一般,不偏不倚地相撞了。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也就是说汽车的前车直接撞到了老杨的自行车,自行车被撞飞了,老杨直接被卷入车底下,尽管这时车已经停稳,但是惨祸已经发生。当时的门卫老姜亲眼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以后每每回想起来,仍然心惊肉跳,他当时的反映是,大喊了一声,“完了,完了!”

在两车相撞的一瞬间,老杨的大脑是一片空白,他搞不清楚当时的细节。汽车撞到他的哪个部位,自行车怎么飞出去的,他又怎么会滚入汽车底下,他一概不知。当他重新产生意识的时候,感觉自己是躺在汽车底盘的下面,浑身酸痛,摸摸手脚,完好无损,于是,从车下爬出来,检查了一下身体,还是完好无损,只是手臂和脸上有一点擦伤。他拍拍身上的灰土,朝着坐在驾驶室里的司机幽默了一句,“伙计,你怎么撵着撵着来压我?”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司机,车祸发生后,汽车已经停稳,门卫老姜径直走到汽车前,朝车下望了一眼,见老杨毫发无损,十分惊奇,又十分欣喜,帮他查伤,帮他拍土。然后他转向司机,见司机仍然端坐在驾驶席位上,脸色煞白,两眼茫然地、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由于受到强烈刺激,他已经吓呆了,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看见,自行车被撞飞了,骑车人掉到汽车底下去了。老姜打开车门,推了他一把,“下来吧,没有大危险。”司机下来以后,坚持要带老杨去医院检查,老杨觉得没有必要,再看看自行车,也没有大的损坏,只是车把手歪了,矫正就可以了。于是双方留下电话,各自分手。临行,老杨还嘱咐了司机一句,“别开太快了!”

我这个故事是告诉大家:借自行车一定要借车闸失灵的。

2015-4-24初草于胜利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