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40年寄语!华西医学系78级学姐阴正勤想对你说……

 enlongli2016 2023-06-19 发布于四川

启德堂前的银杏书香伴着钟楼前的荷塘月色,迎来了又一年毕业季。

Image
Image

6月14日上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举行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1437名毕业生从华西起航,奔赴下一场山海。

今天的《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专栏,给大家带来毕业典礼上,华西医学系78级毕业生、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阴正勤医生作为校友代表的发言。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我是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阴正勤,是一名眼科医生,也是咱们华西医学系78级毕业生。40年前,我也和今天的各位同学一样,在毕业典礼上留下铮铮誓言,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我有11年的青春岁月在华西坝度过。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学姐,作为一名光荣的华西毕业生,代表遍布海内外的校友,想和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分享一些想法,总结为三个词:缘分、使命和变革。

 Image

关键词1:缘分

第一个词是“缘分”——能在华西学习是我终生的幸运、也是我圆梦的开始。

我是1971年下乡的知青,1973年考入内江卫生学校西医班。在那里,我认识了第一位华西人——从四川医学院下放到卫校教授组织胚胎学的孙昭教授。有一次,孙昭教授对我说:

“要学习医学,一定要打牢解剖学和胚胎组织学等学科基础,你们现在有机会上学,不要管社会上怎么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今后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在特殊时期,依然能这样直截了当地给初入医学门槛的学生指路,体现了孙昭教授等老一辈华西人对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受到他的鼓励,1978年我考入了四川医学院医学系,而孙昭教授也回到了华西组胚教研室任教。可以说,孙教授使我和华西结缘。

Image

同学们能从天南海北来到华西,我们今天能在这毕业典礼上相聚,也是我们彼此的缘分,大家也将和成千上万的、一届届华西毕业生一样,奔赴五湖四海,让更多的病患、更多的学生与华西结缘,把华西精神传承下去。

 Image

关键词2:使命

第二个词是“使命”——华西的老师们指引我,探寻“让盲人看得见”之路。

探索难解的问题

我卫校毕业回到下乡的县医院做眼科医生时,遇到一个9岁左右的学生因为生锈的铁丝刺入眼中导致眼球化脓,而不得不做眼球摘除手术。他一直不肯接受手术,他说“你说我的眼睛坏了,那你把我的坏眼睛挖了,能给我安一个看得见的好眼睛吗?!”他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为什么我们不能做?!

进大学后,我带着这个问题找到教我们生理学的徐美丽教授,她并没有说这与生理学教学大纲无关,而是告诉我:要做“人造眼睛”先要弄清楚视觉信息处理,并指导我写了我的第一篇综述“γ氨基丁酸在视网膜信息处理中的作用”。看到徐教授在老旧没有空调的校图书馆,冒着酷暑逐字逐句修改着我的论文,让我非常感动!

她还把我介绍给她的先生,大学原教务长、解剖学教授-高贤华。高教授听说我想解决“让盲人看得见”的科学问题,专门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单独给我指导神经科学的标本,告诉我眼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中枢神经再生是一个医学的难题。

这就是华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师们!他们没有轻视和漠视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发问和梦想,而是倾其可能地给予支持与帮助!

找到创新的支点

1987年,我的眼科恩师、华西医院眼科教研室博士研究生导师方谦逊教授在我硕士毕业后,将我送入中科院生理研究所(现神经研究所)做联合培养博士。他谆谆教导我说:

我们临床的问题光靠医生解决不了,而视觉科学家又不了解临床;所以,希望你们能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之间搭起一座桥来,利用基础研究成熟的技术和最新的成果与临床疾病结合起来,才能解决“让盲人看得见”的问题。

方老师对于学科交叉的高瞻远瞩把我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拓展了我的学科知识。方老师不仅是教我做学问,更重要的是他教我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好老师!

在方老师和李朝义院士的精心指导下,我80年代在中国完成的博士论文,于1994年,发表在了眼科研究的最高杂志(IOVS)上。审稿专家、英国著名视觉科学家Arden教授评论我们原始创新的工作,解决了该领域争论了14年的问题;而美国视觉发育科学家,伯克利大学的Freeman教授指出:我们也知道这个问题是这一领域的热点,我们没有做出来,而你们做出来了就是因为你有医学的背景。由此可见,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支点!

可以告慰各位前辈的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牵头开展的干细胞治疗致盲性眼病再生医学项目已经走向临床,研发的第二代光遗传学人工视觉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让盲人看得见”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

Image

同学们,你们也有初心,也有梦想,每一个华西学子的初心梦想都是在华西沃土上播种萌芽,在华西恩师们一路呵护、一路扶持下,必将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传递华西使命!

 Image

关键词3:变革

第三个词是“变革”——今天毕业的同学们是幸运的,迎接你们的是医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医疗模式将从“病人走向医生”,变为“医生走向病人”。

我们现下的医学模式是“病人走向医生”,即病人挂号看病,缴费拿药、手术;“银货两讫”;有事你再来;这是一种“有限”的医疗服务。

“医生走向病人”,将提供一种“无限”的医疗服务。即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数字化医疗网络:初级社区医疗+中级县市医疗+教学医院(医学中心);医生通过C端的可穿戴设备直接或间接“接触”(contact, touch, reach)病人;为每位就医的病人量身制定治疗方案和计划,并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为病人提供终身健康服务。

适应这一变革的医生培养体系,也从过去金字塔式的:住院医生、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培养模式,向复合型医疗人才的培养转变。一是低年资医生成长加快,医疗人才培养周期大幅缩短;二是复合型医学人才,包括医生+临床科学家、医生+数据工程师、医生+公共卫生专家、医生+生物信息师等,将是未来医疗队伍的核心骨干,让我们一起向新的医疗模式奔跑!

各位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因为相同的缘分,我们在华西坝上相聚相识相知;因为共同的使命,我们深切地感知了医学的担当与责任;因为不断的创新,人民的生命健康才能得到永远的保证。今天是一个属于你们的特别的日子,昨天你们从五湖四海来,今天你们又要到天南地北去,作为你们的师姐,在此代表全体华西校友祝愿你们用最好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未来。同时,让我们一起感恩川大华西,感恩父母老师,也感恩那个努力学习、积极求进的自己!

祝各位同学心想事成、前程似锦!

Image

最后謹以此致辞,再次致敬我的恩师方谦逊教授、李朝义院士、以及华西的师长前辈们!

谢谢大家!

亲爱的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