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阳通腑法:寒邪非温不去,积滞非下不除

 mxb08 2023-06-19 发布于黑龙江

Image

温阳通腑法,指温阳散寒、通下积滞的方法,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与阳虚寒积证。以里寒积滞、便秘、腹痛肢冷为主症,此时寒邪非温不去,积滞非下不除。 

里寒积滞证因外感寒邪,积聚胃肠,阴寒内结,或阳气不足,寒从中生,久成寒积,阻于肠道,可致升降之气机痞塞,胃肠失于传导,糟粕不行而成冷秘。《儒门事亲》认为“ 留结寒热于内”是邪气导致的气血瘀滞的病理状态。 

寒积里实证,症见腹痛便秘,胁下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阳虚寒积证,症见腹痛便秘,脐下绞痛,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寒邪积滞阻于肠道,可致传化失职,故大便秘结。寒性凝滞,寒实内结于肠道,可致升降之气机痞塞,兼之大便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腹部或胁下疼痛。此时,“ 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积”,只有温里通腑法才能去其寒实积滞。若因脾阳不足,寒积内结,为正虚邪实,单纯温补则积滞不去,单纯泻下则更伤脾阳,应泻下之中辅以温补。 

温阳通腑法以里寒积滞、便秘、腹痛肢冷为辨证要点。本法适用的主症与通腑泄热法的主症相反,前者系阴寒实邪之寒结,后者系邪盛正不虚之热结。

本法使用后如大便通利,可转危为安;如呕吐、肢冷、脉搏转 细,是病势恶化的表现。本法可与益气健脾、理气和中、回阳救逆等法合用。若见脾胃虚寒、面色㿠白、神疲乏力等症应与益气健脾法同用,若见腹痛而胀应与理气和中法同用,若使用本法后见虚脱之症应与回阳救逆法同用。

外寒直中型——大黄附子汤证。因天气变化,寒邪直犯肠道,此为外寒客肠,当属实寒;亦可因饮食生冷,直中胃腑,导致肠内虚寒。寒主凝滞收引,寒邪客肠,肠道传导失司,腑气不通,发为寒积便秘。

《金匮要略》曰:“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本条论述了寒积腹痛的证治,开创了温下的先河,本证主症是大便不通、胁腹疼痛。外寒直中,气机郁滞,寒积即成,寒实内结于阳明胃肠,其气上犯,壅滞于胆,致使少阳胆气不得伸展而发为胁腹疼痛。 

大黄附子汤组成:大黄9g,附子12g,细辛3g。本方重用辛热之附子,温里散寒,止胁腹疼痛,以苦寒泻下之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共为君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为臣药。大黄性味虽 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去性取用之法。

阳虚寒积型——温脾汤证。温脾汤主治阳虚寒积腹痛,药物组成:大黄15g,当归9g,干姜9g,附子6g,人参 6g,芒硝6g,甘草6g。本方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泻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同,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 

从病因角度看,温阳通腑法针对的是人体内有形之邪属寒者,即继性病理产物,包括体内寒邪与食、痰、水、血、虫等的结聚物,或外感寒邪、疫疠直中引起的有形之邪形成。从病位角度看,温阳通腑法的病位主 要在中下焦,对于病位在上的,采用上病下取。

从病性角度看,温阳通腑法针对的是寒实或寒实兼虚。温阳通腑法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表证未解,里实未成,不得妄用。该法属于下法,所以下法的禁忌也适用于该法。如表证未解,里实未 成,不得妄施泻下,误下会使邪气内陷。若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宜表里 双解。②无积滞的证候,不宜用该法。③里热实积证,不可用该法。因本 证肠胃积热,若用温热大毒之品,虽现下利,必反损阴气,暗耗津液,燥热转增,预后及转归较差。④该法作用较强,孕妇、产后、月经期及年老 体弱者,均应慎用。如果应用,得效即止,慎勿过剂,过剂损伤胃气。若损伤胃气,宜糜粥自养,勿骤进油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