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是日本私营企业ispace的月球着陆器Hakuto-R M1尝试落月的选定日期,着陆器上搭乘了阿联酋的Rashid月球车。尽管ispace是一家私人公司,但如果登月成功,日本将成为第四个成功登月的国家,阿联酋将成为第一个拥有月球车的阿拉伯国家。前三个成功的国家分别是苏联、美国和中国。此前以色列、印度曾尝试落月并失败。 ![]() 2022年12月11日,ispace的月球探测器搭乘猎鹰9号发射升空,行程140万公里。2023年3月21日,成功进入月球轨道,以近地点100公里、远地点约6000公里的椭圆轨道绕月飞行,随后进行了两次轨道控制机动。4月13日10:08 (JST)完成最后一次轨道机动后到达月球100公里环形轨道。 2023年4月25日(UTC)15时40分左右,着陆器预定从100公里高度轨道开始准备软着陆,目标地点是阿特拉斯陨石坑着陆,该陨石坑位于月球近侧东北象限的冰海边缘。整个过程大概约1小时。整个着陆过程会有直播(https://www./watch?v=CpR1UUnix3g) 如果情况有变化,还将有三个备用着陆地点,根据地点不同,着陆时间会有变化,备份着陆日期还有三个,分别是4月26日、5月1日和5月3日。 即使着陆不成功,Hakuto-R M1也已经成为私人资助的、商业运营的、太空旅行最远的航天器。 一家私营企业,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月球的,作者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下ispace的过往,篇幅比较长。 白田武石,一名孩提时代就被星球大战吸引的航天爱好者,2004年从日本名古屋大学毕业后赴佐治亚理工学院深造航天器工程。毕业后他入职洛恩达尔集团,成为一名咨询师,教企业如何在采购战略中削减成本。 转行的他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坚持在业余时间每年组织“尤里之夜-日本”活动,庆祝第一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的壮举。 ![]() 2008年,白田武石听说了Google 正在举行Xprize 登月竞赛,获胜的团队将会获得2000万美元的奖金。于是他找到了日本东北大学吉田实验室,希望合作竞逐这份奖项。 2010年,双方的合作团队成立了白色标签公司,白田武石此时的主业仍然是咨询工作,五天之中他三天做咨询,两天用来参与竞赛。由于他能够付出的时间最多,他成为白色标签团队的领导者。最初几年,团队的资金完全由白田武石资助。 ![]() 这个由学者和发烧友组成的团队也真的造出了自己的月球车,他们把它命名为“玉兔”号,技术主力是吉田实验室工作的外籍实习生们。 ![]() 2011年3月11日仙台发生9级地震,海啸淹没了城市,将近16000人死亡。吉田实验室也在摇晃,月球车就在实验室内。加拿大实习生、前铁路工程师约翰·沃克(JohnWalker)从大楼的窗户爬进去,安全的救出了这个只有22磅重的月球车。 ![]() ![]() 2013年成为白色标签最难的一年,白田武石一分钱也没有了,那一年欧洲成员也退出了团队。但也是在那年,Google修改了竞赛方案,决定阶段性的发放奖励,这就像一根胡萝卜一样吊在他的眼前。 白田武石向父母借钱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幸运的是白色标签成为入围决赛的五名队伍之一,获得了50万美元的奖金,也收获了国内外的关注。 剩下的日本成员重组了白色标签,更名为ispace,项目团队更名为Hakuto-R(日语白ウサギ的音译,中文名“玉兔”),ispace也与印度签订了发射合同。 当然,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Google Xprize没有获胜者,随着时钟滴答滴答的向2018年3月31日最后期限靠近,ispace团队发现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来完成发射。 白田武石的航天梦就这样结束了吗? NASA在重返月球的Artemis计划中制定了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公私合营计划,由企业自行开发和发射登陆器,NASA从这些公司购买服务。NASA采用公私合营方式进行月球探索的出发点是创造可持续性的月球经济,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做插一面旗子的工作。 2018年开始,NASA开始向外招标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Draper工程创新公司成为入围的14家公司之一。Draper在月球着陆器上采用了ispace的方案,Draper提供导航、导航和控制软件。 2020年11月,ispace在美国丹佛大都市区设立了办事处,主要目标就是从NASA赢取合同,聘请了前SpaceX工程师Kursten O'Neill负责大型着陆器设计。因为Draper交付的着陆器叫做“系列2”,必须对Hakuto-R M1着陆器进行改进。 ![]() 2022年,Draper终于从NASA拿到价值7300万美金的任务订单CP- 12,根据合同Draper在2025年前需要在临近月球南极的薛定谔盆地向NASA交付一套有效载荷,交付两颗数据中继卫星,并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任务。 ispace此前已经从美国宇航局获得了两份探月合同。根据2020年授予的第一份合同,ispace将在第一次任务中用其着陆器收集风化层。根据第二份合同,ispace的子公司ispace EUROPE S.A .将在该公司的第二次任务中使用其月球车收集浮土。 有了NASA的合同,ispace完全盘活了。商业计划和技术计划开始齐头并进。 从商业计划上来说,ispace利用的多数是日本资本。 2017年12月13日,ispace宣布获得了A轮融资102亿日元(约9000万美元),使Ispace成为日本A系列获得投资最多的私营商业公司。日本创新网络公司领投,其他投资者还包括日本航空公司、东京广播系统控股公司、日本开发银行等。 2019年8月20日,Ispace获得了2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日本风险投资基金孵化器领投,丰田公司成立的太空前沿基金、高田热工公司、三井住友保险公司跟投。 2021年8月4日,ispace获得了46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日本风险投资基金孵化基金牵头,七家投资了ispace。 2021年10月20日,美国太空旅游公司Axiom 的亚洲投资公司和空客风险投资公司宣布投资ispace,成为C轮的一部分,其中空客投资了2亿美元,这成为ispace首次获得日本以外的投资者青睐。 2023年4月12日,ispace于东京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ispace计划通过发行筹集约60亿日元的资金,但后来扩大了股票发售规模增加了2650万股,共发行8040万股,如果股价涨停,其市值将达到约470亿日元。其发行价格是254日元每股,当前已达到585日元每股,涨幅72%。 ![]() 技术计划上ispace走的是国际合作路线。他们使用了日本的技术、欧洲的航天基础设施、阿联酋的月球车、加拿大的相机、美国的发射。 日本方面: ispace利用了日本的优势,使用最小化和高质量的制造技术,获得低成本和高性能目标。通过微型机器人技术与传感器、自动化、网络和数据分析相结合来提高探测能力。 2018年10月1日开始,ispace和得到了日本航空公司(JAL)的支持,获得了140平方米的总装测试厂房,就在日本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心里,位于日本千叶的成田国际机场旁边,也称为东京成田机场。日航还将为ispace的工程师提供焊接和质量管理的技术援助,并且后续ispace的着陆器运输问题都由日本航空公司负责解决。 为什么日本航空公司这么帮ispace?因为日本航空公司是ispace A轮融资的股东啊。ispace是切切实实从股东方面的到支持的,不仅仅是资金。 股东三井住友海上进行风险管理支援,并且ispace最终和三井住友保险公司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份月球表面商业保险,保险范围覆盖着陆器在火箭分离到着陆月球之间的任何损失。 日本特殊陶业将在月面用全固体电池的开发中提供支持。该公司表示其全固体电池由于不使用电解液,体积没有变化,从高温到极低温都能稳定工作,全固体电池与使用锂离子或硫化物的全固体电池相比,具有不着火、不排放有毒气体的特点。 西铁城手表的超级钛技术,铃木的结构分析技术,使之着陆器脚部设计的能兼顾小型轻量化和强度。 ![]() ![]() ![]() 2020年,日本东京中央区日本桥三井大厦的39层现代风格大厦中,ispace建设了他们的月球任务控制中心,这里可以容纳20名员工,监控HAKUTO-R的着陆推进、温度、机载计算机和有效载荷状态。 ![]() 欧洲方面: 2018年,ispace向欧洲的阿里安公司提出购买一个阀门,随后变为购买推进系统,最后变为ispace的两辆月球车都在阿里安位于德国的Lampoldshausen工厂大型洁净室进行组装、集成和测试,包括航空电子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种有效载荷。 对于阿里安公司来说,在欧洲探月计划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有日本的登陆器给他们练练手,是十分开心的,因此他们还自豪的宣称,这是第一个由欧洲推进系统驱动的月球登陆器。 2021年7月-2022年4月,玉兔号在德国的总装工作完成。 阿联酋方面:在达成去火星的愿望后,阿联酋将目标定为月球似乎并不令人意外,2017年以来,阿联酋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一个11人的开发团队一直在研制一台名为拉希德的月球车。阿联酋的四轮月球车搭载高分辨率相机、热成像仪、显微成像仪和朗缪尔探测器等载荷。 ![]() 2020年,阿联酋宣布拉希德月球车将于2024年登上月球。但2021年,阿联酋宣布将和ispace合作,搭乘Hakuto-R M1,登月计划提前了一年。当前拉希德2号月球车正在建造中。 加拿大方面:加拿大Canadensys公司从加拿大航天局获得资金,在着陆器上搭载一个可以拍摄360度图像的照相机。该系统将从轨道上拍摄月球图像,并将它们与地图进行比较,目的是测试其导航系统,以提供精确的位置。 美国方面:ispace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美国金主,选择spaceX的火箭只是投桃报李。 ![]() ![]() 2022年12月11日,Hakuto-R M1搭乘SpaceX的猎鹰9号起飞,有效载荷还包括NASA的月球手电筒和立方体卫星,将在月球南极搜寻水冰。ispace为这枚火箭支付了5200万美元。 本次任务中,ispace还将为NASA收集月球风化层样本。ispace为NASA建造的下一个着陆器正在研制中,计划2025年前着陆月球。 |
|
来自: 小飞侠cawdbof0 > 《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