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品百练:谏逐客书(李斯)/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一中大语文 2023-06-19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统治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壅:堵塞

C.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所以:用来……的

D. 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使……成就霸业

2.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②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③居域中之大 ④而缪公用之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3.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百姓乐用                                   B.为客者逐

C. 江南锡金不为用                             D.振之以威怒

4.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头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长得好。

B.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看见(自己)贪图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警诫。

C.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人们)最终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恭敬而内心却不服气。

D.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那么就会使秦国无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B. 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李斯的《谏逐客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等。

D.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6. 请结合选文谈谈两文在劝谏背景、劝谏目的、劝谏困境等方面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1. A    2. D    3. D    4. C   5. B   

6. 异同点(1)《谏逐客书》:①首先深入了解进谏对象及背景。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意在劝说君王收回成命。②针对秦王的雄心,巧妙选取切入点和立足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站在“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看待逐客的利弊得失,历数秦国过去因任用客卿而逐渐富强的史实,切中了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最终成功打动秦王。

(2)《谏太宗十思疏》:①首先明确进谏目的及当时的国势。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②采用类比切入,亲切生动。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

相同点(3)劝谏困境①一方面在于劝谏对象,因其大多是君王,地位高高在上,既与国家密不可分,同时具有个体的性情、喜好、缺点等;②另一方面在于劝谏主体,因其个人的身份、地位、立场等常与劝谏目的有所牵扯,导致公私界限不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A.“牧”,养,修养,约束。句意: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之”,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

②“之”,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

③“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

④“之”,代词,指代他们。句意:而穆公用了他们。

因此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句意:百姓乐于被用。

B.被动句。句意:凡是客卿都要被驱逐。

C.被动句。句意:江南的金锡不会被您所用。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威怒振之”。句意:用声威震慑他们。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苟”,苟且;“怀仁”,怀念仁德。“终苟免而不怀仁”,应翻译成“(人们)最终只图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理解有误。李斯的《谏逐客书》,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议论文体,不是抒情的,与林觉民的《与妻书》在文体上是不相同的。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首先,从两篇文章的不同点看,《谏逐客书》先谈历史,以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 深入了解进谏对象及背景。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意在劝说君王收回成命。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如文中写道“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等,都来自诸侯各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针对秦王的雄心,巧妙选取切入点和立足点,如文中写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谏逐客书》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作者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路线。作者切中了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最终成功打动秦王。

《谏太宗十思疏》论证思路:首先明确进谏目的及当时的国势,如文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因此,作者以类比入手,亲切生动展开论述。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

首先,从两篇文章的相同点看,两篇文章都有劝谏困境。一方面在于劝谏对象为高高在上的君主,因此劝谏与国家密不可分,同时劝谏对象具有个体的性情、喜好、缺点等。所以,《谏逐客书》中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进行委婉地劝谏,而《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也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另一方面在于劝谏主体,因其个人的身份、地位、立场等常与劝谏目的有所牵扯,导致公私界限不明,两篇文章中,作者的劝谏既基于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同时也夹杂了个人情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臣听说官吏议论驱逐列国入秦的游说之士,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西面从西戎得到了由余,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得来了丕豹、公孙支。这五位人物,不出生在秦国,但穆公重用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人民因此富裕丰盛,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效力,请侯亲近顺服,俘获楚、魏军队,攻占土地千里,国家至今治理强盛。惠王采用张仪计谋,攻克三川之地,西面兼并巴、蜀,北面收受上郡,南面轻取汉中,统揽九夷之地,控制楚之鄢、郢,东面占有成皋之险,割取肥美土地,六国联盟罢休,迫使西来侍奉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穰侯,放逐华阳君,加强国家权力,杜绝权豪之门,蚕食诸候国家,使秦国成就帝王之业。这四位国君,都是依靠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士而不重用,这会使秦国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了。

材料二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