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模块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潇湘2023 2023-06-19 发布于湖南

1 感觉传导通路

1.1 深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

精细触觉(例如,辨别两点距离、物体的纹理细粗等)属于浅感觉,但是和意识性本体感觉使用共同的通路传导。

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
    • 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
    •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后索,分为长的升支和短的降支。
    • 长的升支形成上行的薄束、楔束。来自T5节段及以下的升支行于后索的内侧部,形成薄束。来自T4节段及以上的升支行于后索的外侧部,形成楔束。
    • 短的降支至脊髓后角或前角,完成脊髓牵张反射。
  • 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束核、楔束核内。发出纤维经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部分投射至中央前回。

此通路在内侧丘系交叉下方损伤:闭眼时不能确定同侧关节的位置、运动方向及两点间距离。

此通路在内侧丘系交叉上方损伤:闭眼时不能确定对侧的位置、运动方向及两点间距离。

图片

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
    • 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觉感受器
    • 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终止于C8~L3节段的胸核、腰骶膨大第Ⅴ~Ⅶ层外侧部。
  • 传导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本体感觉的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C8~L3节段的胸核、腰骶膨大第Ⅴ~Ⅶ层外侧部
    • 胸核发出纤维组成脊髓小脑后束,在同侧脊髓侧索上行,经小脑下脚进入旧小脑皮质。
    • 腰骶膨大第Ⅴ~Ⅶ层外侧部发出纤维组成双侧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进入旧小脑皮质。
  • 传导颈部和上肢本体感觉的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颈膨大部第Ⅵ、Ⅶ层和延髓的楔束副核,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进入旧小脑皮质。
图片

1.2 浅感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包括痛温觉、粗略触压觉

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
    • 周围突分布于皮肤内的感受器。
    • 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传导痛温觉的纤维(细纤维)在后根的外侧部入脊髓,传导粗触压觉的纤维(粗纤维)经后根内侧部入脊髓,分别终止于第2级神经元。
  • 第2级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脊髓第Ⅰ层、Ⅳ~Ⅶ层。
    • 发出纤维上升1~2个节段,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传导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传导粗触压觉)。
    • 脊髓丘脑束上行,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此通路一侧损伤后,对侧1~2节段以下对应部位出现痛温觉消失,触压觉受影响但并不严重。

脊髓丘脑束纤维由外向内依次排列来自骶、要、胸、颈部的纤维。

脊髓内肿瘤压迫一侧脊髓丘脑束,痛温觉障碍首先出现在对侧上半部,然后逐渐波及下半部。

图片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
    • 周围突经相应三叉神经分支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及口鼻黏膜的感受器。
    • 中枢突经三叉神经根入脑桥。
  • 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触压觉)内。它们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组成三叉丘脑束,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发出纤维经内囊后肢,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的下部

1.3 视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视网膜中层的双极细胞。
  • 第2级神经元:视网膜内层的节细胞。
    • 节细胞的轴突在神经盘汇集成视神经。
    • 视神经由视神经管入颅腔,形成视交叉后延为视束
    • 视交叉后,左侧视束含有来自两眼视网膜左侧半的纤维(汇集右侧光线),右侧相反。
    • 视束绕过大脑脚向后,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
  •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外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端脑距状沟上下的视区皮质。
图片
图片

一侧视神经损伤,该眼视野全盲。

视交叉中交叉纤维损伤,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一侧视交叉外侧部的不交叉纤维损伤,患眼视野鼻侧半偏盲。

一侧视束及以后的视觉传导路受损,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束中尚有少数纤维经上丘臂终止于上丘和顶盖前区。

  • 上丘发出的纤维组成顶盖脊髓束,经被盖背侧交叉,下行至脊髓,完成视觉反射
  • 顶盖前区发出的纤维:
    •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至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完成瞳孔对光反射。
    • 光照侧的瞳孔缩小,为直接对光反射;光未照射侧的瞳孔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
图片

中脑功能受损时,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可能预示病危。

但视神经或动眼神经受损也能引起瞳孔对光反射变化。

1.4 听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蜗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
    • 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
    • 中枢突组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伴行,在延髓和脑桥的交界处入脑,止于蜗神经核。
  • 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蜗神经核内。
    • 发出纤维大部分在脑桥内形成斜方体并交叉至对侧,至上橄榄核外侧折向上行,形成外侧丘系,大多数止于下丘核。
    • 少数纤维不交叉,进入同侧外侧丘系。
    • 还有一些纤维在上橄榄核换元,加入同侧外侧丘系。
  • 第3级神经元:胞体在下丘核。发出纤维经下丘臂止于内侧膝状体
  • 第4级神经元:胞体在内侧膝状体。发出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止于大脑皮质颞横回的听觉区。

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若一侧通路在外侧丘系以上受损,不会产生明显症状。

听觉的反射中枢在下丘。下丘神经元发出纤维到上丘,再由上丘神经元发出纤维,经顶盖脊髓束下行至脊髓的前角细胞,完成听觉反射

1.5 平衡觉传导通路

  • 第1级神经元: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神经元。
    • 周围突:分布于内耳半规管的壶腹嵴、前庭内的球囊斑和椭圆囊斑
    • 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起经延髓和脑桥交界处入脑,止于前庭神经核。
  • 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前庭神经核
    • 向大脑皮质的投射径路不清。
    • 发出纤维至中线两侧组成内侧纵束。上升的纤维止于动眼、滑车、展神经核,完成眼肌前庭反射(如眼球震颤);下降的纤维至副神经核和上段颈髓前角细胞,完成转眼、转头的协调运动。
    • 发出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完成躯干、四肢的姿势反射(伸肌兴奋,屈肌抑制)。
    • 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

2 躯体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主管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 system)是指锥体系以外的躯体运动传导通路,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姿势等。

2.1 锥体系

锥体系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 上运动神经元(upper motor neurons):位于大脑皮质,投射至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和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 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Betz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组成。
    • 这些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pyramidal tract),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 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s):位于脑干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及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
    • 它们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最后公路(final common pathway)。
图片

皮质脊髓束

  • 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锥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
  • 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和脑桥基底部至延髓锥体
  • 在锥体下端,约75%~90%的纤维形成锥体交叉
  • 交叉后的纤维称皮质脊髓侧束,在对侧脊髓侧索下行,逐节终止于脊髓前角,主要支配四肢肌。
  • 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称皮质脊髓前束,在同侧脊髓前索下行。其中部分终止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前角,支配躯干肌和上肢近端肌;还有部分始终不交叉,支配躯干肌。
图片

躯干肌是受两侧大脑皮质支配,而上、下肢肌只受对侧大脑皮质支配。

一侧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前受损,主要引起对侧肢体瘫痪;在锥体交叉后受损,主要引起同侧肢体瘫痪。躯干肌运动不受明显影响。

图片

皮质核束

  • 由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轴突集中而成。
  • 下行经内囊膝、大脑脚,陆续分出纤维,终止于双侧的一般躯体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核
  • 还有小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
图片

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一侧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可产生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称为核上瘫(supranuclear paralysis)。而一侧面神经核或舌下神经核受损致同侧相应肌肉瘫痪,称为核下瘫(infranuclear paralysis)。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指锥体细胞或其轴突组成的锥体束的损伤,表现为:

  • 肌张力增高(hypertonia)(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
  • 肌力减低伴静息运动丧失
  • 腱反射活跃或亢进(hyperreflexia)(因失去高级控制)
  •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因锥体束的完整性被破坏)
  • 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
  • 多无肌肉萎缩(因未失去其直接神经的支配)、无肌束颤动
  • 随意运动障碍称为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硬瘫
图片

肌张力和肌力:肌张力静息状态下的不随意、持续的、微小的收缩,肌力是肌肉主动收缩的力量。

浅反射和深反射: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黏膜所引起的反射,有些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的完成,除了相应的脊髓节段性反射弧之外,还需要有一个通过脊髓至大脑皮质,再经锥体束至前角细胞的反射弧。深反射即牵张反射,反射弧仅经过脊髓。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及它们的轴突的损伤,表现为:

  • 肌张力降低(hypotonia)
  • 肌力减低
  • 浅反射和深反射都减弱或消失(hyporeflexia or areflexia)
  • 肌肉萎缩(因神经营养障碍)
  • 肌束颤动(fasciculation)(运动单位自发性放电)
  • 痛性痉挛(cramp)(抽筋)
  • 不出现病理反射
  • 随意运动障碍,称为弛缓性瘫痪(flaccid paralysis)(软瘫

2.2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躯体运动传导通路,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皮质(主要是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前庭核、小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及它们的纤维联系。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

图片

锥体外系的主要功能是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姿势等。只有在锥体外系保持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完成一切精确的随意运动。

基底节病变时,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和感觉正常。症状包括肌张力异常、运动迟缓、异常不自主运动

  •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
    • 病变部位:旧纹状体、黑质
    • 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静止性震颤
  • 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综合征
    • 病变部位:新纹状体
    • 出现异常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壳)、手足徐动(尾状核)、偏身投掷(底丘脑核)。

小脑病变引起的的随意运动失调的征群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ataxia)。症状包括蹒跚步态,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指鼻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阳性,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等。功能障碍表现在损害的同侧。

参考资料

[1] 丁文龙,刘学政主编:系统解剖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