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全碑》篇|第3期六尺大篇幅临创作品展

 朝歌淇水悠悠 2023-06-19 发布于河南

亲爱的墨粉同学们:

经历一个多月的准备,第三期大篇幅临创出来啦~

这一期,将分成《曹全碑》篇与《礼器碑》篇分开展出。放在这个时间点,恰逢曹全三期学员学习曹全碑满三个月,曹全二期班结业。作个纪念,很有意义。

这一期,最大的不同是,很多同学直接通临完曹全碑849字,特别是无为,一周左右的时间通临曹全碑五遍。

这一期,我们将附上部分同学的学习心得与大篇幅临创感受,借此给其他同学以借鉴。

以下为此次活动的作品图片(只作了裁剪,未作其他处理)

ps:排名纯属随机,不分先后

01号(漂流)

经过半年多学习,我受益匪浅,从系统课程,精临,通临到喜爱,完成六尺的作品,看到自己的成绩,激动,自豪,这些离不开老师的教学方式,作业点评和付出,同时还有学友的帮助,才有我今天的步和动力,紧跟老师的规划走,提升自已,辛苦了!谢谢老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02号(邓武龙)

通过2个多月的临帖,我发现曹全碑的字,基本上都以扁担型的力取势,不管怎么变化,最后的重力,重心,稳稳的,看似很标准化,很整齐,就像现在的电脑体一样,仔细看,其实不是的,每个字每个笔画都在尽量做出丰富的变化。临帖,关键在于带着研究性的心态去读贴,临帖,对比再临,再对比,再临如此反复,达到熟能生巧,能写新字。最后能创作。临像是一目标,只有临出其神美,把握其精髓,才能在以后的创作中,随心所欲地去发挥,出精品。学艺不精,个人陋见,望大家指教,谢谢。最后向我的一墨老师道一声:老师,你辛苦了!谢谢你的辛勤教诲,学生在此有礼了。

图片

图片

03号(美丽的传说)

教室里学了4个月曹全碑,因疫情原因停课,无意间刷到一墨老师的曹全碑带练,没想到网课很方便,且喜欢老师的字和老师阳光饱满的热情,老师的能量向一束光一直指引学生向前行,老师课件正确的方法加上学习群里学友们热情饱满的给我点赞,我像打了鸡血似的每天坚持5至6小时的毛笔字练习,从2022年12月14日至今,跟着一墨老师直播学习,天长日久的积累还学习到书法以外的东西,当写完5张六尺时,虽然有的字没平时写得好,但我已是激动万分,没想到自己可以把曹全字写得入眼,说明一个问题——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坚持定有收获,在这半年里感恩一墨老师和群里所有的同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4号(无为)

人海茫茫,能成为师生是一场缘。学生时代念师范有三字一琴一话过关,那时拿毛笔学的是柳公权,毕业后忙于工作家庭就疏忽了,某一天看到墙上挂着的毛笔忽然像看到久违的老友,于是就又与笔为伍与字为伴的。柳体颜体到钟繇的宣示表还有赵孟頫的行楷,反正就是抄吧 。啥也不懂,什么笔法结字专业术语都不懂。好比一直在黑暗里找不到方向,自从遇到一墨老师,现在感觉看到了光,谢谢老师!对老师的感谢化在那一笔一画的起行收中,在积点成线和换面调锋中,在疏密收方中,在白与黑的墨色与宣纸上,感恩相遇,书与墨,师与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5号(荷叶与红莲)

看着这不成熟的几张习作,内心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感动。尽管这次作业完成的并不完美,书写很幼稚,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通过作业的完成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最应该感恩的是老师的引导和鼓励,您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让我受益良多,而您一次次的鼓励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很开心能在您的指导下突破自己,提升了我学习书法的热情,感恩您的引领,谢谢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6号(吉羊)

作为古稀之年的我,有幸于去年11月底12月初经一墨老师学生推荐进了曹全班学习群,今年2月份又报名参加了一墨老师的课程班系统学习。
现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第一次通临完《曹全碑》。看着这么大的篇幅出自自己之手,无论好歹,心情特别喜悦!我曾在五十年前读初中时,受一位老师给学生作业簿封面写上学科、年级和姓名字的影响,自己也用钢笔模仿着老师写过这种字形很扁,字中还有一横画中带个燕子尾巴的字。当时只听老师说这种字叫隶书,更不知道叫什么《曹全碑》,乡下农村学校也没有字帖。参加工作后也没有再继续习练。回顾自己进一墨老师曹全班以来的学习过程,感悟最深地是老师授课通俗易懂,行笔娴熟,笔力遒劲,飘逸灵动,看一墨老师写字真是一种享受!每周老师上的课程我必看,每当老师带领写字的视频尽量多看。由于上了年纪精力有限,悟性不够,加上眼睛曾做过两次手术后视力不太好和有颈椎病,所以难以坚持长时间多临习,导致基本的笔画和字形掌握不准,更谈不线质笔力喽!
我喜爱曹全,也想学好。今后我将按着老师的教学步骤,持之以恒地坚持认真读帖、多多临帖。我坚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有学友们的相互鼓励,自己把握好曹全字迹娟秀清丽、结构扁平舒展的书风特点,我的汉隶《曹全碑》一定会有所长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7号(赵敏)

这次按照一墨老师提议的通临六尺对开曹全,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自信,今后要紧跟一墨老师踏踏实实的学好每次的课程!不断进取!尽最大努力把每个字写的笔笔到位!出不辜负老师的每一次辛勤的付!

图片

图片

08号(壮)

我是第一个写六尺整张的学生,目前已经写了两次六尺整张了,甚至曹全碑六尺整张我写了两遍。应该说首先是感谢一墨老师在我刚学曹全没多久,鼓励我写了六尺对开,刚开始写六尺对开的时候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最后写完的时候老师也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其次是我一直有一个想法,要把学过的碑帖都临一遍,贴在自己家墙上,作为家里最珍贵的装饰。写六尺整张肯定是有难度,例如要不停搓纸蘸墨还要看好每一个字,不能漏字,不能串行,甚至到后面落款的时候因为心里没数都胆战心惊的。完成作业的时候正好在五一节前几天,我把自己的这些作业贴在墙上,举办了个人家庭书法展,接待亲朋好友的家庭气氛都上了一个规格,大家都非常开心。

图片

09号(空谷幽兰)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完成了两幅六尺对开临贴,感触颇深。 

一是基础很重要,跟着老师的课程学习,学习曹全碑的结构笔画,线条质量等都很重要。 

二是保证书写量,每天抽出时间练习,养成书写习惯。

三是信心很重要,不管写好写坏都要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写六尺对开前由于没有精临过字帖,所以字写的不准,以后加强练习,争取下次有所进步,再次感谢一墨老师!

图片

图片

10号(李蓉)

小心翼翼地写了六尺对开第一张,打算等三期课程结束后再通临(有偷懒成份)。在一墨老师和学友们的“刺激”下又写了第二、三张,速度由两天一张到一天一张。虽没有完成曹全碑通临,但依旧成就感满满。翰墨养心,写字快乐。希望和大家一起跟着老师遍临诸贴。感恩遇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11号(李素芬)

看到老师的要求,我很认真的想了想。要说临摹整幅《曹全碑》的感受,首先就是在临摹中体会了一份写字的快乐,一份独享写字快乐的情怀。
老师布置了临帖作业时,我的内心是敲着小鼓的,怎么写好,写的四不像多不好意思……,直到老师在直播间嘱咐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大作业来写就好。”这样,才下定决心准备临摹。
第一张写的很大,尤其是在写撇捺时格子里装不下,好多字出格了,有的还打架了。不过,我记下了这些问题,以后注意练习。
再后边几张越写越顺手,越写越顺畅。这种感觉给了力量,也给了我自信。虽然有好多字写的不太准确,存在几多问题,但是不影响我的心情。我在学书法这条路上,走出了第一步。我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会走得更好。谢谢老师,感恩遇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2号(身言寸心)

六尺大篇幅临写心得:六尺大篇幅临写,开始时免不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心一笔错毁一字,一字毁整纸毁。随着起行收公式、12 3节奏、积点成线笔法,在方与扁中读懂字法,在纵与横间领悟章法等"一墨心法"的落实,到第三第四幅时便渐入佳境,心眼手字都活泛生动起来,落墨之处、字里行间有了熟悉可亲的气象。落款是难点,内容、位置、字体须得精打细算,精心安排,否则将前功尽弃、大功尽废。完成通临汉隶曹全碑,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当林花谢了春红之时,蓦然发现,最愉快的时节从暮春开始,因为这是一个从生发进入生长的时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3号(非鱼)

这次参加《曹全碑》临创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很难忘的.临隶书的法帖《曹全碑》,又是平生第1次写六尺的作品,非常激动,也很兴奋.写第1遍的时候,遇到较难的字去翻看了笔记,甚至重新观看了李老师849个精讲字教学视频.写完后是较满意的,因为很快就能交作业的.但我又发现一个问题,作品纸的边缘都褶皱了,我想重新写第2遍.这一次我把作品纸平铺在一张长桌子上,我站着写.写了几行后就跑到了桌子的另一端,把作品纸轻轻的往上移动,这个方法很好,作品纸不皱了。如果说有遗憾的话,就是中途有事,离开了几回,没有一气呵成。

在这里我很感谢李老师.通过《曹全碑》系统课程的学习,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积点成线的方法,采用了中锋行笔,彻底改变了线条的质量,改变了困扰我很久的隶书笔法带楷法的问题,正确掌握了隶书的笔法.在作业的点评上,李老师教我们临帖,把原帖放在作业旁,每个笔都要对照原帖.李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出我行笔过程提按变化、线条长短、方向改变等细节上的不足.虽然李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很高,但是有一点点进步,李老师都会及时的鼓励。

这一次《曹全碑》临创实践活动,作品字形大小的匀称度,还有章法横向的整齐排列上,做的还不够,我一定好好的揣摩宽扁字形的上对齐和较高字形的中心对齐方法,争取今后的临创一次比一次进步吧。

图片

14号(丫妈咪)

22年9月,因突发好奇而撞见的这不期而遇的偶遇,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重天地。

看着老师潇洒漂亮有如神助的书写,静听老师如家常的闲聊,惊觉老师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老成而又三观超正的人生智见,自带一种让人灵魂安适的魔力!因着这喜欢与心向往之的冲动,更兼老师似乎不嫌弃小白的包容,大胆决定跟老师学,学不好,反正老师也不认识我

开始,不敢交作业,看着学友们成熟漂亮的作业,更是心虚胆小,再加上张嘴就暴露的外行发问,更是不敢在群里发声。老师的鼓励,学友的激励,于是,管他好坏,写!发作业!老师细致入微的点评,甚至于手把手的笔画书写,苦口婆心的鼓励鼓励,与自己比较的学书理念的灌输,终于明白,跟老师学书,只是提升自身而已,哪有什么高低上下,沉浸于书写,仅此而已。所以,同学们跟老师学礼器,我就冒昧跟进,不指望学书有成,只感受乐在其中。

看着从幼稚的张牙舞爪的大字,到娟秀飘逸的曹全笔意的出现,那份欣喜,和由衷的感恩,无以言表。感恩老师,也感恩上苍让我们师生的遇见,谢谢老师!

图片

15号(沧海)

图片

16号(方文明)

图片

17号(金盈)

图片

图片

18号(水平)

图片

图片

19号(谭弹弹)

图片

20号(烟酒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1号(赵建新)

图片

22号(于宗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3号(雨花墨)

图片

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们珍藏~

一墨老师视频号直播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