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讲安全:设计制作使用管道搬运车来搬运轻型管道,降低作业强度,减少危险作业时长,从根本上降低作业事故风险!

 21楼楼主 2023-06-20 发布于山东

人人讲安全,讲好安全是要有办法才能真正讲好安全的!所以,应通过创新、革新各类设施和工艺上找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高处作业(危险作业)时长、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来降低作业风险,达到作业安全的目的。

在汉语说话语境里,“”这个字不是说的意思,是重视、是做、是干的意思,而且是非常原则性的意思,比如说一个人:这个人比较讲原则。意思就是说这个人在原则面前是不能通融的。所以,“讲”就是“必须这样做”!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想方设法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下来,想方设法将作业人员在高风险场所作业时长降下来,对于施工负责人而言,就是对隐患和风险的管控,就是最好的讲安全!

隐患:劳动强度高、危险作业场所时间长。

早些年在厂房内搬运管道,重的用卷扬机拖运,轻一点的用滚杠滚运,再轻一点的就两个人或四个人抬着走;做起重的知道不能用手直接抓管道口搬运,而是各自拿一根一米来长的架管,插进管口,一喊号子就抬起来了,一旦有抬不动或发现管子要滑落,喊一声,扔掉手中的架管即可,不会伤到人。而有些作业人员不了解用手直接抓管口抬或拖管子可能碰伤手脚的风险,用手抬或用肩扛都是很危险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用手直接抓吊件是起重吊装作业的经验之一。

解决方法1: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作业过程始终保持体力是防止行为出错,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

前几年在一个工地看见用小推车在厂房内运输轻型管道的,也比较很好用。

1、滚轴式管道运输车

安装六个滚轴,前面四个,后面可以调转方向的两个滚轴,可以搬运中型管道,比用倒链在地面拖运和用滚杠拖运轻松,也安全多了。

2、胶轮式管道搬运车

而这种新型管道搬运车就更方便操作了,可以直接将管道搬起,然后推或拉着就走了。值得购买或自己根据自己拖运管道的尺寸和重量设计制作。

看细节

看视频——搬运过程。

避免采用这种抬肩扛的落后且危险的作业方式。

1.1还有这种将小车承载杆插入管口的小车,使用范围更广。这就是替代过去作业人员将架管插入管口抬管道运输的方式。

用这样的搬运车运输管道、钢结构,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关键是作业过程不需要用手直接触及管道,避免了搬运管道伤手碰脚的事故隐患。

解决方法2:升降机替代小型脚手架,将危险作业系数高的脚手架搭设作业替代,同时还减少了高处作业的时长。

在采用升降机挂倒链起吊管道,将管道起吊至设计位置,整个起吊过程可以不用搭设脚手架,一台升降机就可以完成管道的吊装、悬挂、固定、对口、焊接作业。

这样的机械器具的配置,对于管道搬运、起吊就位就会起到保障作业过程安全的作用。而且,减少了作业人数,减少了架子工的配置,避免不断重复搭拆脚手架造成人工、材料浪费,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作业工效,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解决方法3:轮式移动式脚手架及插装式脚手架或平台的使用,替代传统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数量和频次,就是降低作业风险的措施。

记得在2001年德州三期项目工作时,到市里五金店买东西,看到橡胶轮,就问老板这橡胶轮干什么用的,老板说卖给工厂制作小车的。我回到工地找技术组的崔工,我说如果制作固定橡胶轮的支架,绑在搭好的井字架上,有些脚手架不就不用拆了,推着就可以换地方再用,崔工说很好,他负责提计划让物资公司购买四个轮子,我负责制作固定轮子的支架。记得四个轮子大概花了四五百块钱。安装好后在主厂房15米运转层BC列使用,好用的很。后来又在零米、7米层各搭设两个这样可以移动的脚手架,少搭设了很多脚手架。而且报了当年的合理化建议,评了一个五十元的纪念奖,创新、革新是有奖励的。

(这是在阳江核电项目搭设使用的轮式脚手架)

(这是核电现场使用的组合式作业平台,避免由人临时搭设脚手架存在的无法控制的缺陷)

解决方案3:通过精细的设计和起重机械的配置,尽可能的将管道、钢结构等部件在地面进行组合;每增加一个部件的组合,就是减少了高处作业的时长,减少了在高处的作业活动;每增加一个组合焊口,就意味着减少一个高处现场安装焊口,这样做就将作业伤害事故风险降下来了,这就是对风险的工程管控措施,这也是最好的讲安全!

每在组合场对口焊接一个焊口,就意味着管道安装过和电焊工减少了在高处作业的时长,也意味着减少了在现场,特别是在高处的动火作业活动,就等于消除了火灾隐患,降低了火灾风险。

我们的施工作业现场,还有许多作业项目还需要改进,有些空间比较狭小的地方,机械设备进不去,一定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解放我们的双手。

如果我们从设计制作或购置使用管道搬运车等这类设施来降低作业人员得劳动强度,那么我们就会从劳动强度上降低了事故风险;如果我们设计规划各种设施、结构和工序、步骤,从一开始就尽可能的进行组合拼装,从而减少高处作业或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的时长或操作步骤,那么我们就会从时间和空间上降低事故风险;如果我们从施工组织上,设计规划将可以在后场组合安装,那么现场就必然会减少火灾事故隐患;好了,只要我们经常地“想一想”,然后对想好的措施去做,就一定会消除事故隐患,或者替代或者控制事故隐患;同样地只要我们设计好、规划好、落实好作业全过程的防护设施、用品用具,我们就可以实现“即使事故发生不了避免,但是,我们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目的!

在当下,我们可以不追求“零事故”目标,但,我们可以追求“零事故伤害”目标,这个目标我们是可以实现的,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做到:

施工负责人负责解决“有”的问题!

作业人员负责解决“用”的问题!

监督人员负责解决监督“有和用”的问题!

通过负责人、作业人员、监督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零伤害”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常常“想一想”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时“琢磨琢磨”就会琢磨出意想不到的好方法;只要具有事事想改变的思维,就一定有办法改变,改变的更方便、更安全,也一定更好!

怎么样才能做到上述消除、降低事故风险的措施呢?

我的答案:由施工负责人组织作业班组的班长、施工组长、技术员、安监员、质检员对着技术员编写的施工技术方案初稿进行自由充分讨论,发挥专业精神,这样做就会做出一道既好吃又好看的措施!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我曾经做过的事,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我不会推荐给你。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抓住这六个关键的人,什么样的问题,经过这六个人的讨论也变得不是问题了,因为,组织、技术、检验、监督、操作这五个实际参与者充分的进行讨论、沟通后编成的技术文件,还存在“写和干”两张皮的问题吗?回答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实际参与的各方都在编写过程中充分的参与,问题大都在讨论的过程解决了,这也是解决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和执行两张皮问题的方法之一吧。

唯有按照程序和规则做事,并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安安全全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安全——是知行的结果!

平安——是行为的回报!

我是安全人,相信只要好好做安全,努力来分享,持续做传播,一定有人会因我而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