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良崮活捉一群将校军官,座谈会七嘴八舌:我们究竟输在哪?

 兵说 2023-06-20 发布于云南

       

作者:莫孤烟         
1947年6月1日,距离孟良崮战役硝烟散尽已有半个月。这一天,我军把在此战中被俘的十几名蒋军整编74师将校军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座谈会。这些战俘各有各的心思,讲起来有的是一股火药味,有的则泰然处之。
         
【蒋军俘虏】
时年41岁的74师参谋长魏振钺说,单纯从军事上看,南京当局的人力物力都不够,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他说他亲眼看到大批民工在支援解放军,“这个力量了不起”。
魏是湖南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是标准的“学院派”军人。他长期从事参谋业务,自称“不懂政事”,属于比较纯粹的职业军人。在孟良崮之战中,华野6纵飞兵垛庄,切断了74师的后路,副参谋长李运良主张抛弃重武器,上孟良崮固守待援,来一个“中心开花”。魏振钺坚决反对,力主赶快突围,向垛庄方向反攻以脱离险境。师长张灵甫采纳了李运良的建议,而且这一主张和和南京蒋氏不谋而合,最终的结局落了个兵败身死或被俘。
【士气低落的蒋军部队】
“事后诸葛”常说,如果当时张灵甫听从魏振钺的主张,74师断然不会全军覆没。先不说这一假设是否成立,魏振钺虽然是师参谋长,但在74师中说话却没什么分量。这里头的根本原因,是他以前从未在74师任过职,是抗战胜利后才从别处派来的,在张灵甫等人的眼中并非自己人,其关系非常微妙,他在主张即便正确无疑,张也未必会采纳。
李运良在发言中,闭口不谈军事指挥上的得失,而是大谈经济问题。他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为南京当局借外债、印钞票,导致老百姓生活困顿。
李运良原本是东北军中的一员,老部队瓦解之后投靠蒋军,很幸运地被分在74师当参谋。或许是因为“会做人”,深得张灵甫的赏识,日后高升为少将副参谋长。74师即将覆灭之时,张灵甫让大家集体自尽,李独自溜到洞外,朝自己脸上擦着皮开了一枪,把自己搞得一脸的血,倒地装死却未能逃脱,还是乖乖地做了战俘。
【被俘的蒋军士兵】
74师上上下下很多人都把惨败的原因归结为李运良出的馊主意,但就当时的战场形势而言,陈毅和粟裕已经下定决心要“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对74师的合围之势已经形成,不管74师上不上孟良崮,都已陷入包围之中。况且74师上了孟良崮之后,也确实构成了“中心开花”的态势,华野在攻守两端一度险象环生,要不是蒋部之间同床异梦,形不成合力,李运良的“奇谋”未必就不能奏效。所以,把板子打在李的身上其实是有些冤枉的。
51旅旅长陈传钧同样认为,南京当局是打不下去了,因为全国人都在挨饿,到处都在反饥饿反内战,所以军事上必然受挫。
陈传钧是山东人,是正宗黄埔生。他是74师的老人,从连长一路升上来,抗战时期也打过不少硬仗,例如让74师扬名立万的南京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都参加过。凭借资历和战功,陈在抗战胜利之后出任51旅旅长。
【华野领导合影。左起:叶飞、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谭震林】
58旅副旅长贺翊章说,军人肯定要服从命令,上峰说什么就是什么,但从内心来说,没人愿意打内战。运输团团长黄政说得更深刻:抗日可以人人奋勇,可打内战这话该怎么说?士气当然不高。蒋军在山东有几十万大军,看似人多势众,但山东的老百姓有三千万,个个都向着解放军。这样一对比,蒋军的这几十万人实在是过渺小了。
座谈会过后两个星期,山东的《大众日报》刊登了被俘的74师高级将官发出的反战通电。文中称,抗战胜利后,一些“好战分子”迷信武力,发动内战,残杀同胞,以至于民不聊生。我们这些人打内战实非所愿,唯愿当局“悬崖勒马”。
华野司令员陈毅看到这份通电后大为高兴,亲自接见了这十几位战俘。众人又是一番踊跃发言,陈传钧爆料说,南京在召开高级将领会议时,大家都认为,目前的局势不是靠军事手段能够解决的,但这个话没人敢在蒋氏面前说,其结果便是你推我我推你,最后没一人敢说。
陈毅问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那就是74师当时为什么要向坦埠前进。
【华野部队在行进中】
这个问题确实是孟良崮战役中最为令人费解的问题。蒋军原本猬集一团,想把华野主力从沂蒙山挤出去。这一招差一点就成功了,华野确实没有歼敌良机,只能一退再退。不得已之下,粟裕甚至打算去打轻易不打的桂军。结果就是这个节骨眼上,74师鬼使神差地从大军之中窜了出来,直扑坦埠。而这一举动,直接造成了74师与左右友军的分离,从而使得华野有了虎口拔牙的良机。
要权威解释这一问题,恐怕只能问张灵甫本人了。但死人不会说话,所以大家只能猜。众人一致认为,张灵甫判断坦埠是华野司令部所在地(有逃回的俘虏说那里天线林立),立功心切的他不惜冒险推进。再者,他判断华野主力不在这里,左右两面又有黄百韬和李天霞的两个师掩护两翼,就算是孤军深入也算不上危险,于是才走出这一败招。
【蒋军阵地】
坦埠是蒙阴通往沂水公路上的一个镇子,华野司令部确实曾驻于此,所以张灵甫的判断是正确的。但蒋军的情报实在过于低级,居然让他误认为华野主力不在附近。可见还是黄政说得对,山东兵民一体,蒋军一进入山东便成了聋子,如何能打得赢仗?
座谈会后举行晚宴,贺翊章给陈毅敬酒,并说有机会一定要见见粟裕,聆听教诲。
这些战俘日后的结局也不大一样。魏振钺改造态度最好,早早恢复了自由,在南京军事学院担任教员;李运良改造态度也很好,获释后在家务农;陈传钧结局不详,有人说他企图逃跑而被击毙,也有人说他改造后释放,总之下落不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