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江山寻梦 2023-06-20 发布于湖南

曾国藩曾言:言慢者贵、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成大事者,言缓,三思而语,留有余地;

性柔,上善若水,波澜不惊;

德厚,以善为本,厚德载物。

短短十二个字,便是他留给后人,为人处世的醒世恒言。

文章图片1

01

言慢者贵

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真正智慧之人,都懂得三思而言。话比脑子快,说话不假思索,只会招来祸端。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便数次栽在一张嘴上。

他常常口无遮拦,嘲讽同窗好友不如自己,逮住机会就怼同僚,处处彰显自己的厉害。

结果把人得罪了一遍,还不自知。

直到一天,在朝堂上,面对新登基的咸丰帝,他脱口指责:“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徒尚文饰,不求实际。”

咸丰帝听闻,怒不可遏,要治罪于他,幸得其他大学士苦苦求情,才免于获罪。

经此一劫的他,幡然醒悟,便立下了“做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之言,警醒自己时刻谨记,举止要稳,说话要三思。

自此以后,就算身居高位,曾国藩说话也特别的慎重。

柏拉图说:“聪明的人说话,是因为有话要说;愚蠢的人说话,则是因为想说。”

智者,用脑子说话;愚者,用嘴巴说话。

开口之前,慢三分,保持大脑清明,捋顺思路,从而避免说出不理智、让自己后悔的话。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

三思而后语,守住口,就是守住福气。

文章图片2

02

性柔者富

做事要坚定,做人要柔软。

曾国藩是清代名臣,但他在年轻气盛时,常常霸蛮固执,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当时,曾国藩刚创立湘军,急于求成,要求绿营军会操,还下令逮捕闹事头领,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军中提督对其怀恨在心。

绿营兵与湘军发起火拼,曾国藩差点挨刀,他向当地领导求救,竟没有人肯来帮忙。

曾国藩内心受挫,在家休养时,他反复内省,方悟:太刚易折,柔则长存。

为人处事,能刚不能柔,能方不能圆,能进不能退,注定会失败。

再次复出官场后,他不再咄咄逼人,而是低调谦逊、温和有礼,把“柔”字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得到许多官员的支持。

古语有云:

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为百谷之王,善处其下也。

柔,从来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一种淡定的格局。

人生在世,与其逞强斗胜,不如收敛锋芒。

对人对事,以柔克刚,便能四两拨千斤,以小力胜大力。

文章图片3

03

德厚者旺

古人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人这一生,凭借小聪明只能赢得一时,走向真正的成功还需要德行的承载。

做人,若是丢了人品,败了德行,即使财富再多,名气再高,终会得不偿失。

古时候,有一位财主,临终前将自己的财富分给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天生聪明,做事机灵,选择用这笔钱开了一家米店,生意十分兴隆。

小儿子敦厚老实,凭借着出色的手艺,开了一家面馆,来往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全城闹饥荒,两家店的生意一落千丈。

大儿子灵机一动,放出粮食短缺的消息,并且哄抬物价,借此狠狠赚了一笔。

小儿子则开设粥棚,每天给附近的穷苦百姓施粥救济。

饥荒过后,大儿子的名声逐渐败坏,很多人宁可到远处购买,也不愿到他的米店,时间一长,米店逐渐倒闭。

小儿子因为积攒了好人缘,好口碑,面馆生意日渐兴隆,最终成为当地首富。


常言道:“人有德,必有福;人无德,必有灾。”

有德之人,与人为善,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无德之人,不注意修身养性,无论在哪都会遭人嫌弃。

世间万物变化莫测,唯有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一个人懂得以德立世之人,必定福泽满满。

文章图片4

一个人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往往就蕴含在人字,这一撇一捺的修行里。

慎言则祸少,性柔则事成,厚德方有福。

余生,修炼自己,向上生长,稳步前行,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