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到通知,女子连忙赶回柳州: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

 南国今报 2023-06-20 发布于广西

每年6月19日,是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昨天(19日),民政部在杭州举办了主题为“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的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被选为全国六个分会场之一的柳州市也开展了相关活动,通过网络直播为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线上寻亲。

柳州市民政局为两个家庭组织了现场认亲活动。其中从上海赶到柳州的张庚英女士,见到失联20多年的弟弟阿伟(化名)后很激动,不断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原来,张女士姐弟是柳北区长塘镇人。弟弟阿伟因存精神障碍,20多年前离家走失,四处流浪。张女士的父母早已故去,阿伟的户口也已注销,在上海生活的她还以为弟弟早已不在人世。


现场认亲环节,张女士与失联20多年的弟弟阿伟相认团聚。今报记者石红星 摄
不料,今年1月5日,精神异常的阿伟在宾阳县太塘村附近流浪时,被村民报警送至该县精神病院救治。经公安机关进行人脸比对,发现他就是张女士的弟弟。之后,阿伟被送到柳州市救助管理站进行救治。

现场认亲环节,鱼峰区里雍镇莫兆团、覃爱兰夫妇与离家走失多年的儿子认亲团聚。今报记者石红星摄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为多名流浪者进行了网上直播寻亲。一名自称朱自军的受助对象,由工作人员用轮椅推来,他在直播中提到老婆和孩子时数度哽咽落泪。朱说,他是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宜东镇海银村人,2004年因跟家人关系不好,便断了联系。2006年他来柳州务工,在柳州市新兴工业园打过工。

工作人员现场为这名自称朱自军的受助人员进行直播寻亲。今报记者石红星摄

今年3月30日,朱自军突发脑出血被人送到柳州市工人医院救治,虽然挽回了生命,但出现了右侧偏瘫的后遗症。经柳州市救助管理站甄别,其符合临时救助政策,于是在5月19日将其转送至柳州市社会福利医院继续治疗。

目前,该站根据朱自军提供的身份信息发函到雅安市请求协查,但被告知查无此人;而通过公安人脸识别、网络寻亲等方式都未能核实其身份信息。

工作人员现场为这名自称杨贵生的受助人员进行直播寻亲。今报记者石红星 摄

一名自称从小没有名字,大家都叫她“阿妹”的受助女子说,小时候曾在融水生活,5岁被父亲送人,后跟养父母在鹿寨生活,现养父母已过世。她想寻找亲生父母。

工作人员现场为“阿妹”寻亲。今报记者石红星 摄

柳州市民政局局长王红表示,举办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目的是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形成人人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

王红致辞。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新媒体飞速发展,柳州市各级民政部门与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过DNA比对、人脸比对等科技手段开展卓有成效的寻亲工作,极大缩短了寻亲的时间周期,提高了身份核实的速度。

仅去年,柳州市救助管理站就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80人次,寻亲成功294人,安置落户36人。

伍用文致辞。受访单位供图

自治区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伍用文指出,柳州被选为全国救助管理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的六个分会场之一,就是民政部对柳州救助管理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希望柳州市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强化工作机制建设和部门协同配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继续创造具有柳州特色的救助管理工作新局面。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石红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