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记忆:被冷落的绍兴名士(1)

 华仔ki8u97jydv 2023-06-2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故乡记忆
被冷落的绍兴名士(1)

图片
名誉全球的“文物之邦”“名士之乡”绍兴,以稽山鉴水的钟灵毓秀,孕育了举世莫比、不绝如流的一代代稀世之才。然而在“三王”如红日高照、“六圣”似明月当空的人才高地,使众多在其他城市足以璀璨生辉的历代名士,却在自己的故乡被冷落乃至遗忘。
历数唐宋元明清的文人骚客,或许贺知章、陆游、王阳明、徐渭、王冕、陈洪绶、刘宗周、黄宗羲(绍兴府余姚县人)诸名士已为乡人所耳熟能详,然而还有一大堆名字则鲜为人知,其中如唐诗人朱庆余、文学家严维、诗人吴融、书法家徐浩、虞世南(越州余姚人)、画家孙位,宋词人王沂孙、诗人苏泂,元文学家杨维桢,明文学家王思任、张岱、祁彪佳、书法家倪云璐、戏曲家王骥德、医学家张景岳和戴思恭,清史学家章学诚、学者和教育家朱舜水(绍兴府余姚县人)、书画篆刻家赵之谦、画家任伯年、学者李慈铭、平步青、目录学家姚振宗、《古文观止》编者吴楚材和吴调侯、演义小说作家蔡东藩(山阴县临浦人)、医学家章虚谷……还有一位原籍绍兴的河南词人贺铸,自谓贺知章后代,几度欲回老家,终未如愿。
图片
以《闺意献张水部》一诗而声名大震的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存其诗两卷。代表作《宫中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美谈:
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兴“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获得称赞并介绍给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把握,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献张水部》七言绝句呈给时任水部郎中的张籍,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诗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委婉地借用新媳妇打扮是否恰当以探问自己的诗文能否被主考官赏识。张籍看了这首诗作,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作一首七绝回答: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诗的意思是你就不必担心了,像你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看中。不出所料,朱庆馀在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进士。这段佳话也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图片

大唐走向灭亡的见证者吴融

吴融(850~903年),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40岁才中举,登第之后的吴融仕途并不顺遂。天复三年(903年)再度被召回任翰林,迁承旨,卒于任翰林承旨一职任上。他生当晚唐后期,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出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在唐朝诗坛,吴融并非属于名家之列,但
在唐末是一位别具风貌的诗坛高手。《卖花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和烟和露一丛花,

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
不教闲地著春华。
佳话:
吴融一出道就被派到西川当节度使的宰相韦昭度当掌书记,也就是当大秘,自然想多表现表现自己,每次写好一篇文稿,就送给韦昭度过目。宰相刚开始还看看,后来常常看都不看就放在一边,也不给回话。吴融逐渐有了觉察。就通过一个与韦昭度关系好的人在大人面前转达自己的诚意和努力。韦昭笑着说:吴秘书很有才华,但每次起草文稿,都用他自己喜欢的语言和口气,这类文章与我何用?经这一摸底,吴融弄懂了“给领导写材料”的道理和自己的问题所在。从此他受命起草文字材料时,十分注重与领导沟通想法,在语言语气上也尽量对上领导的“胃口”,很快得到韦昭度的赞赏和喜爱。
图片
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的王沂孙
王沂孙(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人,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他最工于咏物,也最精巧,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占了34首。王沂孙存词不多,但成就很大,后人评价很高,尤其是清中叶后的常州词派对其推崇备至。词作《眉妩·新月》,借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美谈:
据王沂孙《淡黄柳》词题,他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提》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王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为之题诗。
图片(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