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夏其实很有趣儿——正说西夏史系列连载NO.55 身残志坚的王公公

 历史系的小学生 2023-06-20 发布于宁夏

种谔一路就先说到这,我们再来说说王公公这一路。王公公不懂军事,原本朝廷为他这一路准备了11万民夫搬运粮草,他嫌太多了,私自减掉了几万人。在白草平开完小差后,王公公继续出发,他领兵沿无定河北上追赶种谔,结果路没选好,走到了沼泽里,人马损失不少。初上战场的王公公内心十分紧张,他担心引火做饭会引来敌军,下令不准生火,士兵一律吃生食,结果很多士兵因此而生病,丧失了战斗力。

就这么一路磕磕绊绊,王公公总算在二十多天后赶到了夏州,此时种谔早已攻下了夏州,又去攻打银州去了,这个时候的王公公开始尝到了私减民夫的苦头:部队没军粮了!

没有了军粮,王公公手下的士兵开始大量逃亡,此时有人对王公公说:“种谔的鄜延军比我们走得快,此时他们功劳已经拿了一大把,而我们从出发到现在才砍了三十多个人头,这样的战绩回去以后怎么向皇上交代呢?而且我们现在没有了军粮,情况紧急,不如去偷袭宥州,这样多少还能获得点军粮。”

王公公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赶紧率军进攻宥州。此时宥州的西夏守军早已经撤走,城内只有五百户老弱病残,王公公居然下令将这些人全部斩杀,然后向朝廷报捷。

对西夏军队怕得要死,杀起手无寸铁的老弱时毫不留情,这就是王公公的真实面目。

王公公在宥州抢到了一些牛羊,就把这些暂时充当军粮,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很快,牛羊也吃完了,王公公又陷入了没有军粮的窘境。幸好此时他们遇到了前来接应的鄜延路掌机宜景思谊,河东兵才算吃了一顿饱饭,之后,王中正率部退到顺宁寨休整。

再来说说刘昌祚所率的泾原路。刘昌祚此路是宋朝五路大军中唯一一支没有独立作战权利的部队,需听高遵裕节制(种谔原来也没有,不过人家后来自己争取到了),所以刘昌祚必须等到高遵裕的命令,然后两路大军才能一起出发。

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高遵裕的环庆军,军情紧急,万一大军因为进军迟缓而丧失了战机,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刘昌祚和他的副手姚麟一商量,决定不等高遵裕了,自己这路先行出发。他们沿葫芦河北上,来到了磨脐隘前。

磨脐隘是西夏境内的一个险要关口,此地若失,西夏将无险可守,宋军可直达灵州城下。为了守住这唯一的天险,梁乙埋亲率三万兵马(有的史书中说是十万兵马,我认为这个数字过于夸张,此前西夏大军都在梁永能手中,正在和鄜延军和河东军激战,此时哪来的十万大军?还是三万比较靠谱)在此镇守,誓要把宋军阻拦在磨脐隘外。

宋军许多将领没想到西夏会在此设重兵防守,主张避其锋芒,绕道去韦州与高遵裕会合(此时高遵裕已夺下韦州),一同进兵。

刘昌祚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既然遇敌,岂能不战?只要一鼓作气,绝对可以击溃敌军,夺取磨脐隘。他宣布,众将士只要奋勇作战,夺下隘口,都将得到三倍的赏赐,宋军士气大振。

刘昌祚的战术是,盾牌兵在前,弓弩兵在后,强渡葫芦河攻取隘口。他身先士卒,手拿两个盾牌直冲在前,宋军将士被刘昌祚所鼓舞,加上奖励又丰厚,一时勇不可挡。梁乙埋则亲率夏军拼死抵抗,西夏勇士在保家卫国信念的支撑下,一波倒下,又顶上去一波,其表现令人十分敬佩。

战斗从中午打到下午,磨脐隘前血流成河,双方都损失惨重。夏军毕竟人少,所以虽占有地利优势,仍然不是金钱刺激下宋军的对手,开始稍稍退却。

所谓稍稍退却,不是撒丫子就跑,一路狂奔,而是实在顶不住了,才被迫退了几步。可就是这么几步,居然大涨宋军士气,认为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了,于是乎宋军越战越勇,刘昌祚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拿下了隘口,夏军遂由稍稍退却变成了溃退,宋军一路猛追,斩首两千多人,俘获西夏大小首领二十多人,连梁乙埋的侄子讫多埋都被宋军俘虏,宋军大胜。

夺下磨脐隘后,刘昌祚继续进军,前面就是灵州城,他似乎看到胜利正在朝他招手。

接下来该到高遵裕所率的环庆路了。高遵裕可真够磨蹭的,宋军计划九月份出发,他十月份才从环州慢慢悠悠地开拔,随后攻下了没有多少西夏军队驻守的清远军。此时鄜延路钤辖张守约向高遵裕建议,夏军此时正以精兵四处御敌,灵州守备空虚。清远军距灵州只有三百里,如果派前军带十天粮草闪击灵州,必然可将其拿下,到时候西夏就歇菜了。

张守约这个建议相当有水准,因为此时灵州确实兵力空虚,如果宋军偷袭,那是极有可能攻下灵州的,可刚愎自用的高遵裕轻易就否决了这个建议,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智商水平。

之后,高遵裕率军朝韦州进军。他这么慢的动作,哪里还能捡得到肉吃?西夏人早就全部撤出韦州城了,宋军兵不血刃拿下韦州,又开始停军不前了,因为,他们也缺粮了!

如此一来,原本行军进度就落后的环庆军,只能原地驻扎等待粮草,这无疑更拉大了他们与其他几路的距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