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同学情

 湘西美文 2023-06-20 发布于浙江


同学情

/素 素

1

雅玲师范毕业后,就分到了自己的老家教书。她在毕业之际,突然爆出来自己喜欢班上的男同学曹东,大家都感到惊讶。

雅玲身高1.5米。曹东身高也是1.5米。两个人身高一样。大家都觉得他们俩不合适。因为大家都知道,根据遗传学的观点,爸爸妈妈个子矮小,将来生的孩子个子也会很矮。除非有个别情况。谁知雅玲丝毫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一毕业就和曹东结了婚。

婚后,雅玲和曹东过得很幸福。因为两个人在师范有了三年的感情,他们懂得相互照顾,相互体贴。婚后不久,雅玲怀上了一个孩子,曹东抽空给雅玲煮好吃的,给她和孩子补补身体。雅玲很感动,觉得自己没有找错人。

十个月后,雅玲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曹东更是喜欢得不得了。曹东家祖代单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代了。看来,曹东家的祖坟埋好了,每年祭祀祖先的鞭炮纸钱,曹东都是准备足够的,他会感谢祖先保佑他家添了一个儿子。

曹东给孩子取名叫曹世林,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像山岭中的树木一样,茁壮成长,将来长大了,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90年代,老师的工资比较低,辛辛苦苦地干满一个月,才305元。雅玲和曹东的工资一共才610元,除去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不够用。现在孩子出生了,不生病倒好,孩子一生病,到医院门诊去输液,加上医药费少则也要几百元。更不用说住院了,住院的费用就更高。雅玲和曹东的经济就显得紧张。

雅玲寻思着:怎么样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呢?她看到学校的食堂都是承包给社会上的人,她想:既然在学校上班,没有空余的时间出去挣钱,何不把食堂承包过来,自己请人经营呢?食堂赚的钱不就可以缓解一下家里面的紧张气氛了吗?

这样的念头一出,她就给曹东说了。曹东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和雅玲一拍即合。

雅玲和曹东就在一个周末,买了大鱼大肉,专门请了校长在家里面吃饭。

饭桌上,校长看到满桌子的菜肴,赞不绝口。雅玲给校长敬了一杯酒,就把自己承包食堂的想法说了出来。校长一听,没有否认。因为他发现食堂的饭菜很难吃:要么咸了,要么辣了,他早就想换个厨师了。现在雅玲一提出来,正好和他的想法一致。何况雅玲煮的饭菜这么好吃,完全有能力煮出好吃的饭菜。

于是,校长就假意说:承包食堂的事情,我们行政会上讨论好了再回复吧!今天雅老师做的菜真好吃!

曹东和雅玲见到有希望,于是又给校长敬了一杯酒。

几天后,校长通知雅玲:食堂由他们来承包,并且辞退了食堂的厨师。

雅玲一听,高兴极了。赶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曹东。两个人非常兴奋,

雅玲马上联系自己的一位亲戚,来学校主厨。既然现在由自己来承包,雅玲在用人方面首先照顾亲戚朋友。另外,曹东叫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到学校食堂来煮饭,雇佣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农村妇女小凤打杂。用家里面的亲戚,这样放心一些。

2

雅玲召集厨房里的所有人员开了个短会,会上,雅玲要求所有人员,每天上班必须准时,不能无故请假;每一顿的菜必须清洗干净;给孩子打饭菜,一定要分量足,不要打得太少或者太多;每顿饭吃完后,必须把碗筷清洗干净,并且及时消毒……总之一句话,安全第一。

雅玲的严格要求,这几个服务员记在了心里。他们知道:只有服务好了,吃饭的人数才会增加,大家的评价才会好。

于是,他们坚持做到微笑服务,大家对食堂的评价也不错。老师们的伙食也得到了改善,菜比原来的增加了几道,并且是单独开的小锅伙食。老师们对雅玲的伙食赞不绝口。

经过精心经营,雅玲和曹东在学期末一算账,除去买菜,买煤炭,人工工资等费用,发现自己净赚了3000元。雅玲和曹东非常高兴。

等到放假后,雅玲和曹东又请了校长一家吃饭。在饭桌上,校长仍旧是对她的饭菜赞不绝口。

雅玲告诉校长,下学期,想继续承包食堂。校长这次同意了。

饭后,校长一家准备离开,雅玲给校长孩子塞了一个200元的红包,还为校长夫人买了两只老母鸡。

3

雅玲承包食堂做了五年。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好转,老师的工资在不断上涨,待遇越来越好,雅玲在食堂赚的钱,每年都在翻倍。曹东和雅玲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大家都知道:饱暖思淫欲。这话一点也不假。

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曹东调到了中学教音乐。雅玲仍然是继续承包食堂。

每天,雅玲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都在食堂度过。就很少过问曹东的事情。

曹东刚开始下班后,都及时到厨房来帮忙,渐渐地,曹东声称自己工作忙,就很少到食堂了。雅玲理解曹东的工作,知道他要负责全校孩子的音乐,以及编排舞蹈,一定累,所以就没有主动联系他。

4

有一天,雅玲在街上买孩子们第二天要吃的菜。就听到有几个老太婆在窃窃私语。她走过去,隐隐约约听到了几句:你们听说吗?中学的曹老师,那个教音乐的,和离婚的那个张小兰搞上了!

哪个看见的?另外一个老太婆问。

哎呀,有人亲眼看见曹老师,深夜从张小兰的宿舍里出来了!出来的时候,曹老师还搂着张小兰的细腰!穿紫色衣服的老太婆做了个搂抱的姿势。几个人哄堂大笑。

雅玲一听,脑袋顿时嗡的一声,愣在原地。她走过去,问刚才讲话的那几个老太婆:你们在讲谁呢?

那几个人一看,认识她是雅玲,都笑着说:雅老师啊!我们在摆龙门阵呢!你别放在心上。说完,就走了。

雅玲知道:这几个人认识自己,她们不会对自己说真话的。她回想最近曹东的变化,难怪他很少过来帮忙了!

回到食堂,雅玲放下菜,她想亲自到中学了解一下,是不是有一个叫张小兰的老师。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张小兰,24岁,离过婚,目前就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曹东看到张小兰因为离婚受到的打击比较大,经常安慰张小兰。加上两个人同处一间办公室,一来二往的两个人就熟悉了。张小兰经常诉说自己的不幸,曹东就经常安慰她。渐渐地,二人产生了感情。曹东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离婚的女人。

雅玲有好几次,都看到曹东和张小兰一起吃饭,一起出入宿舍。雅玲的心凉了。

5

雅玲决定找曹东谈一谈,兴许还能挽回这段婚姻。

毕竟曹东才是自己的初恋,这么多年来,和曹东建立这个家也是不容易,奋斗到现在,都有曹东的一份功劳。

又是晚上十点了,雅玲等着曹东回来。十点半,曹东回来了。雅玲忽然闻到曹东身上浓烈的香水味。她质问曹东:你怎么这么迟才回来?

加班。曹东冷冷地回答,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温柔。

雅玲生气地说:你在那里加班嘛?

还能在哪里呢?学校呀!

你说,你加班加了好长一段时间了?我会信你这些鬼话吗?你加班都加到张小兰的宿舍里面去了!雅玲突然爆发了。

你怎么知道?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雅玲气得全身都在发抖,你加班,让全街上的人都知道:你和那个离婚的张小兰鬼混在一起了!你叫我的脸往哪儿搁啊!我辛辛苦苦地为了这个家,整天起早贪黑,挣钱养家,而你却把挣来的钱,拿去给那个小三用!曹东啊曹东,你对得起我吗?雅玲说完,嚎啕大哭。

曹东意识到自己错了,伤了雅玲的心。他走过去,一把搂过雅玲,连忙道歉说:对不起,老婆,我错了,都怪自己一时糊涂,犯了对不起你的事!请求你的原谅好不好?他拿来纸巾,为雅玲擦掉眼角的泪水。

雅玲看见曹东一脸的虔诚,就接受了曹东的原谅。并且反复告诫他:我们这个家不容易,要好好地珍惜。而且孩子在渐渐地长大,我们尽量不要再次伤害孩子。曹东点头同意了。

曹东回到了雅玲身边,帮助雅玲一起打理食堂。

细心的雅玲观察到:曹东变了,变得不开心。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回到家,对于房事也是比较冷淡,甚至雅玲主动找他,他都非常勉强,基本上是草草了事,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激情。雅玲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说明张小兰已经让曹东动心了。此时的曹东,他的心已经飞到张小兰那里去了!

雅玲心灰意冷,她明白,自己的老公可能会飞了。但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留得住这个人,却留不住他的心啊!

果然不出所料,曹东表面上跟张小兰没有来往,可是暗地里仍然关心着张小兰:张小兰感冒了,曹东会主动给她买药;张小兰当班主任,事情比较多,曹东看他忙不过来,会偷偷地帮助她填报各种资料;张小兰的作业批改不过来,曹东会叫一个孩子,把她们班的作业拿过来批改……看到心爱的人辛苦工作,曹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张小兰。

中学个别老师把曹东和张小兰继续来往的消息悄悄地告诉了雅玲。

雅玲自己也偷偷地跟踪过曹东,发现曹东关心张小兰比关心她胜过百倍。这是真实的。雅玲心里绝望了。

雅玲和曹东为了这事大吵大闹,甚至和曹东大打出手。但是曹东丝毫没有悔改之意,仍旧对张小兰嘘寒问暖,好像是铁了秤砣死了心,要跟张小兰过一辈子似的。

雅玲心灰意冷,感情破裂了,她哪里还有什么心情赚钱呢?她无心再做食堂的生意,把食堂交给了学校,由校长另外找人经营。

雅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和曹东离了婚。强扭的瓜不甜呀!既然曹东想着张小兰,就成全他吧!

判决书下来了。曹东净身出户,雅玲拥有一套县城买的住房,儿子曹世林跟雅玲一起生活。

6

这个苦心经营的家就这样没了,雅玲伤心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正值放暑假,雅玲把曹世林委托给母亲照顾,她独自一个人买了到海南的飞机票,她要出门散散心,暂时离开这个让她欢喜让她忧伤的地方。

而曹东,这个负心的男人,离婚不到半个月,就和张小兰办理了结婚手续。他和张小兰手挽着手,在大街上毫无顾忌地卿卿我我。街上的邻居们在背地里偷偷谈论,但是曹东都丝毫不在意。

7

雅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渐渐地从离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学校的老师给雅玲介绍了一位男朋友张裕。很巧的是,她和张裕见面的第一天,居然他们俩都认出了对方。原来雅玲和张裕是小学同学。只是这么多年没有见面,张裕变得成熟了,再也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小男孩了。

雅玲和张裕开始交往。张裕前两年下海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回到老家建了一幢漂亮的小洋楼。张裕的老婆有了外遇,张裕一气之下离了婚。他独自带着孩子,在县城做米粉生意。

雅玲在和张裕的交往中发现,张裕是一个实在的人,不虚伪,不撒谎,说一不二。正是因为他的诚信经营,他的米粉馆生意一直都不错。渐渐地,雅玲喜欢上了这个老同学。她和张裕住在了一起。

张裕把挣来的钱都交给雅玲保管,雅玲则在有空的时候,帮助张裕一起卖米粉。两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8

可是好景不长。转眼到了2015年,县城里的房价开始上涨,门面的租金也是一月一个价格。张裕租的门面位置比较好,租金相对来说,就要比一般门面高得多。每天起早贪黑地煮米粉,也不够每个月的租金。张裕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雅玲见张裕再这样做下去,肯定是包赔不赚钱。于是就和张裕商量:不再开米粉店了。张裕只好忍痛把米粉馆打出去了。

张裕呆在家里无聊,于是就到大街小巷转悠,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生意。

他发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多数人喜欢到餐馆吃酸萝卜老鸭汤。他视察的几家老鸭汤锅生意特别火爆。尤其是周末,去餐馆品尝老鸭汤的人特别多。

于是,张裕回来和雅玲商量,开一个老鸭汤餐馆。雅玲同意了。

雅玲拿出自己这几年做生意的钱,加上张裕挣的钱,一共15万元,开了一家老鸭汤餐馆。

张裕吸取了开米粉馆的教训,这一次,他选择了位置稍微偏僻一点的门面经营。张裕的厨艺很不错,刚开始招来了许多顾客品尝。加上雅玲邀请的学校的老师们,以及社会上的朋友,张裕的生意也还做得不错。除去每个月人工工资,相关材料费用,可以获得纯利润4000元。

为了做到长期经营,张裕专门和农村的养鸭户签订了合同:凡是养了一年的老鸭子,而且是只吃玉米,谷子的鸭子,才送到餐馆来,他才接受,而那些饲料鸭子,他是坚决不要。

雅玲同时把农户喂养鸭子的图片一一拍成照片挂在餐馆醒目的位置,让顾客一进来就能够看到鸭子吃的是粮食。这就无形中给餐馆打了广告。

正是因为这样的诚信服务,餐馆的生意一直很火爆。

原来大厅里摆五张桌子的,现在已经不够了。张裕只好摆两桌在外面的露天坝子上。但是,如果遇到城管的人来了,就得罚款。罚款就划不来了。

9

张裕就和雅玲商量:门面上面的写字间是空着的,可以和老板商量,把写字间租过来,再建一个楼梯间,从下面的门面直接连通写字间,就有两层了,再在楼上摆几张桌子,顾客就可以在楼上吃老鸭汤了。

雅玲一听,觉得主意不错。于是,张裕又在老板那里把楼上的写字间租了过来。通过简单的装修,现在就有楼上楼下两层摆放桌子了。

门面的范围扩大之后,张裕再次对招聘的员工进行了培训。他要求员工们一定秉承顾客是上帝的原则,随时随地都要面带微笑,为顾客服务;对顾客提出的建议也要及时反馈到总台;平时做到把鸭子一定要清洗干净,当天的饭菜当天处理完,不要放到第二天……

经过培训,员工们的工作做得非常好。餐馆的生意比原来更好了!有的客人,从乡镇赶来吃张裕的老鸭汤。还有的家庭,做酒席也和张裕联系。

雅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和张裕商量:现在县城的大型酒楼比较少,我们何不贷款买一个几百平米的写字间,经过装修之后,开一个酒楼呢?张裕一听,联想到写字间的价格比门面的价格便宜好多倍。经过思考之后,他赞同雅玲的做法。于是他开始调查写字楼的位置和价格。

张裕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型的写字楼:位于一所中学附近,那里有医院,有公园,也有商场,写字楼的价格也不贵。雅玲和张裕经过反复调查之后,把原来经营的老鸭店面转让出去,贷款买下了那个写字楼。

张裕请了设计师,设计师给张裕设计了两套装修方案:一种是面对中下层老百姓消费,就是大众化的装修;一种是面对高消费群体,就是高档次的装修。第一种,装修费用低,第二种,装修费用高得多。

张裕选择了第一种装修方案。

三个月后,一座简欧风格的酒楼出现在张裕和雅玲的眼前。张裕觉得这次的装修非常满意。他们俩为酒楼取名为圣提亚纳。

待酒楼的所有工作做好之后,雅玲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开始经营。他们邀请了学校和政府的相关领导,到酒楼做客。同时,雅玲还在广告公司印发了酒楼的名片,发到路人手中,宣传自己的酒楼。

10

圣提亚纳酒楼刚开始生意不是很好,因为有一些人还不够了解这座酒楼。于是,张裕动员酒楼的所有员工,在县城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在各个路口,散发酒楼的名片,让大家都了解这个酒楼。

慢慢地,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逐渐多了起来。好多人都是先来尝尝这里的味道的。张裕想到是中低消费,所以说,在菜品的价格上,也定得不高。很多人经过消费,都觉得价格比较合理。因此,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来消费的人就越来越多,酒楼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到了2015年,圣提亚纳的酒席办得更多了,一个月至少接20单,基本做到了天天有酒席。

忙碌的张裕当上了酒楼的老板之后,虽然感觉很累,但是他觉得很幸福。因为时时有雅玲陪伴在身边,不管是遇到挫折,还是获得成功,雅玲都不断地鼓励他,支持他,他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所以说,古语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为他默默奉献的女人。

每一个周末,不管酒楼多忙,张裕都会抽出时间来陪陪自己的老婆雅玲,陪她一起逛街,一起散步,一起吃饭。没有雅玲,就没有张裕的今天。张裕要履行当初对雅玲的诺言:陪着雅玲一起老去。


资料来源:湘西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