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钗有金项圈,为什么黛玉什么也没有?是林如海不爱女儿吗?

 栖鸿看红楼 2023-06-20 发布于山西

宝钗的项圈,是对她的婚姻规划:“有玉的方可正配。”

如果把关于项圈的预言,看成是对宝玉的设计甚至杜撰,那你是太简单了。像薛家这样的富贵人家自然免不了和尚、道士、尼姑、道姑的来往。他们往往会献上一些关于孩子未来的吉祥祝福,或者是警示预言。宝钗作为薛家最大的希望,关于她的预言一定很多。薛姨妈也不过是从中择优录取而已,实在没必要自己杜撰。

“有玉的方可正配”,是薛家需要一个有玉的女婿,而不是有金锁的宝钗能为有玉的子弟提供好运和助力。如果薛家真的谋求金玉姻缘,这个预言其实对他们不利:你家需要,我们就得把宝玉双手奉上?你也太狂妄了吧?

薛家利用宣扬这个预言,其实是对宝钗的婚姻划定了最低标准:一定要“有玉的”才可以上门提亲,否则势必遭到拒绝。

宝玉的通灵宝玉当然很有名,但有玉的绝对不止宝玉一个人。北静王有“碧玉红鞓带”,贾琏有“汉玉九龙佩”,探春有“碧玉佩”。贫寒的邢岫烟却没有玉。很显然,“有玉”,是富贵人家子弟的标配。

薛家富而不贵,近年来又家道中落,而宝钗本人如此出色,她需要、也希望嫁一个贵族阶层的女婿,不愿和那些贫寒的士子有纠葛。这,就是她用“有玉”来划定择偶标准的用意。

那么黛玉为什么没有金呀、玉呀这些东西呢?

因为黛玉没有这样的规划。因为林如海知道,他规划不了那么远。

林如海这样疼爱女儿,当然希望女儿将来能嫁得如又富又贵的如意郎君。可是他和女儿分离的时候,黛玉才六岁。在此之前,两年的时间里,他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四口之家,减员一半。黛玉又孱弱多病。林如海没几年也死了,大概身体也不太好。

面对这样的局面,林如海首先要考虑的,自己如果早死,如何让女儿获得有效的庇护,不至于成为飘零的孤女,不至于被随便什么人欺负了去。

所以林如海要把女儿托庇给可靠的岳母。这是他为女儿做的最大的打算。

至于女儿将来的婚姻如何?那要走一步看一步了。早早的定下婚姻,万一未婚女婿将来不成器呢?万一女儿长大了,不喜欢这个未婚夫呢?万一未婚夫家本来富贵,但是遭遇突然的事情败落下来,像张华那样穷的吃不上饭了呢?难道任由女儿一辈子不幸福吗?

给六岁的女儿划定择偶标准,不考虑将来的发展,那是太不切实际了。

既然不过早考虑六岁女儿的婚姻问题,那也就不用弄什么金呀、玉呀,那些俗气的东西了。——不是说黛玉就没有一件金玉饰物,像三春的累丝金凤那样“过节”都戴的,而是黛玉的首饰,就是首饰,并没有附加“正配”“终身”之类的寓意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