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是给宝玉绣了一个肚兜而已,没想到却是薛宝钗劫难的开始

 妙子的宅家时光 2023-06-20 发布于河南
 

后台发送“投稿”,可查看征稿函

发送“写作”,可加入妙子写作交流群

要说《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一直都是林妹妹,主要是她身上有很多跟我相似的性格,比如自我、勇敢且富有才情。

即便黛玉寄人篱下,饱尝丧亲之苦,但是她可以顺势圈起一块自己的世界,哪怕在无人问津的时候,也能煮字疗饥,用浩瀚的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疗愈。

黛玉是理想主义,她追求的爱情是真挚且纯粹的,而宝钗是现实主义,她追求素简,比较务实,更关注当下真实发生的生活,也善于解决比较具体的事情。

有人说:“黛玉跟宝钗其实是同一个人”,这点我深表赞同,因为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遇到的事情也比较多。

不管是职场上还是与人交往之时,我们都会有固执和任性,也会有妥协和退让,因为如果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过于任性,容易在碰壁的时候无法顺利通过。

如果过于迎合和妥协,我们也会容易丧失自己的底线,也容易委屈自己,陷入人情的矛盾中。

但是每个人其实都是黛玉和宝钗的共同体,有偏执的那一面,也会有顺从的那一面。

而这些正是我们立足于社会,必不可缺少的行为准则,虽稍有不同,但也相差不多。

宝钗之所以很符合封建礼教的标准,不仅仅是因为她为人处世比较细致周全,更重要是她在那个复杂的环境中,依旧勇于自持,并且时刻保持清醒。

相比于孤傲高洁的林黛玉,宝钗是比较克制的,她明明也喜欢活泼热闹的场景,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她却是安静且沉默的。

她也是众姐妹中较少的倾听者,既能及时替别人排忧解难,湘云也是看中了宝姐姐身上的善解人意,所以也愿意多跟宝钗相处。

在高鹗续写的版本中,是王熙凤使用了调包计,哄骗贾宝玉在不知情的时候,娶了薛宝钗,人们都在痛骂宝钗抢了林妹妹的心上人,却很少有人看到宝钗背后的哀与愁。

她的悲剧是隐形的,只是在我们看来,她如愿嫁给了宝玉当贾府的宝二奶奶,实现了黛玉期盼已久的心愿。

可是这一切,真的是宝钗想要的吗,也许是,但这其中有诸多隐忍与苦痛,只有自己咬碎牙默默吞咽。

只是外人不曾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罢了。

1、越早当家的孩子越早熟

宝钗的家境很好,薛家在当时也是一家商户,虽然不比王家和贾家显赫,但是至少每一年在外置办的产业也是很多的。

虽然到了宝钗父亲这一辈,能明显看到他们的家业已经有些寡淡了,但是留下来的基业也能保证,他们一家三口丰衣足食。

因为宝钗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又太软弱,她的哥哥薛蟠从小就被母亲惯得无法无天,长大后就更鲁莽无知了。

经常在外面闯祸,惹出多少人命官司,因为哥哥的不作为,也连累了宝钗,害得宝钗想要通过选秀改变命运的愿望也落了空。

薛姨妈年纪也大了,多少会有些力不从心,而且薛家的家业也挺多的,一时半会是管不了这么多的。

而且哥哥虽然看似,但实则心不在焉,经常得空就在外花天酒地,这么一来,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宝钗身上。

多年混迹在商圈里的宝钗,也开始学着管家等事,若想保住薛家的家业,要想让它扩大,就少不了去跟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宝钗的懂事孝顺,不逊色于贾府的其他姐妹,每当母亲因为哥哥闯祸的事,气得睡不着觉的时候,宝钗会及时替母亲排忧解难。

很多事情,宝钗基本上处理得很完美,既不会给别人带来疑虑,还能从实际出发,真正替别人解决问题。

这样的宝钗自然会获得贾府上下人的称赞。

2、知心大姐,给人带去温暖

宝钗的性格是沉静温和的,虽然她不大爱开玩笑,但是喜欢乐于助人。

邢岫烟当年寄居贾府的时候,当时衣着很简素,因为家里穷,她连一套暖和的冬衣都没有,暂住在迎春屋里的那段时间,为了讨好那些多事的婆子们。

邢岫烟把自己的冬衣都给买了,换成几两钱拿给婆子们吃酒。

宝钗见了,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她去当铺赎回了那件冬衣,如此贴心的宝姑娘,总是能够帮助别人解去燃眉之急。

包括人人都嫌弃的赵姨娘,宝钗也会一视同仁,给足了赵姨娘尊重和关照。

湘云家里有难处,每天晚上需要做女工到凌晨,面对袭人的要求,宝钗加以阻止,因为她体谅湘云的难处,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同样都是寄人篱下,黛玉大多数情况下,不经常在人群中周旋,黛玉是内敛的,她的情感是向内自生的。

但是宝钗是外放的,她对人的感情从不藏着掖着,正因如此,她的好更能让大家直接感受得到。

除此之外,宝钗的情商也比较高,为人处事也善于灵活应变,王夫人在因为金钏儿耿耿于怀,暗自神伤的时候。

也多亏了宝姑娘的开导,也让王夫人的心情稍微有些缓冲,死人用活人的衣服,是很多人都比较忌讳的。

但是宝钗却不在意,她愿意将自己的衣服,借给死去的金钏儿穿。

很多人会觉得宝钗比较虚伪,她对王夫人的好是一种刻意的奉承,根本就不是发自内心的关怀。

倘若宝钗真的这样想,她犯不着自讨苦吃,亲自跑到王夫人这边商量此事,因为那个时候王夫人正是心情不好的时候,万一说错了话,很容易惹人不快。

明智的人都善于避开,因为这件事是王夫人心中的刺,万一劝的方式不对,容易吃力不讨好,保不齐还会让外人指指点点。

如果宝钗仅仅只是装装样子,大可不必如此煞费苦心,只能说明她是真心劝解王夫人的。

3、成熟的人都是极简主义

《断舍离》中说过:“余生可贵,当断则断,当舍则舍,当离则离,永远不要在犹豫中蹉跎岁月,断舍离,才是后半生最顶级的活法”。

其实这句话形容在宝钗身上也不为过,她不仅在生活中追求简单,也会抛却很多执念,这点,从宝钗的房间也能看出。

贾母一行人路过宝钗的蘅芜苑时,原著是这么描述宝钗的房间的。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因为宝钗的学识也比较高,很多典故和诗词名句,她都是脱口而出。

大观园中有一次举行了“咏白海棠”的主题联句,宝钗的诗词意境比较浑厚凝重。

几次诗社,每次不是黛玉夺魁,就是宝钗夺冠。

元春省亲时候回娘家,让姐妹们分别作诗,贾元春都情不自禁地表示:“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曾经她的愿望是能够顺利入宫,她之所以满腹经纶,也大多是为了实现梦想准备的。

后来入宫的这条路也被哥哥堵死了,要知道那可是,改变薛家命运的重要转向。

但是宝钗并没有过度黯然神伤,对于那些错失的,命中注定得不到的事物,她会安然选择放手,尽力成全残余的希望。

对于爱情,她亦是不强求,她对宝玉无情吗?

不是,相反她是有情的,要不然她不会在宝玉挨打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并且说了那句温情的话,因为那个时候的宝钗,面容通红,眼泪差点流下来。

可是当她后来,到怡红院亲自给宝玉绣肚兜的时候,却听到宝玉梦中的叱语:“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那一刻,宝钗先是怔住了,纵然内心再有眷恋,可眼前的这个人根本就不爱自己,那一刻,宝钗对爱情又有了新的看法,可惜那份少女的相思,终究得靠理智把持。

也许宝玉并不是她的理想良配,但如果求之不得,不如及时转弯,也许我们看到的宝钗如此冷静、从容。

大概也是因为她心中,早已抛弃了很多虚无和妄念,只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所以才能不被那些无端琐事牵绊。

也许正是生活中充斥着不如意,很多人也许会过于徘徊和纠结,当人们经历过一段爱情时,是容易患得患失的。

也许过于固执的人会掐着指头反复焦虑:“为什么会不爱我”,或者“为什么你爱她却不爱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之类的。

当那些负面情绪涌上心头。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自我产生怀疑。

当一个人对身边的人事,过于苛责和埋怨,很容易陷入内疚和无奈的死循环。

但是宝钗不同,她勇于戒掉那些虚妄,也戒掉了那些跟生活无关的念想,由此她才能在面对诸多困境时,及时跳出当下的小环境,保持一种极致的理性和超脱。

值得一提的是,宝钗是喜欢自由的,最后为了家族的利益,很无奈,她只能嫁给宝玉。

但是嫁给一个并不爱她的男人,对一个温厚的人来说,其实更是一种残忍,也更让人心疼。

END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BREAK AWA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