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一顿宴席所有皇子被杀,30位忠臣被抛尸黄河

 炫叶楓雪 2023-06-21 发布于广东

中国上下五千年,唐朝在历史长河上格外耀眼。唐朝的国力强盛,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鼎盛时期,世界各国都前来访唐,这是一个无比辉煌的时期。可是月盈则亏,唐朝也避免不了走下坡路。

安史之乱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大唐的根基,唐朝因此只剩下些许气息苟延残喘。尽管大唐的生命力如同垂危的老人一般,可是还是延续了下来。

但末唐时期的政权已经掌握在宦官的手里了,各地藩王又纷纷起义,唐朝内忧外患。最后大唐王朝终结在了朱温手上,他推翻了唐朝的统治,建立了后梁。

要说推倒唐朝的朱温的厉害之处,那就是他深谋远虑,手段残忍。他曾经策划了一场宴席,邀请了唐朝的所有皇子,然后借机杀掉了他们,最后还将三十多位唐朝的肱骨之臣抛尸黄河。

唐末残局

唐代经历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经济实力在唐玄宗时期到达了巅峰。可是有了这样的辉煌,唐玄宗开始有所懈怠,沉迷享乐。他对朝政的疏忽使得安禄山有机可乘。

公元775年,安史之乱爆发。虽然这场乱局在七年后终于被平定,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遭到了大幅度的影响,唐朝因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仅仅留下了一口气苟延残喘。

安史之乱后,人才严重缺失,宦官得到了上位的机会,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朝廷上宦官掌握权力,朝廷外各个藩王占地起义,唐朝一时间内忧外患,情况雪上加霜。

此时的唐朝就是一个烂摊子,唐昭宗即使颇有谋略,但也无能为力。他在很大程度上铲除了宦官的权力,可因为皇权长时间旁落,各地藩王割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看着这样的残局,唐昭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看着唐朝一点点地衰败下去。

随着唐朝的没落,终结唐朝的人不断地崛起,开始对唐朝有所动作。

早期的朱温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目光长远。与一般农民不同的是,朱温选择参加起义,想要通过推翻大唐王朝来获得一官半职。他在多场攻打唐朝的战役中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可最后他深谋远虑地归顺了唐朝。

归附唐朝后,朱温以唐朝的政府军为起点,开始了自己谋划好的蓝图。朱温不断地建功立业,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从一个小小的政府兵变成了身份尊贵的梁王。与此同时,朱温还悄悄发展势力,最后割据一方。

成为割据一方的藩王并没有满足朱温的狼子野心。公元903年,朱温带领军队攻打了长安,挟持唐昭宗,自此以后,朱温成为了唐朝幕后的掌权者。

第二年,朱温将唐昭宗带到了洛阳,将洛阳作为了新首都,成功地获得了朝政大权。各地藩王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朱温夺得天下,于是他们暂时联合想先剿灭朱温。朱温早早意识到了藩王们的这个想法,便先下手为强,派人刺杀了唐昭宗,改立昭宗的儿子为新皇帝,唐哀宗就此即位。

为了避免唐昭宗的儿子报仇雪恨,朱温想到了一个方法。他举办了一个盛大隆重的宴席,邀请了所有皇子前来吃饭。宴会上大家饮酒作乐,皇子们放松了警惕。当宴会的气氛达到最高潮的时候,朱温事先安排好的士兵便从藏身之处出来,杀死了所有皇子。

为了彻底的解决朝廷上下对自己所有的隐患,朱温又想到了朝廷上的大臣。他下令抓了所有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官员,将他们送到了白马驿。然后趁着夜色,朱温将这些肱骨大臣杀害,并且抛尸黄河。

清扫完所有的反对者后,朱温在朝廷上更加肆无忌惮。唐哀宗忍受不了朱温的逼迫,于907年禅位给朱温。朱温就这样建立了后梁。

虽然每个封建王朝都难逃灭亡的结局,但朱温夺大唐的手段却十分地残忍。朱温面对提拔自己的唐昭宗没有一点仁义,以下犯上刺杀君主。他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残忍杀害了皇子和巩固大臣。

这些行为是不仁不义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他的儿子也学到了朱温的冷酷无情,残忍弑父夺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