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YYY养生 2023-06-21 发布于河南

开科取士接近尾声,大明又有三棵鲜嫩的小白菜前来效力了,朱元璋高兴啊,青黄不接那不是朝廷之福。

文武大臣都睁大了眼,准备抢女婿了,抢不到状元郎抢个探花郎也不错。

哪知道这三甲一上殿,文武大臣傻眼了,朱元璋懵了,就连三个考生也是一头雾水!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1、

朱元璋擦了擦眼,打开卷宗一查,这下郁闷了。

这三个考生那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好不?

一个来自河南老家,一个来自广东,一个来自巴蜀,明显不是兄弟,凭啥长的这么像?

读书人是一家,但长的一样就太离谱,离谱到姥姥家了。

实际上,这三人的姥姥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

三人三姓,还是当地的世居人家,自然也就排除了姊妹关系,返祖也说不过去。

朱元璋瞪着满朝文武大臣,大臣瞄着三个考生,三个考生盯着自己的脚面。

满朝鸦雀无声。

奇哉怪哉!每个人心中,就只有这四个字。

静,有时间是很可怕的,会让人生出无数的遐想,有好的,当然也有坏的。

朱元璋一时间就想到了三个可能。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2、

朱元璋是马背上走出来的汉子,但对于文人,心眼里是一百个服字。

他不服不行啊,老朱家可没什么冒青烟的祖坟。

当初父母饿死,不但买不起棺材,甚至连块下葬的地也没有,还是好心的邻居刘继祖施舍了块好地,这才让父母入土为安。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当过放牛娃,当过和尚,肚子里还没什么墨水,最后干翻了张士诚,打垮了陈友谅,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登基为帝,连朱元璋自己都觉得这一生跟做梦似的。

这份成就跟身边几个厉害的读书人有关。

朱升总规划,李善长搞经济,叶兑折腾的张士诚没了脾气、张中牵着陈友谅的鼻子走,刘伯温制定的战术唬得朱元璋都一愣一愣的。

大明江山说白了就是这几个读书人给捣鼓出来的。

朱元璋知道自己边打仗边翻书得来的学问,也就能写写“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要治理好国家还得靠真正的读书人,所以重兴科举选人才

人才倒是有了,可这三兄弟似的考生,谁用谁嘀咕。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3、

朱元璋很为难。

经过刘伯温的手,这三考生的才华肯定毋庸置疑,三甲的名次也就走个过场,自己看谁顺眼谁就能当状元。

相貌一样,这本是好事,闭着眼睛乱点一通都行,问题是其中有没有什么古怪?

不然,不但自己要丢面子,大明还得闹出开朝以来最大的科场舞弊丑闻。

三个可能性。

这三人本是同胞兄弟,冒名顶替参考,买通考官舞弊,结果买来的文章实在太好!

这三人乃是意图不轨大族精心培养的棋子,以科举入仕,但没想到弄巧成拙。

还有个可能性,这三人才学虽佳,其母德行有亏,三易其夫。

不管三个可能中了哪一个,大明的脸都没法挂得住。

按照朱元璋打仗的脾气,这种糊涂事直接甩给刘伯温去处理,自己宁愿跑去给马皇后洗脚,可天下学子都等着殿试结果,朱元璋总不能来个头疼装病吧?

怎么办?

朱元璋硬着头皮去看文章,三篇文章各自精彩。

一篇讲“治国”,一篇论“开疆”,还有一篇讲的是“君臣之道”。

讲“治国”的名叫赵国策,论“开疆的叫王辟疆,说“君臣之道”的叫刘臣忠。

这名字有点意思,朱元璋心中有了主意。

“君臣之道”是谏臣的职责,可做探花;“开疆”是居安思危的应对,可做榜眼,“治国”是条大船,宰相的肚子得够宽才撑得起,当个状元完全没问题。

状元、榜眼、探花确定了下来,但延迟了官宣。

三队人马出了京城,直赴三地探查真相。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4、

回禀的信息让朱元璋淡定了。

赵国策出生,母亲曹氏因难产去世。

王辟疆比赵国策晚出生一个时辰,母亲曹氏在其两岁时落水失踪。

刘臣忠最小,比两人小三岁,母亲曹氏依然健在。

三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母亲均姓曹。

如果说三人是兄弟,就等于说曹氏间隔一个小时还能跑到千里之外去生娃!

朱元璋乐了,这事要是真的,除非这曹氏是传说中的鬼母。

朱元璋小时候就听过鬼母生子的故事。

说河南有个女子,生下一个小孩死了,夫家朱某也体体面面地把她下葬了。过了几年,朱某出门做生意,无意中发现远隔千里之外的商家梁某的妻子和自己逝去的妻子一个模样,最不可思议的是,梁妻一见他大吃一惊,匆忙就跳了河。梁家一怒之下将朱某告上了官府,官府一查,发现朱某与梁某的儿子还真的长的一模一样,由于那个跳河的女子再也没找到,这案子也就成了悬案。民间不怕事多,添油加醋说那女子是鬼母化身,特意来报答朱、梁两家的恩情。你别说,女子生下的孩子后来还真当了大官,让朱家、梁家显赫一时,当地甚至还兴起了朱、梁不联姻的风俗。

朱元璋心头“嘎嘣”一声碎了,这事得查,细查,详查,扒了皮的去查,实在是太吓人了。

锦衣卫秘密出动,东厂、西厂的老大都亲自过去了。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5、

经过锦衣卫的手,嚼干的骨头还得刮一层油,这事还真给查清楚了。

故事的情节啊,直接让朱元璋拍了额头,刘伯温连叹离奇。

赵国策的老爹是为元朝做事的小官儿,不过心地善良,没少帮助乡亲做好事。元朝末期,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赵老爹就暗地里资助红巾军,由于小人高密,元朝地方官府就派人去捉拿赵老爹。得知消息的赵老爹准备逃走,偏偏遇到夫人曹氏生产,还是难产,等到赵国策出生,曹氏就没了气息,这时元兵打着火把也快到家门了。悲痛的赵老爹于是带着幼子逃走,将妻子的后事托付给邻居王德,随后逃到了安徽定居了下来,还替曹氏立了神牌位。

王德是个单身汉,一身吃饱全家不饿,平日里没少受赵家的恩惠,见曹氏身死,不由得心里发酸,流下泪来,匆匆将曹氏尸身背到了家中。元兵见赵家空无一人,于是就找上了王家,见王德正在发丧,大感晦气,踢了王德几脚走了。人死为大,顾念曹氏的恩情,王德连夜去买了套便宜的新衣准备为曹氏换上。一个从没碰过女人的大男人,为换衣服硬是折腾出了一身大汗,就这么一折腾,反倒让曹氏缓过气来,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原来曹氏怀的是双胞胎,生下长子后岔气昏迷了过去。为了掩人耳目,次子便跟了王德姓,两人做了有名无实的夫妻。

后来曹氏挂念丈夫和儿子,一病不起,王德忙上忙下,才将曹氏活了过来,不过曹氏的精神却出了问题,时常恍惚。一日,曹氏去上香,走到卫河时,看到丈夫和儿子正在相迎,于是含笑跳了下去。战时生命如狗,官府也没当一回事,草草以失踪结了案。

曹氏跳河后被行船的一个姓刘的巴蜀人救了,由于曹氏什么也想不起来,刘商人不得已替曹氏花重金买了身份,带回了蜀郡成都。刘商人做的一手好菜,为商公正,待人诚恳,在当地颇有声名,与曹氏相濡以沫之下,起了爱慕之心,经过两年的爱情长跑,明媒正娶将曹氏用八抬大轿抬进了李家大门,随后便生下了刘臣忠。

身份查清楚了,曹氏三嫁的事实也就成了个烫手山芋。

民间奇案:朱元璋殿试三甲,发现三人异地异母异父同脸,怪事

6、

三甲的父母皆要接受荣封,可三夫一妻的事实摆在那儿,怎么封都不合礼教!

朱元璋与马皇后是患难夫妻过来的,重情重义,自然看得出曹氏也不是寡情叛夫之人,想成全也不知道该成全哪一对……

朱元璋眉头皱的比刘伯温的岁数都深。

这事不好办,朱元璋的手下意识拍着膝盖,都快拍肿了。

刘伯温旁边咳了一声道:“解铃还需系铃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元璋当即派人前往成都请来了曹老夫人,找了处府邸安排住下,又将三甲都给送了进去。

在亲子团聚的刺激下,希望曹老夫人能够恢复记忆,天下已经安定,泪水能够少一点就少一点吧。

那一晚,朱元璋和刘伯温在院子里晒了一晚上的月亮。

次日,哭肿眼睛的三子跪拜了朱元璋的恩情,愿意各自回家务农,等待老母亲百年之后再出仕在地方为官,造福一方,以还皇上今日成全孝子之恩。

朱元璋与刘伯温对视一眼,笑了。

明月照人心,人间多温情,忠孝难全时,择孝弃功名,三子如此,也算不失做人子的本分,人生苦短,难求一个心安啊!

这个民间故事到这也就完结了。三子认母,虽输了仕途却赢得了心安,应了那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老话,知孝行孝,才是人间正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