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夜,坏消息?

 yg760 2023-06-21 发布于天津


在经历了三年拉尼娜之后

按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

今年很可能是厄尔尼诺年

厄尔尼诺、拉尼娜

及其大气影响

合称ENSO循环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模型

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

是非常复杂的

而当前这个过渡阶段

能让我们认识到

其中的细节和复杂性

厄尔尼诺是指

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

持续且显著偏暖

拉尼娜则是持续且显著偏冷

偏暖或偏冷需要一个基准

一般用1981-2010

或1991-2020年的数据

选取南北纬5°、西经120-170°

的平均海表温度作为标准

这里也被称为Nino3.4区

而所谓“持续偏暖”

往往要维持6-24个月

具体到今年这次

我们会发现

其发育得并不那么顺利

东太平洋的南美沿海

已经海表温度已经偏暖

但在关键的Nino3.4区

变暖趋势还不明显

说明厄尔尼诺在中太平洋

遭遇了“某种阻击”

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信风

信风减弱会导致东太平洋变暖

但中太平洋这一带的信风

却意外加强了

风应力传导至温跃层

阻碍了暖水层向东转移的过程

5月份赤道东太平洋虽然变暖

但是对中太平洋影响不大

在6-7月份,由于中太平洋一阻碍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速度

可能明显放缓

所以这次厄尔尼诺应该不会很顺利

虽然会在夏季形成

但发展速度会比预期要慢

在这种偏晚的厄尔尼诺影响下

今年夏季前期会是

“南涝北旱”的趋势

南方将有更多更长时间的降水

北方则高温热浪

但到了后期

雨带还是会向北扩展到

华北和东北南部

虽然我们对ENSO相关的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有了更深的理解

但面对更辽阔的海域和天空

ENSO也只是其中一个子项

其他的天气系统也同样重要

他们彼此咬合相互作用

构成了我人类生存环境的

底层地理逻辑

Q1:什么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是指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这种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图片

Q2:厄尔尼诺现象的表现

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赤道逆流增强,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

图片

Q3: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1、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容易引发洪灾;而赤道太平洋西岸地区由于海水温度低,空气层结稳定,由多雨变为干燥少雨,容易形成旱灾。

2、秘鲁、厄瓜多尔沿岸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

Q4:厄尔尼诺事件的判定

厄尔尼诺判定标准NINO3.4的3个月滑动平均绝对值达到或超过0.5℃、且持续至少5个月,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指数≥0.5℃为厄尔尼诺事件)。

Nino3.4指数:是Nino3.4区(170°W-120°W,5°S-5°N)的平均海温距平指数。

当然,“厄尔尼诺”现象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温室气体排放过度之后,造成的全球变暖。

根据监测组织伯克利地球公司的报告,2020年陆地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已经高出1.96℃。

而按照目前的碳排放水平,地球在几十年内,还会再升温2摄氏度,那这样的热浪,可能每5到10年就会出现一次。

不要小看这4摄氏度的升温!

图片

要知道在恐龙时代生活的时代,全球平均温度也就比今天高出大概4℃,那时北极地区没有冰,鳄鱼能在北极生活!

极端天气一旦到来,不仅意味着极端高温带来中暑和更多的疾病、更多的死亡,还意味着极端寒潮、极端降雨、极端干旱、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预测,到2060年,气候变化可能像新冠肺炎一样致命,到2100年,气候变化的致命性可能达到新冠肺炎的五倍。

而靠天吃饭的农业,无疑最受气候变化的产业。

据预测,未来的一二十年里,在全球范围内,随着气温升高,大多数地区的粮食产量会下降,下降幅度从百分之几到50%不等。

到21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欧洲南部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减产50%,而中国地区的极端干旱,可能会引发地区乃至全球粮食危机。

别以为气候变化离我们很远,气候变化其实已经在严重影响着我们。

人类在自然面前永远显得如此渺小,一旦气候真的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没有生物可以幸免于难。

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

这一切,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如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正因此成为不毛之地。

图片

人与大自然,本来就是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如果不尊重自然界的规律,环境恶化的苦果最终将由人类自己吞噬。

是时候,学会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平相处了。说到底,人类不过是地球的居住者,如果人类自以为占尽了优势为所欲为,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已禁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趁着现在还有挽回的机会,各国应该抓紧采取对策,因为人类保护的不是地球,而是我们自己。

否则,丧钟为谁而鸣?

——它将为你而鸣!

来源:湘说地理综合自财经要鉴等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