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吟师傅:夏至需了解的一些民俗禁忌

 龙吟师傅 2023-06-21 发布于重庆

文/龙吟师傅

夏至,古时候也称为“夏至”或“夏至节”。“夏”为大,“至”为极。这个时候,万物都发展到了极致,阳气也达到了顶峰。因此,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和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也是一年中诗意最浓的一天。


夏至是小麦收获的季节,自古以来就有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祈求一个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也被视为节日,纳入在古代的祭神礼典中。

在古代夏至,妇女们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和其他物品,因为“扇”会产生风;涂上“粉脂”后,可以消散身体热量产生的浊气,防止形成痱子。

在夏至,人们仍然十分重视饮食。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夏至吃面是许多地区的一个重要习俗。由于在夏至收获了新小麦,在夏至吃面也意味着尝新。

接下来,龙吟师傅将重点介绍夏至的禁忌:

1、忌讳剃头理发

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忌讳剃头的禁忌习俗可追溯到清代。据说,在这一天,不仅要起居,不要撒谎或诅咒他人,但如果一个人剃头理发,也将影响一个人今年的财运。

2、忌坐门槛

在江苏、浙江等地,夏至这天严禁坐在门槛上。根据当地民间传说,坐在门槛上会导致患疰夏(指的是由于身体虚弱和又感觉暑热之气而引起的以疲劳、乏力、身体发热、烦躁不安、出汗过多、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或低热为特征的外热疾病)。在夏至,温度相对较高,所以最好坐在凉爽的地方。


3、忌有雷雨

民间有句谚语:“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对于农民来说,最害怕夏至的雷雨天气,因为无论夏天是干旱还是伏热,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因此,在古代,人们忌讳在夏至这天打雷和下雨。

4、夏至忌久卧

由于夏季天气相对炎热,人们很容易感到疲惫和无力。因此,许多老年人在夏天便使用卧床休息来缓解疲劳。传统医学关注人体的“精、气、神”。“气”是维持生命延续的能量。因此,养气有助于提高生命的质量,益寿延年。老年人可以在夏天适当躺着休息或睡觉,这样可以使肢体筋骨管腔窍之气以及内在脏腑之气充盈。

5、不可割草或动土

龙吟师傅不建议大家在夏至前后动土,原因是为了避免因土壤释放气而中暑甚至中毒。土壤也是有生命的,它储存着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通常在夏至释放出来,以维持土壤的生命循环。在释放热能时,土壤中的氮、钙、铁等有害元素也会随着热能的释放而释放。如果一个人吸入这些微量元素,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割草和翻土往往会导致高烧。

好了,这就是夏至的一些民俗禁忌。为了一年的好运,福主们应该多加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