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两不去,去了亲人泣”,端午节到底哪2个地方不能去?一定要记住!别不当回事

 赖宗润 2023-06-21 发布于广东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其被誉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个日子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让整个社区充满喜庆和欢乐的氛围。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祈求夏季平安而设,古人通过纪念龙舟竞渡和挂菖蒲来祭龙、驱瘟,向龙族祈愿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幸福。

         图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据说这一天起源于纪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等人,他们都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端午节也象征着勇气和爱国精神。

除了这些传统起源,端午节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纪念对象——爱国诗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在江边自尽。为了纪念这位英雄,端午节也被视为是屈原逝世的纪念日。

图片

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中备受重视,正因如此也有一些相关的禁忌和传统。老一辈人常说:“端午两不去,去了亲人泣”,这句话似乎传达了某种警示。那么“两不去”指的是哪两个地方呢?或者有没有相关的传说呢?

一、不能去水边

端午节前后天气多变,很容易下起大雨。每年这段时间都是雨季,降雨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会导致水位上涨,玩水会变得更加危险。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人类显得非常脆弱。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安全,请在这段时间里尽量避免到河湖边逗留。

图片

二、不去招惹五毒

在端午节期间,尽管天气炎热,但雨水的滋润使空气湿度更高,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就像我们一样,小动物也喜欢在这样的天气里呼吸新鲜空气,所以你可能会看到它们爬出丛林。然而,有些小动物属于“五毒”,包括蝎子、蜈蚣、蜘蛛、蟾蜍和蛇等。在端午节这天,它们可能会集体出现。尽管它们很有趣,但我们应尽量避免与其接触或逗弄它们,以免被咬伤并影响身体健康。

图片

端午期间3不宜

一、不宜办喜事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我们需要避免办喜事、乔迁、建房等活动。在农历五月这个被称为“毒月”的时期,邪气盛行。在这个三天的小长假里,很少有人选择举办婚礼等欢庆活动。原因在于这段时间进行这些活动会引发毒气侵入身体,对健康不利。

图片

二、不宜同房

据《黄帝内经》记载,每年农历五月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在这段时间里,男女不宜同房,因为这会导致身体虚弱。古人根据经验,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廿五、廿六、廿七九天称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再加上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共计10天。在这段期间里,我们应该更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保持端庄的姿态,远离淫乱之事,以保护身体健康。

图片

三、不能吃娘家粽子

有一句古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一旦出嫁,往往需要离开故乡和亲人。即使想回家,也会受到限制。古人非常注重礼教,突然回到娘家是不体面的,尤其在重要的节日时更需顾及家庭名誉。在端午节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有句俗语称“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戚都没有留下”。意思是说,如果回娘家吃粽子,就意味着不尊重自己的家庭和家人。而对于有哥哥或嫂子的家庭来说,小姑子返回娘家更是忌讳的。

总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段充满活力和欢乐的节日,不仅彰显着历史文化的精髓,更是对先人智慧的继承和传扬。如今,端午节的各种活动和习俗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支持,衍生出一系列的欢乐庆祝方式,让人们在其中感到难得的快乐和和平。但同时,这个节日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牢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