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郑州痴呆老人在寿宴上说漏嘴,女儿立刻报警:快查查我爹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3-06-21 发布于北京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反侵略的抗日战争旷日持久与伤亡惨重的程度均是史无前例,从1931年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到1945年日方宣告投降,共历时十四年的抗战导致国内军民死伤人数数以千万计。

为大义而受伤乃至牺牲的国共军队载入史册者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脚下的方寸土地之间多的是无名英雄的亡魂,在街上见到的看似不起眼的老人很可能就是历经战乱之苦的革命前辈。

2013年,郑州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寿宴上絮絮叨叨讲起年轻时的参战经历,此前子女对老人的年轻过往一无所知,听罢很是惊叹,女儿立马前往公安局查老爹的真实身份,查询结果震惊众人。

耄耋老人寿宴“胡言乱语”,暴露惊天大秘密

2013年2月8日这天本是一位耄耋老人的生日寿宴,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天老人的儿孙们齐聚一堂,共同为老人庆祝高寿。

但就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寿宴中,已经患有十二年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在儿孙环绕膝下的天伦之乐中,断断续续地向晚辈们讲述了一个惊天秘密。

老人告诉儿孙自己以前曾当过兵,也打过仗,并且讲述了自己如何作战的过程,他极言在一片尸横遍野之中虽然受了重伤,但是侥幸存留住了性命,这才一直活到现在,表情很是平静。

老人的表达虽然断断续续,但是年轻子孙们思路清晰明确,迅速将老人所说的话连起来,大家惊讶地面面相觑,若老人所说的情况属实,那么他正是一个曾经光荣参加过爱国保卫战的抗日老兵。

要知道,老人从未将这段过往同女儿提起,往下的孙辈们更是不得而知,所以这一消息一出宛若晴天霹雳,一下子寿宴上炸开了锅;老人的女儿人至中年比孙子们略为沉稳些,她对此将信将疑。

老人的女儿便迅速前去当地公安局,托民警帮忙查询一下自己父亲的真实身份,她想知道真实情况是否如父亲所说的一样。听了女士的陈述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民警立即重视起来,协同有关部门层层上报。

经过多方查询,最终,老人的身份被确定下来;真相一如老人脑海中残存并叙述出来的那般,他曾经确实是一名英勇奋战的抗日英雄。

年少抗日,战场重伤死里逃生

这位老人名叫朱柯信,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华夏大地上肆无忌惮地攻城掠地,烧杀抢夺,丧心病狂的日军所到之处即为一片哀鸿遍野。

到了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后,日军更是展开了全面侵华的进程;到1939年,日军一路南下入侵我国中原河南,而老人朱柯信的家正是在河南信阳。

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朱柯信当时年仅十六岁,他亲眼见证了战争打响之时民众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的实况。

日军攻势猛烈,中国守军也是舍生忘死,两相僵持之下,日军气急败坏,他们无视人道主义情怀,直接出动战机对当地进行了没日没夜的狂轰滥炸。

突破守卫后涌入城乡的日军大开杀戒,奸淫掳掠恶事做尽,朱柯信家中亲人也有的惨死于这场战火之中。

当时,小小年纪的朱柯信目睹一切,满腔国仇家恨无比愤懑,心中暗暗立下了保卫家国的雄心壮志,悲惨的早年经历更为朱柯信后来参加抗日军队并随从作战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这一场战役中,数以万计的中国同胞流血牺牲彻底惊醒了企图粉饰太平明哲保身的愚昧民众。在家乡亲人的支持下,朱柯信报名当兵,并且如愿以偿地顺利成为了抗日革命军队中的一员。

入伍伊始,年纪尚轻的朱柯信还未能上战场杀敌,而是从普通打杂的新兵基层做起。少年朱柯信成长得很快,在队伍中,他数次得到革命老前辈的帮助与教育,积累下了很多宝贵的战斗经验,很快准备多时的朱柯信便迎来了实战的考验。

当时,朱柯信所在的部队遵照上级指令,同其他抗日同胞一起参与郑州保卫战,朱柯信所在的部队匆忙奔赴战场,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被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更加危急的情况是朱柯信所处的队伍在与日寇展开殊死拼搏的激战中不仅寡不敌众,还渐渐弹尽粮绝,迟迟没有接到增派的后援;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剩余的战士们只能与日军贴身肉搏,一时间死伤无数。

朱科信毕竟是半路参军,即便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但是他肯定比不上人均毕业于军校且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有备而来的日本士兵;在显而易见的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朱科信即便身中刀伤与枪伤,但仍然奋战在家乡土地之上。

最后,被敌人捅了16刀的朱柯信因失血过多而倒地晕厥;万幸的是,后来援军抵达救起了重伤昏迷的朱柯信。

一个朱柯信跌倒更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奋起抗战,中华同胞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这也成为了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原因。

幸运的是被救起的朱柯信死里逃生,但毕竟人的身体是肉长的,而非铁打的机器,即便侥幸保住了性命,但身上十余处伤口也决定了朱柯信无法再上战场杀敌。

回乡低调务农,昔日艰险与荣耀均归于平淡

即便万般不愿,朱柯信明白不能以自己的身体原因拖整个部队后腿,朱柯信便带着满心遗憾退伍了。

此时抗战胜利在即,回乡之后的朱柯信也在后方群众的角度上为抗战胜利做着不懈的努力,他凭借自己的作战经历以及满身伤痕的“功勋章”号召家乡父老为抗日军队筹集物资。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柯信彻底隐姓埋名,过着新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后来娶妻生子,组建家庭,低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随着家乡年长老人接连去世,渐渐地朱柯信更加的身份不为人所知;这位抗日老兵默默观望新时代祖国繁荣景象,他从不居功自傲,也从未宣扬过自己的身份,更没有想着由此获利,只是做了数万万默默为国奉献的无名英雄中的一员。

郑州痴呆老人朱柯信在自己的寿宴上说漏嘴,女儿去公安局验证后家人这才得知其早年的非凡经历。

抗日老兵朱柯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因伤无法再战斗后激流勇退,回乡为抗日做好后勤物资保障,抗战胜利后便低调隐退,是一位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