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旅长单刀赴会,上匪船谈判,对部下说了“3个如果”

 兵说 2023-06-21 发布于云南

作者:我看行历史         

在开国将帅中,有一位“改名换姓”的将军颇为传奇,他就是开国中将陶勇(原名张道庸)。

陶勇贫苦出身,9岁给地主放牛,17岁参军,由于作战勇敢、工作积极,从战士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直至高级将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兼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团长时,曾经孤身一人登上海匪船只,与匪首进行了一场生死谈判。

1941年3月,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鉴于日军一旦集中兵力进攻苏中地区,不但根据地将被分割成小块,对外的公路、运河交通线也将被切断,而且新四军将临“背海作战”的不利局面。为了掌握主动权,控制附近海上局面,粟裕决定成立海防团。

新四军1师3旅旅长,奉命兼任海防团长,吴福海任副团长。新四军从各部队抽调了200多名骨干,组建这支特殊的海上部队。

         

【粟裕】

海防团的架子刚搭好,就引起了附近海匪的高度关注。

原来,弶港南北黄海的近海区,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海匪窝。他们久居海上,各霸一方。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最有名的海匪头目有占据弶港、何家灶附近海面的孙二虎;控制丰利镇水面的陆洲舫;在斗龙港神出鬼没的袁国祥。

这些海匪长期以来靠打家劫舍为生,对于来往渔民捕捞鱼虾也不放过。为了扩大自己的声威,吓唬渔民,有些海匪甚至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有的叫海王,有的叫鲨鱼,还有的叫飞标,总之什么名字吓人叫什么。新四军成立海防团后,让海匪们坐立不安,认为这是一个潜在威胁,于是决定找机会袭击新四军。

一天,海匪孙二虎带着十多人,袭击了新四军第3旅,想占一点便宜,哪知这些散兵游勇,根本不是新四军的对手,交手不到半个小时,孙二虎等十多人全部被俘。

本来,这是将海匪分股消灭的机会,但是为了做通海匪的工作,扩大海防团的影响,陶勇作出一个决定:放走孙二虎等人,并且第二天到他们的船上,与他们进行谈判。

【陶勇】

新四军的一个旅长兼海防团长,单枪匹马去海匪窝,难道不怕会出事?

得知此事,很多干部提出反对意见,他们焦急地说:“与海匪有什么好谈的?要讲要谈,那只能用机枪、手榴弹去谈。一个人去凶多吉少,谁能保证不出事?”

陶勇的决定也让副团长吴福海、参谋长谢友才忧心忡忡:“陶司令,你不光是海防团长,还是3旅旅长、3纵司令员,你出了事,可是大事,要谈我们去谈。”

耐人寻味的是,当地一个老船夫得知陶勇要去与海匪谈判,匆忙赶到海防团,他流着泪说:“陶旅长,你就信我老汉一句话吧,海匪窝,那是阎王殿啊,说什么也去不得。”

老船夫说,这些海匪好勇斗狠,喜怒无常,从不讲信用,一个人去,肯定是有去无回。

对于大家的担心,陶勇用了三个“如果”:

如果我们做通了这些海匪的工作,让他们靠拢新四军队伍,我们就多了一份抗日力量。

如果他们被日伪军拉去,就增加了敌人的力量。

如果我不去,就会失信于人。因为我已经答应他们去船上谈判,人家会说新四军胆小。

所以必须去,就是虎穴也得去,就是狼窝也得闯。

陶勇的分析当然没错,可关键在于一个人去和海匪谈判,实在太冒险了。

此时,回到船上的孙二虎正在摆酒宴,海匪兄弟袁国祥、吴道生也上了船,打探新四军的情况。当孙二虎说陶勇要亲自到船上来谈判时,两人异口同声:“那只是说说而已,陶勇最多派个代表来,他哪有那么大的胆子。”

几人争论不休的时候,陶勇真就到了!有人来报:“新四军旅长陶勇到了海边。”

几个匪首一听大吃一惊,忙问:“陶勇带来多少人马?有没有机关枪、迫击炮?”

当他们得知只有陶勇一人时,都松了一口气。孙二虎与袁国祥、吴道生两人商定:“既然陶勇来了,就让他上船,埋伏人手,见机行事。”

陶勇当然知道有危险,但为了争取海匪,他既没有带部队,也没有带警卫,甚至一个随从也没带,仅一个人从容上了船。对陶勇来说,要想脱险,只能让海匪心悦诚服。一场扣人心弦的智斗,拉开了序幕。

【孙二虎后改名为孙仲明】

由于孙二虎之前被新四军俘虏过,被新四军教育过,对陶勇还算客气。正当他倒茶之际,一旁的吴道生斜看了陶勇几眼,不客气地说:“听说陶旅长善用谋略,明里是一人上船,暗地里不知道在海边埋伏了多少兵马。”

陶勇哈哈大笑:“我陶勇做事光明磊落,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还搞什么埋伏?如若不信,你可以去海边搜一下。”

海匪袁国祥见状,接过了话头:“吴老兄,你是神经过敏了,新四军就那么几条套筒子,恐怕看家都不够,还能抽出兵力打埋伏?”

袁国祥这话,明显是想刺激陶勇,苏北新四军虽然只有7000余人,但是战斗力不容小窥。

【韩德勤】

陶勇曾在黄桥决战中只用1900人,就配合兄弟部队歼灭独立第6旅、活捉第33师师长,他把脸转向袁国祥:“这位头人,新四军有多少实力,有多大本事,不是我陶勇自吹,你不妨去问问韩德勤。黄桥一战,他最清楚新四军的软硬了。他的独立第6旅哪去了?他的89军哪去了?总不会是被大风刮丢了吧?”

说完,陶勇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孙二虎原本就感激陶勇的不杀之恩,听了陶勇一番话,更是增加了几分敬意。他挥手道:“二位这是何苦,陶旅长是我的贵客,我们要以礼相待。”说完,吩咐手下:“置宴,摆酒,给陶旅长接风。”

陶勇暂时稳定住了局面,不过要让几个海匪心甘情愿加入新四军,谈何容易?

陶勇在与匪首推杯换盏时,语重心长地说:“我看在座几位都是有血气的人,怎么吃上这碗饭?现在有志男儿当挺身而出抗日,也不枉父母生我们一回。”

一听这话,孙二虎等人叹气说:“伪军横行,韩德勤无能,什么希望都没有,无可奈何之下才当的海匪。”

陶勇说:“不,有希望,这个希望就是八路军、新四军。”

几个海匪一脸困惑,陶勇拿出海图,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几个在海上闯荡了这么多年,看问题必须往大处着眼。咱们多大的地盘,日本人多大的地盘?只要大家抱成一团,就像坚硬的石头。咱们有多少人?日本有多少人?十个八个打他一个总行吧。”

这些常年流窜在海上的强盗,哪里听过这些道理?这些不可一世的海匪,被陶勇说得心动,表示愿意加入新四军的海防团。

不久,孙二虎交出枪支船只,接受新四军改编,还遣散了几个姨太太,只留了一个妻子,洗心革面改名孙仲明,担任海防2团的团长。

就这样,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陶勇先后收编了海匪800余人,400多支枪,200艘木船,海防团扩编为海防纵队,陶勇兼任司令员。

正是这支海防纵队,为新四军打破日军海上封锁线,为上海地区秘密采购军用物资提供海上护航,作出了重要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