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深度梳理总结及具体报考建议

 质点 2023-06-21 发布于河北

核心提要:

  • 正确理解一本、二本的区别

  • 十年寒窗一分不浪费的偏激局限报考思维

  • 结合不同段位的分数来剖析城市、学校、专业的选择

  • 2023年具体位次、线差可重点报考院校(慎重:仅供参考)

    线差位次的具体应用

  • 拟定院校及专业的总体步骤

  • 艺术类报考



鸡汤:河南省25号零点出成绩,向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大林老师一年又一年的接触过很多考生及家长,结论: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赢得所有,也没有人因为一场考试输掉所有;成绩属过去,人生看未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试卷小考场,人生大天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致敬每一位熬过无数个夜、做过题山书海的高考学子,尤其背后默默陪伴的老父亲、老母亲们!


一、正确理解一本、二本的区别

绝大部分考生,尤其家长特别执拗于一本和二本的区别,很在意孩子读的是不是一本院校,很多人找我的时候,只要考生过一本线,就必须要在一本院校里选择,至于不是放在一本批次招生录取的院校,坚决不考虑。

实际一本二本只是一个录取流程或录取时间上的产物一本和二本都属于本科批,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到底哪个学校是一本,哪个学校是二本,因此也没有一个省的一本二本高校名单是一致的,比如河南的高校,除了郑州大学,其他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等,在很多省份是作为所谓二本在招生,这些院校在河南省又作为本科一批在招生,如何界定这些学校是一本还是二本呢?

又比如海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都是211院校,在河南省本科二批中也招生,能认为这两所院校是二本吗?

继续说,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新乡学院、洛阳理工学院、黄淮学院等也在理科一批中招生,你认为他是一本院校吗?你会自信大胆的说,我们家孩子在新乡学院、平顶山学院、黄淮学院等读一本?谁信啊!(说明:本人所列举院校,只是用来论证解读观点,不对任何院校有贬低等看法,不代表院校优劣。)

为什么要解读说明这个问题?从就业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判标准,只有:双一流院校(双一流A院校36所全是985院校+双一流B院校6所,湖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983和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3所211),211院校(包括所有一流学科院校)、本科、专科四个档次。

最高的是双一流院校,其次是211,再其次是本科、专科,这是从招聘就业角度决定了大学的分类,同一个分类中的院校,基本区别不是太大,尤其本科类别中,你选择南阳市师范学院还是安阳师范学院、新乡学院、河南轻工业大学,从用人角度来说,基本零差别,大家都不到211米的高度,就是个普通本科。

理解了一本和二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去选择考虑院校、城市、专业问题,而不是去市场买菜,计较几分几毛,格局放大、视角放宽,天地才广。


二、十年寒窗一分不浪费的偏激局限报考思维

每个考生熬过了无数个夜、做了无数的试卷、写过了成山的试题,背过了成筐的单词,累过、哭过,父母无数个夜晚在校门昏黄的路灯下翘首以盼、无论刮风下雨,三年来寒来暑往接孩子送饭,都是在期望孩子能考的更好。

孩子每一分的取得都凝聚了自己的艰辛和父母无怨无悔的付出支持,所以我特别能理解很多家长,在咨询我时,希望孩子的成绩在报志愿时,十年寒窗一分都不能浪费,分尽其用,精准报考,最好“捡漏”,实现分数最大化利用,这其中也有很多机构等在“贩卖焦虑”渲染。

能不能实现精准化报考,我个人经验,对于理科10000位以内,文科2500位内,基本误差1分左右,属于正常现象;理科10000—25000位,文科2500—4000位,误差2—3分左右,也属于正常现象;至于本科一批线上20分以上的,误差5—6分左右,也没毛病;

本科二批误差浮动就更大了,考生分数越高,误差越小,能号称精准填报的基本都是瞎扯,每年考生人数在变化,招生计划在变化,人的思维在变化,再精准的计算机算法也实现不了精准化,有甚者利用“大数定理”“中心极限理论”建模,大数据,国家专利等理论为噱头,拿指导个例去衡量整体,纯粹瞎忽悠。

砖家如我,也没这水平,家长不可不察也!填报志愿不是去菜市场买菜,买个萝卜青菜,斤斤计较,要有“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的大局观。

更有甚者把偶然现象,看成必然现象,把“大小年”现象扩大化,把个例作为报考成功的体现,大肆贩卖这种无知。

例如2022年理科吉林大学,985双一流A院校,一般录取位次在11000位左右,去年突然最低分位次86614位,整整比正常水平跌了7.5万位,惊呼声羡慕嫉妒声一片,是谁这么幸运报了这个学校,真是上天的宠儿,很多人说这是志愿填报的好。

从我看来,这无非是偶然现象,全国2700多所院校,仅此个别例而已,在大平行志愿下,绝大部分的院校都基本保持往年水平,一个排位在8.6万位的考生舍身纵身一跃勇敢的填报吉林大学,没摔死,要不是个傻子,要不就是傻人有傻福,仅此而已。

今年个人预测吉林大学会回归1.1万位左右水平,同时吉林大学去年现象,今年一定会被很多机构作为经典案例去贩卖,作为成功的卖点!

高考志愿填报,定义为高考志愿规划更科学。填报是技术层面,规划是方向路径,二者相辅相成。

技术层面讲,分数要合理利用,不宜误差过大,科学合理,毕竟“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基础;

方向路径来看,涉及专业、城市、学校选择,家庭情况、人生发展、未来就业都和规划息息相关,是一个综合系统的问题,更为宏观。

一个好的志愿填报规划,应该是:分数利用科学合理,人生规划有效可行。未来变化精彩纷呈,人生变量纷繁复杂,不要指望靠填报志愿解决所有未来人生问题。

你有你的计划,而世界另有安排。



三、结合不同段位的分数来剖析城市、学校、专业的选择

城市、学校、专业的考量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是一个千人千面的事情,没有统一标准和定论。好学校有平台优势,专业是安身立命之本,一线城市能开阔眼界。

我的观点是结合考生分数来考量,分数决定选择:分高选学校,分低选专业,城市看家庭;理工类专业优先,文史类院校优先。


(一)分高学校优先,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双一流,不上“双非”院校!能上本科不上专科,学校是一个人一生的荣誉与标签!其次是专业,城市是附加选项。

分数高指:高到能上211及以上,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包括985和211的分校、较高收费,特别此类院校要重点考虑

为啥要选择此类院校,从毕业生和就业角度来分析(申明:本文不探讨就业压力歧视问题):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尤其近5年,考不上大学成为一件难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适龄人口是指在18岁-22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数)2020年达到了54.4%,2021年57.8%,2022年59.6%,换句话来说,中国高等教育马上进入普及化时代。

全国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874万,2021届高校毕业生909万,2022届高校毕业生1076万。这些毕业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是需要就业的,基本占新增就业人数的80%以上,这些人中,50%是本科生,内卷,学历“通货膨胀”

上大学是生存防御性战略:不参与,打螺丝;参与,不一定不打螺丝。

当然上大学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大学塑造了你的思维方式、气质格局、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甚至从根本上定义了一个人的人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和宽度。

言归正传,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如何筛选?面对海量的简历,无法实现一一面试或试用你的能力水平,只有回头看,至少高考为筛选设置了一道门槛,先选择双一流和211的院校毕业生,依次往下进行。

这种筛选方式简单有效,实际用人单位也不存在歧视,因为一个学生能考高分,需要具备耐心、毅力、恒心、高智商、决心等品质,学习太难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学习都学的好,干其他事情,同样会很优秀,高考为用人单位做了第一层把关和筛选。(当然对于优秀的人来说,他的人生,远远不是高考分数能衡量定义的,不是学习不好,其他方面也不行,是金子都会发光。)

招聘中直接条件就设置了门槛、基础要求,不符合要求,你连简历都投不出去,尤其带光环的学校,一定是首选,这也是我一直主张优先选择学校的原因。

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2022年双一流院校的获得Offer比例为61.8%,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42.8%。此外,专科院校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48%)也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陷入困境。

高考填报志愿时,院校是否“双一流”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也进一步佐证,院校优先的意义。


(二)专业选择问题

分数略高于一本线或不到一本线,理论上只能选择211以下院校。对于普通本科和专科缺少名校光环加持,重点考虑专业,专业是未来吃饭的工具

普通本科的考生没有必要纠结于过度细化区分学校的排位,排位比较知名的机构有软科中国、校友会、泰晤士、QS世界、US世界等,参考依据不一样,很难说明哪个具体学校更好些,例如北大和清华,软科、US世界、泰晤士排位中清华第一,北大第二,在校友会、QS世界排位中北大第一,清华第二。

至于普通本科大学就更难区别,尤其用人单位也不对这些普通本科院校进行区别,都是普通本科,这时候专业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国内有13个学科门类,涵盖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又有92个专业类,具体到本科专业将近600个,看着就让人懵圈。

为什么很多考生及家长这么重视专业,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家长和考生以为:专业=就业,专业=成功,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专业绝对不等于就业,学什么不干什么是社会普遍现象,小人物如此,大人物也是如此,马云、刘强东、李国庆、李彦宏没有一个是学计算机的。专业不等于成功,因为成功都是干出来的,要不太多人都成功了,北大的陆步轩卖猪肉,没有卖猪肉专业吧。我也没有具体的专业推荐,只能说一些建议,供参考:

1. 专业本质上无好坏,任何一门专业只要学透、学精、学专都有用武之地,行行出状元;

2. 学生18岁的年纪是多变的,今天喜欢的东西,后天不一定喜欢,何况3-4年以后,家长们三年前热爱的事物,今天依然如此吗?

3. 及时专业选择不对,一般上大学后会有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再往上,读研究生也可以跨专业考,有啥可纠结的;

4. 没有冷门和热门专业,今天的热门就是明天的冷门,可能你今天选的专业,4年后,一毕业就饱和了,专业冷热,十年一个轮回,花无百日红;

5. 考生家长和社会亲戚在某个行业干的比较突出,毕业后能帮助孩子就业的专业,才是最佳选择;

6. 实在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就选择偏工科,或者应用型技术性的专业,城市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技术性人才,国家在实施的高职分类、职教高考制度,就是佐证;

7. 计算机的专业要重点考虑,生活与信息化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常见得“互联网+”或者“人工智能+”,以及“数字经济”都体现了计算机的重要性;

8.建议回避一些管理类的专业,不能说大而空,因为他太难了,管理是最高水平的专业,主要是管理岗位需要很多社会和工作经验,你一个刚毕业的小孩,你去管理谁,管理办公室的拖地擦桌子可以;

9.实在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翻看《招生之友》这本书,哪个专业名字长,最后再加上括号,带有某某方向的最好,专业名字越长,越具有针对性,越具有实用性

重磅建议:选专业时,关注就业市场,关注潜力行业。这些潜力行业从政府报告中可以清楚体现出来。

如前几日刚印发《河南省本科高校“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就提到:“围绕现代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碳中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等领域,全面适应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遴选300个左右省级“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专业点、带动1000个左右“新工科”专业全部实现重塑升级,着力打造面向战略支柱产业和新兴未来产业的特色优势“新工科”专业集群。”

2017年,教育部掀起了“新工科建设三部曲”。次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提及,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且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等等。

还比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在重点行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

前边列举的政府文件中说的都是新工科,还有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四科是2019年4月,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襄盛举,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旨在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来的。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可以查阅“新四科”。

这都说明国家未来需要这些方面的人才啊,作为专业选择的重点考虑方向十分有必要,这就是未来的就业方向!


(三)城市选择问题

城市选择只是附加选项,分数高的考生,以学校为原则,不局限城市,剩下的考生,我个人认为,省会郑州首选,郑州挺好的,兴欣向荣,城市发展势头很猛,也不比西安、武汉、成都、长沙差的太多。当然北京、上海、深圳个别城市除外,考生没必要跑太远,甚至跑到其他还不如郑州等省内的城市。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每个人家庭情况不一样。选择城市更应该听听家长的意见,至于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去哪个城市的喜好,无非就是大脑灵光一闪仅此而已,好玩,好吃,同学报考了这个城市。


四、2023年具体位次、线差可重点报考院校(慎重:仅供参考)

(一)知分、知位、知线

1.知分知线: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在那个批次内(如一本、二本),更核心的要知道目标院校近三年的分数、线差,如河南科技大学理科2020年576分、线差32分,2021年546分、线差28分,2022年539分、线差30分。今年理科考生如果高分数线30分以上,就可以考虑把河南科技大学放在相对稳一稳的位置;这就是知分知线的意义。

2.知位:知道自己的位次,河南省招生考试院每年一般都会在出分当天公布“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分数段统计表”,这个表相当重要,通过查阅,可看到你的分数在全省的一个排位情况,如2021年理科660分,对应2582位;600分,对应25941位等。

院校每年最低分同样会有一个位次,例如郑州大学理科2020年624分,对应位次24312位;2021年603分,对应23896位;2022年579分,对应位次29255位;如果2023年考生位次在2.3万位左右,考虑报考郑州大学就可以放在稳一稳的位置。

3. 冲稳保垫:冲稳保垫是规避高考填平行志愿的风险的策略。有冲击高层次院校,也有保底院校,形成合理志愿梯度,选择院校根据近3年院校排位或线差等综合因素判断。

(1)“冲”:有希望录取,但风险较大,可选院校略高于考生分数水平,有60%以上录取可能性。可选在我省新增招生院校、计划明显增加院校、今年招生专业为冷门专业院校、录取最低位次隔年较大浮动院校、偏远外省在我省计划数较少院校。

(2)“稳”:录取概率大,风险较小院校,选择今年排位或线差基本符合考生今年分数水平,最低有85%以上录取把握院校。此类可选院校较多,要考虑学校计划增减、专业和地域等因素,综合研判。

(3)“保”:在正常情况下,能确保录取院校,至关重要,最低要有95%以上录取把握,选择院校要适当低于考生分数水平,选择每年录取最低排位或线差非常稳定的院校,或今年招生计划略有增加院校。

(4)“垫”:在正常或非正常情况下,绝对能录取院校,选择院校近年分数或最低排位很大程度低于考生分数水平,建议选择计划多、录取最低排位稳定院校。

(二)线差和位次的实际应用

一般一本线20分以上看位次很重要,分越高位次越重要。其他的均已线差为基准去判断,适度参考位次,公办二本利用近三年一本省控线去比较线差。民办二本,看近三年比二本省控线高多少分来衡量。专科低于280分以下的,不看位次也不看线差,看院校计划,谁计划多,学费便宜就报谁。

一本选学校,二本选专业,分数高看排位,分数低看线差,但要根据不同排位和线差具体分析判断,细化分剖析,才能做出更贴切定位。

本科一批

(一) 文科

1.排位1500名以内,可选性不大,就那么几所学校,首选重点选择双一流A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要重点考虑进去,尽管目前不是双一流,巨牛院校)、可以兼顾专业,基本不需考虑城市(本科院校光环很重要,这类学生基本都考研,城市留在考研考虑)。

如需考虑城市及特色院校,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211院校,例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

2.排位1500—3500名以内,重点考虑双一流A类、B类院校,专业及城市次之,A类中的较高收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南开大学较高收费、中国海洋大学较高收费),根据家庭条件,要重点考虑。

A类院校中可选择:中国年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其次考虑大城市的211院校及行业特色院校,可以兼顾专业。此类排位中以行业特色211院校居多。

3.超一本线40分以上,排位3500—6000名以内,建议考虑211院校,可选院校较多,同时重点兼顾专业,次之城市。原则上不建议考虑非211院校。

重点建议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双一流B)、郑州大学(双一流B、211)、中国农业大学较高收费(985、双一流A)、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985、双一流A)、云南大学(双一流B、211)

4.超一本线25—40分之间,可选院校多,重点考虑好专业,如家庭条件较好,可优先考虑211院校的较高收费或有一流学科院校。

重点推荐院校:新疆大学(双一流B类)、青海大学(211)、石河子大学(211),延边大学(211)、辽宁大学较高收费(211)、宁夏大学较高收费(211)、贵州大学较高收费(211)、延边大学较高收费(211)、海南大学较高收费(211)等。

5.超一本线25分以下,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本科一批院校上,重点考虑专业问题,不建议考虑城市因素。二是冲一冲211院校的较高收费,把重点放在本科二批中,选择省外北上广深、杭州、苏州、南京、重庆、西安等大城市,且好专业。不建议选择省内本科二批院校,因为这个分数段,省内本科一批院校基本有学上,何必考虑省内本科二批。

如果家庭条件较好,重点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这些学校相当于国外大学的中国校区,国外认可度高,硬件条件好,师生比高,课程更加国际化,最大的弊病学费太高。

(二)理科

1. 排位8000名以内,同样可选性不大,学校不多,都是顶牛院校,首选双一流A类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非双,但要重点考虑)、可以兼顾专业,基本不需考虑城市(考研会有更好选择)。

如需考虑城市及特色院校,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211院校,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选项比较多。

2. 排位8000—20000名之间,重点考虑双一流A类、B类院校,专业及城市次之,A类中的较高收费、分校,根据家庭条件,可重点考虑。其次重点考虑大城市的211院校及行业特色院校,兼顾专业。如无特殊考虑,一般不建议考虑非211院校。

此范围院校很多,推荐几所10000位左右院校:湖南大学(985、双一流B)、郑州大学其他单列(211、双一流B)、大连理工大学(985、双一流A)、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较高收费(985、双一流A)、山东大学威海分校(985、双一流A)、中国农业大学(985、双一流A)、中南大学(985、双一流A)、兰州大学(985、双一流A)等;

15000位左右推荐:大连理工大学其他单列(985、双一流A)、中南大学较高收费(985、双一流A)、大连理工大学较高收费(985、双一流A)、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985、双一流B)、西南财经大学211、河海大学211、西北大学211、北京化工大学211等等。

3. 排位20000—35000名之间,重点考虑211院校,特别双一流院校的较高收费要特别关注,可选院校较多,同时重点兼顾专业,次之城市。原则上不建议考虑非211院校。

不考虑学费重点推荐:上海大学较高收费21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较高收费(985、双一流B)、吉林大学农林矿(985、双一流A)、云南大学(211、双一流B)、北京交通大学较高收费21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较高收费211、郑州大学(211、双一流B)、中国农业大学较高收费(985、双一流A)、中国海洋大学较高收费(985、双一流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双一流B)等、211院校太多,就不再具体推荐。

4. 排位35000—50000名之间,建议选择省外院校,省内郑大上不了,可考虑河南大学(平均3.9万排位),省内已无可选院校,省外院校选择较多,建议重点考虑好专业,适当兼顾城市。

特别提示,如果家庭条件较好,可以优先考虑211院校的较高收费推荐院校:天津工大学较高收费、太原理工大学较高收费、长安大学较高收费、安徽大学较高收费、西南大学较高收费等;正常学费的推荐:宁夏大学(211)、内蒙古大学(211)、青海大学(211)、延边大学(211),新疆大学(双一流B类)要重点考虑。

5. 超一本线25—50分之间,建议重点考虑专业问题,省内省外院校兼顾,省内可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其他基本无可选性,适当要把目光放到省外院校上。

这几所需重点关注:宁夏大学较高收费(211)、延边大学较高收费(211)、石河子大学(211)、新疆大学(211、双一流B)、海南大学较高收费(211)、贵州大学较高收费(211)

6. 超一本线25分以下一是选择本科一批院校上,重点考虑专业问题,不建议考虑城市因素。二是冲一冲211院校的较高收费,把重点放在本科二批中,选择省外北上广深、杭州、苏州、南京、重庆、西安等大城市,且好专业。不建议选择省内本科二批院校,因为这个分数段,省内本科一批院校基本有学上,无需考虑省内本科二批。

家庭条件好,可重点关注: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温州肯恩大学等。

本科二批

该批次院校从办学性质上可以分为:公办、公办(联合办学、较高收费、中外合作)、独立学院(逐渐取消)、民办、民办(中外合作、较高收费)几大类型,特别区分出来,便于不同分数做出不同选择。理论上录取分数高低如下,因城市等因素但不绝对:

公办﹥公办(联合办学、较高收费、中外合作)﹥独立学院﹥民办﹥民办(中外合作、较高收费)

公办和民办之间的分数分界线,一般情况:

(一本线+二本线)÷2=A

A分以上建议选择公办、或者公办(联合办学、较高收费、中外合作)

A分以下建议选择独立学院、民办、民办(中外合作、较高收费)

1.一本控制线上下10左右,建议本科二批选择省外院校,好城市好专业,省内可选性不多。

2.一本控制线下30分左右,建议考虑省内院校且相对较好专业,以专业为主,此类型省内省内院校办学水平差不多,没有过大区别,可选院校相对较多。

3.A分左右,建议考虑独立学院,或转制独立学院,也可冲一冲公办二本院校,省内省外院校相结合,以专业为主。

4.二本控制线15分上—A分,建议选择省内民办二本。

5.二本线0—15分之间,不论省内外,重点以能录取为准,可重点选择民办(中外合作、较高收费)、新升格民办二本,近三年常征集院校或较偏远地区地域民办二本。

专科

以省内为主,选择专业为重,最好技术型实用性操作性强专业为佳。申明,此类考生我毫无偏见,行行出状元。但就我个人管见,一部分学生是瞎混个文凭的,原因基础差,也坐不住、听不懂、学不会,不如好好学门技术类专业。当然成绩只是一时的,不能简单以成绩论英雄,人生具有无限可能,更精彩的人生不是成绩来定义,飞翔的翅膀会突破一切。

至于如何选择院校,还是先把院校分类:

(一) 按照院校所在区域
1. 郑州市内
2. 地市

(二) 按照院校办学性质
1. 公办
2. 民办

(三) 按照院校办学层次
1. 民办本科二批
2. 高职高专院校

(四) 按照办学历史
1. 老牌特色高职院校
2. 近15年高职高专院校
3. 近3年新设或转设高职高专院校

说明解读,仅根据个人经验分析判断,不具体对标院校:

(一) 城市因素:报考郑州市内院校竞争难度大于地市;

(二) 学费因素:报考公办院校竞争难度大于民办;

(三) 层次因素:民办本科二批竞争难度大于民办高职高专;

(四) 内涵建设:老牌特色高职高专竞争激烈,近3年新设院校较简单;

(五) 计划因素:招生计划1500以上,竞争力小相对较简单,招生计划600以下,难度相对较大;

(六) 其他判断:又是老牌又是公办又在郑州,学校好,但难度大。相反又不是老牌又不是公办又不在郑州,相对较好考。

选择学校一定要结合以上因素综合研判,由于多种因素,不能一一对标具体学校,且给各个院校大致排位。以上分类和说明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要学会去实际应用。



五、拟定院校及专业的总体步骤

第一步,科学定位:根据2023年省考试院公布的分数线、一分一段表掌握自己分数的位次及线差,知分、知位、知线,做到心中有数,不冒进不保守,科学合理。 

第二步,筛选学校:根据分数、位次、线差利用《招生考试之友》,《2020-2022年报考及录取统计》两本书,圈定合适院校范围50所左右,结合家庭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挑选比较合适的25所左右院校备用。 

第三步,挑选专业:根据初步筛选的院校,结合院校中的专业、自己的特长、兴趣、家庭就业支持、未来就业发展方向,多种结合考虑,筛选出10个专业备用。 

第四步,初步拟定:把前两步选出的学校和专业情况,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再筛选出15所院校,缩小院校范围。

第五步,总体原则:平行志愿按照“冲稳保垫”,12个志愿,根据情况,学校和城市优先原则的话可以:冲6所,稳2所,报2所,垫2所;专业优先情况、院校次之:不冲,稳5所,保5所,垫2所就行。根据自己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

第六步,确定志愿:根据以上步骤,再次对照自己的位次、分数、线差、目标城市、兴趣爱好、专业就业方向,冲稳保垫原则,反复斟酌考虑,确定志愿,就这么简单。你会发现几百所院校,最终无院校可选,真头疼,再梳理一边吧……


六、其他批次

公安、军事、司法、专项、定向、艺术类、体育等类型,由于批次多,计划变动,录取规则计算复杂等因素,报考难度较大,需考生大量计算,把招生之友所有院校计划相加,然后按照院校水平再排序,结合自己分数位次,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反复作对比,过程非常头大,掉头发。但是只要有耐心,都是可以科学计算分析的。

简单说下艺术类

今年艺术均实行大平行,可报12个志愿,专业+院校模式。

(一)读懂理解艺术投档规则

艺术类本科平行志愿投档办法:依据招生院校的录取规则、按照考生所报志愿,分别计算出考生的投档排序成绩,由计算机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1-12)和对应的投档排序成绩逐一进行检索匹配。一经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且计划未满额的志愿,即进入该志愿拟投档队列;如计划已满额,但考生投档排序成绩高于该志愿拟投档队列中的考生最低分,则进入拟投档队列,同时将最低分考生从拟投档队列中移出,对被移出考生的后续志愿继续检索,直至考生全部志愿检索完毕。当符合投档要求的考生全部志愿检索完毕后,将已进入拟投档队列的考生电子档案一次性投给各院校。

解读:线上全投(排)、一档多投(排)、分数优先、依次匹配、反复匹配、一次投档。

几句话解释不清,考生报的每个专业和学校都有自己的艺术和专业成绩计算方式,这种计算方式又有N种,如文60%+专100%、文100%+专0%、文0%+专100%、文100%+专100%、文37.5%+专62.5%、文5.3%+专20%、文50%+专125%、文70%+专75%、文13.3%+专13.33%,文80%+专133.3%,还有很多种排序方法,头大不,掉头发。

举例你报了一志愿A学校50个计划,凡是报考A志愿的考生,不管几志愿,只要没有投档成功,都要跟你比较一轮,直到你的成绩在比较中,属于前50名,你才能投档成功录取。如果不在前50名,A学校跟你无缘,你还有11个志愿机会,和别人较量,就这样较量到最后……

(二)结合自己的考试分数,分析成绩中是文化成绩还是专业成绩占优势,如专业占优势,就根据所有院校规则中,筛选出所有专业占比重大的院校。筛选后,根据这些院校近三年录取情况,和自己的成绩进行比对,选出符合的院校。

(三)艺术类考生,不宜冲,千万以稳保为原则,垫也极其重要。太复杂了,每年很多人请教我艺术填报,我也是十分头大,宁愿分析10个人的普通批次,不愿讲1个艺术填报。家长和考生自己慢慢研究。

申明:
1. 文章仅代表大林老师个人观点看法,仅供参考;
2. 文中涉及的院校,仅用来论证解读说明问题,院校无优劣;
3. 文中涉及的就业问题,不讨论就业压力招聘歧视等,仅用来支撑大林老师对选择城市、专业、学校的看法;
4. 低分考生是被成绩束缚的骏马,成绩无法衡量你的尺度,世界是广阔的,人生是无限的,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