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故事:他生前撒泼无赖,最后的结局,印证了“善恶有报”

 梦回乡关 2023-06-21 发布于浙江

文/宋夏

全文共3400字

看到平台里王古之老师写的阿芳大娘一文,我不禁想起了村里的羊老大。

羊老大,和文中的阿芳大娘一样,也是个挺难缠的角色。他人虽已故去,但他身上曾经发生的那些故事,依旧让人难以忘怀。每次提及,大伙儿总会慨叹上一句,“这就是因果报应,恶有恶报啊!”

羊老大,这是村里杨福贤的绰号,因为他一生以放羊为生,且在家里姊妹三人中排行老大,村里人便给他取名为“羊老大”。

羊老大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名叫杨福才,长得白净斯文,人称“杨才子”,妹妹名叫杨福华,性子大大咧咧的,说话高门大嗓,不像个姑娘家,老人给她取了个“三小子”的外号。

羊老大从小就没有心思读书,小学没毕业,就回家跟着父亲当了羊倌,每天跟一群臭烘烘的山羊厮混在一起。

“杨才子”和“三小子”呢,不仅愿意读书,而且也有这个脑壳,小学读完升初中,初中读完上高中,高中之后,又顺利考进了省城的大学。

大学毕业后,“杨才子”在市里挺大的一家建筑单位当工程师,“三小子”进了县城里的一所中学任教。从此,两人成了捧着铁饭碗的人,旱涝保收,日子过得很是顺心。

两人飞黄腾达之后,并没有忘了老家的大哥。有次瞅准机会,“杨才子”给羊老大在工地里介绍了一个白天看大门的活儿,轻松而且薪酬还不低,这是多少人都在觊觎的美差。“杨才子”好一番运作,才好不容易将羊老大给塞了进去。

可是,这工作刚干了不到两个月,羊老大就一拍屁股走人了。“杨才子”觉得挺意外,打电话回家问咋回事,羊老大满腹牢骚:“这活儿连个午觉都没有,干得又累又没劲!”言语间,对“杨才子”的安排很是不满。

“杨才子”哑然,他想不到伺候了大半辈子田地的大哥,身体竟然这么“娇贵”,连看个大门都觉得累了。

本来,他还计划着安排大哥的两个儿子(都是小学文凭)进工地赚个钱,可一想到大哥的那些抱怨,也就再没敢提这事。

羊老大回到村里后,依旧干起了放羊的老本行。那时,他的两个儿子都辍学在家,两人整日不是呼朋引伴地来家里打牌,就是躲在房间里呼呼睡懒觉,没有半点儿正经事情做。

羊老大也曾想着让两个儿子到镇上学点手艺,可两人皆继承了他懒散的性子,再加上媳妇对孩子格外娇宠,两人就这样一直浑浑噩噩地虚度着日子。

也就是这段日子,羊老大开始喝酒了,后来越喝越大,喝醉后嘴上就不把门了,经常嘟囔自己的二弟和三妹对他家没怎么提携过,都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其实,村里人都知道,“杨才子”和“三小子”当年读书并没有倚仗过家里。学费都是人家靠自个儿挣的,羊老大放羊那点儿收入,都用在自家儿子身上了,“杨才子”和“三小子”没有沾上一点儿光。

可能是二弟和三妹的出息,让羊老大的心理渐渐产生了扭曲。每次逢年过节,两人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老家,他都觉得两人这是在故意炫耀,而且,听着两人说话,他老觉得话里似乎藏着什么弦外之音,越听越感觉多少有点儿嘲弄他这个大哥混得不好的意思。

羊老大甚至还觉得,父母对他也充满了鄙夷。有时候他在饭桌上说句话,父母都“假装”听不见;而二弟和三妹那里就不一样了,不管说什么,父母都是一脸的笑意盈盈,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落差,让羊老大对二弟和三妹有了不小的敌意。这种敌意,混杂着自卑和嫉妒,逐渐迷失了羊老大的心智。终于,在那年的中秋团圆饭上,他暴走了。

那天,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羊老大坐在母亲的左手边闷声不响地夹菜喝酒,后来也不知聊起了何事,羊老大发表了一句意见,可他说过之后,众人没有半点儿反应,该说说该笑笑,全然不理会他说了什么。

羊老大顿时像疯了一般,将一桌子的人臭骂了一顿,连父母都没能幸免。

“杨才子”以为羊老大喝醉了,堆着笑哄他回家睡觉,谁知还没挨到他的胳膊,羊老大就一把将他推翻在地,指着他的鼻子呵斥道:“混出息了啊,连你这个大哥都不放在眼里了?”

“杨才子”被羊老大的话给弄得一头雾水,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了,就愣愣地坐在地上。

“三小子”见状,急忙走过来准备搀起二哥,谁知刚俯下身子,就被羊老大给推开了。“你们俩就互相帮着欺负我这个大哥吧,你大哥没用,你们就继续糟践我吧!”

羊老大把话说得很难听,老父亲听不下去了,拍着桌子大骂羊老大不知天高地厚,羊老大也不甘示弱,捶着桌子跟老父亲对骂,后来还是街坊们出面,才将羊老大给架回了家。

此事之后,“三小子”心中对羊老大有了芥蒂。每次回家看望二老,虽给羊老大家也准备了东西,但放下就走,连他的家门都不愿意进,更别谈喝杯茶水或者说会热乎话了。

“杨才子”呢,虽然当时心里也不怎么愉快,可他多少是理解大哥心里的苦闷的,顾念着这是他的亲大哥,后来,别人每每提及此事,他总是大度地一笑置之。

之后的许多年,羊老大经常会在酒后责骂“杨才子”,骂他瞧不起他这个大哥,骂他是白眼狼,骂爹妈偏心只宠爱小的……“杨才子”就这么静静地听着,事后,总不忘大方地往羊老大的衣兜里塞进一沓子钱。

经年下来,羊老大骂人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只要他一张嘴骂,“杨才子”就知道大哥这是想要钱了,便急忙把钱塞过去。羊老大摸着鼓囊囊的口袋,嘴里慢慢也就含含糊糊地发不出声音了。

羊老大的两个儿子相继成家之后,他住的那个老屋子也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了。有次,他放羊路过“杨才子”留在老家的那座院子,突然灵机一动,回家拎了一把斧子,就将大门上的铁锁给砸开了。

没经过“杨才子”的同意,他和媳妇就堂而皇之地住了进去。父母觉得这样不妥,问羊老大有没有知会弟弟一声,羊老大一脸的不以为意:“知会个啥,我是他亲哥,住他几天房子还不中了?”

父母见羊老大这个调性,觉得再管准会爆发矛盾,便识趣地不再掺和。幸好“杨才子”这人心胸大度,当他得知羊老大两口子霸占了他的屋子后,云淡风轻地说了句:“住吧,反正空着也是空着,房子有人住着还不容易塌呢!”

街坊们私下里替“杨才子”鸣不平,觉得羊老大这次欺人太甚。可“杨才子”却总是不急也不恼,说身外之物怎么都赶不上骨肉亲情,为了这点子东西,兄弟闹不和太不值当。

有年暑假,“杨才子”电话里说,想带着媳妇孩子来老家住上一段日子。羊老大知道这事后,就是不愿意“挪窝”,后来还是“杨才子”回来后往他的怀里塞了一沓子“安置费”,他才不情不愿地带着铺盖卷儿回了自己的那几间趴趴屋。

路上,看到街坊们,羊老大还满脸不高兴地嚷嚷了一句:“住个七八天还好,要是赖着不回去,我可不愿意!”——他反客为主,还真的把“杨才子”的房子当成自己的了!

那些年,羊老大不仅通过撒泼无赖的方式从“杨才子”那里搞到手一些小钱。听村里人讲,有次,他还以媳妇生病住院为由,诓骗了“杨才子”好几万块钱。

“杨才子”这人心善,当时一听说这钱是要给嫂子动手术的救命钱,二话没说就转了过去。谁承想,这竟是羊老大瞒着家里人编织的一个谎言。

“杨才子”后来也知道自己被骗了。钱没问羊老大要,想必他心里明白,即使要了,羊老大也不会给他。

几年后,老父亲去世,羊老大主动承担起料理老父亲丧事的担子,他言之凿凿信誓旦旦,说会让老父亲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地走完人间这最后一程路。

钱没少砸,可场子却没有撑起来。事后,“三小子”怀疑羊老大在里面动了手脚,贪没了款子。羊老大心里理亏,可嘴上却很犟,整个人气急败坏,当着家族里众位亲朋的面,抬手就要打“三小子”。后来幸亏一堂叔出面,羊老大才将手给缩了回去。

后来,这位堂叔曾满是无奈地感慨道:“羊老大这人啊,就是个滚刀肉,老爷子的丧事,那就是一笔糊涂账,多亏他弟弟妹妹不追究,不然他可就要闹大笑话了!”

日子日复一日地过着。老父亲走了之后,老母亲被“杨才子”接到了市里生活。羊老大依旧以放羊为生。

因为名声不怎么好,羊老大在河边放羊时,身边从没有聊天的伴儿,他就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坐在河边,望着羊群或者大河发呆。

有次,天色已经很晚了,羊老大的媳妇见他还迟迟没有回家,便去河边找他。到了河边,隐隐看到了家里的那群山羊,高声喊羊老大的名字,没有回应。

走近河边的一条龙沟子一看,河里似乎有堆乌漆嘛黑的东西,矿灯照过去,竟然是羊老大!岸边一道划痕,一直延伸到河里,他显然是不慎滑进河里淹死的。

至此,羊老大的一生潦草而终。

村里老人都说,这也算是善恶有报了,羊老大这辈子把弟弟折腾得够呛,晚年落下这样一个结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今,村里人提及善恶有报,都绕不开落水而亡的羊老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