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素而温暖)乡土故事:一对恩爱眷侣的烟火人生

 梦回乡关 2023-06-21 发布于浙江

文/方时兴

全文共2730字

阳春三月,豫东平原上的方庄村,道路两旁的柳树,已经生长出翠绿的嫩叶。

这天,村头来了一个中年妇女,留着齐发,身穿浅蓝色的西装。她一脸的愠色,打听到路线后,径直向村上姓王的人家走去。院子里正在弄桃花的年轻媳妇愕然了,定了定神喊道:“妈,你怎么来了?”

只见那中年妇女二话没说,抓住王家媳妇就往外拖。不大一会儿,整个小村像炸开了锅,人们纷纷到王家看个究竟。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

解放前,萧条的大地上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在泪水中,王家祖爷爷一家逃荒来到方庄村,从此村上就多了一户外乡人。

解放后,王家户主王有才,膝下有五男二女。大集体岁月,农村生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王家孩子尚小,没有劳动力,挣不到多少工分,年年缺粮,缺吃少穿,家境十分拮据。常言道:穷孩子就怕富孩子哄,楝子开花猛一冷。当北风横扫大地时,人家的孩子都穿得暖暖的,可王有才却为自家孩子没棉衣而发愁。

时光如村边欢快流淌的溪水,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

不知不觉中,王有才的大儿二儿都已成家,三儿王常成长为一个健壮的青年。他一米七五的身材,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正当谈婚论嫁的年龄,月下老人曾牵线搭桥。可是因为家里穷,姑娘们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有人开玩笑:王常命犯桃花!

有时王常凝望遥远的星空,产生许许多多的遐想。年年重复着面朝黄土的故事,何时能富?自己要走出家门,背起行囊,到远方寻找自己的梦。

有一年春天,王常跟着村上几个“老江湖”去灵宝打工。

灵宝,位于河南的西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积淀而美丽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用双手把山河打扮:一层层梯田绿油油;一行行果树满山间。千年荒山变成了“聚宝盆”。

王常帮一户人家看管苹果园,种植药材。王常做事认真能吃苦,不久就赢得老板的信任和喜爱。这户人家是三口之家。家里有个漂亮的千金,她有个好听的名字,李小芳。年方十九的她,虽是小家碧玉,却出落得像西湖六月盛开的荷花,仪态万方、娇艳欲滴。

王常一天三餐都在小芳家吃饭,天长日久,二人心中暗生情愫。有一天,苹果树下,王常把手贴在小芳耳畔,窃窃私语:“我喜欢你,你做我女友好嘛?”不一会儿,小芳羞答答点了点头。没过几日,王常向小芳的父母表白了自己的心迹。因门第观念,一是王常家里穷,二是路途遥远,双亲说啥也不肯答应。

王常和小芳商定:既然家长不同意,那我们就远走高飞!一个夏日的黎明,二人就在苹果园如空气般蒸发了。

王常带着小芳偷偷来到火车站,买了车票,乘上列车,一天的旅行,在虞城火车站下车了,终于回到久违的家乡。

王常从外地领来个漂亮媳妇,消息不胫而走。王家小院里挤满了乡亲。东家大嫂说:“山沟里的姑娘真水灵!”西家大娘说:“嗨!都是自家人了还害羞!”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小院上空随风飞。

小芳失踪了。她的父母万分着急,踏遍整个山乡,还是无果。二老合计片刻,半个月过后,小芳的妈妈千里迢迢来到方庄村,于是就上演了开头大闹王家的一幕。

不大一会儿,村支书方丁平来到王常家。他分开看热闹的民众,走到小芳妈跟前,心平气和地说:“大妹子,你来了,想闺女了吧?”一旁的小芳搭讪说:“妈妈,这是方支书!”接着支书又说:“小芳是个好姑娘,干活勤恳,又有文化!她能来到咱豫东平原,是天大的喜事!”

支书和小芳妈攀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莫一个时辰,小芳妈冰冻的心终于被感化了,答应了这门婚事。

小芳妈在女儿家小住几天,结婚之事自然提上日程。支书巧点“鸳鸯谱”:“亲家,丁是丁卯是卯,哪天拜堂哪天好!选个黄道吉日让两个孩子完婚吧。”

完婚那天,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王家院里院外人头攒动。悠扬的唢呐吹起来;吉祥的锣鼓敲起来。一会儿吹出百鸟朝凤,一会儿演唱民族乐曲,博得大家掌声不断。众宾客满面春风,陆续到来。

时辰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拜堂成亲。主婚人高声发表贺词,接着二人一拜了天地,二拜了高堂,夫妻对拜共入洞房。

进入第二个环节,贵宾入座吃酒。觥筹交错、猜拳行令。大家举杯频频祝贺,新娘依次为客人敬酒。

傍晚夜幕降临,王家小院张灯结彩。洞房花烛夜,娃儿们喜笑颜开向新娘要喜糖,叫嚷着“早生贵子!”小伙子来个仙女散花,新娘头上身上都落满五彩缤纷的纸花。今夕何夕、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喜闹声一直到天亮。

爆竹声中一岁除,欢天喜地迎新春。来年的夏天二人终修成正果,有了爱的结晶。在亲人望眼欲穿的期盼中,白白胖胖的宝宝呱呱落地了,起名王帅。“开心果”降临后,大人做起事来也精神,王家小院时时洋溢着欢声笑语。

后来,王常夫妇怀揣梦想,憧憬着未来,乘上南去的长途汽车,到富庶的水墨江南打拼。

年复一年。工作岗位上二人比翼双飞、勤奋努力、不辞辛苦,默默把青春奉献。燕子呢喃的春天二人离开家门,冰封大地的寒冬回到家乡。踏上家乡的土地,又望见风雪中低矮的老屋;又听见母亲隐隐的呼唤;又看到久别熟悉的乡亲。过年回家是最美的乡愁。

十几年的光阴如流水,家乡的土地上矗立起一栋三层的小洋楼,花遮柳护、修竹临窗。一湾碧水、一片蓝天的陪衬,更加美轮美奂。这就是王常家的豪宅。

王帅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成了头戴青春花冠的少年。王帅也和老爸一样有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和邻村一个姑娘走在了一起,牵手踏上婚姻的红地毯。

王帅传承他外公的生产模式,在家乡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大展拳脚,他要发展园林经济。

春天里,他从外地购进一车车鲜嫩苹果苗。雇佣劳动力在田里挖坑、放苗、培土、浇水,经一系列的操作,棵棵幼苗就站立起来。几天的忙碌,一抹新绿点缀在原野之上。

王帅和妻子把果园当成了家。他刻苦钻研管理技术,很快就掌握了这门学问。他把妈妈当成技师,李小芳悉心“点化”,你时常能看见苹果园里李小芳的身影。

王帅夫妇给果树施肥、剪枝、打药、浇水,忙得不亦乐乎!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年,树木就挂果了。

夏天的早晨,王常家的果树园白雾萦绕,碧绿的叶子和泛着红光的苹果若隐若现,如梦似幻,疑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降临人间。

为了拓宽销路,电脑前他瞭望世界,捕捉商情信息,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秋天到来,他雇佣劳动力采摘苹果。顿时平静的果园热闹起来。有的人脚踩云梯,把一颗颗新鲜的苹果摘下,放在筐里。下边的人套塑料袋,包装封箱,挤上卡车。一辆辆满载着梦想的卡车奔向四面八方,让祖国各地的人们来分享丰收的快乐。

光阴似箭,春去春又回。王常家添了个淘气可爱的小孙孙,从此,儿孙绕膝。不惑之年的王常夫妇在稚嫩的笑声里含饴弄孙,把日子过得比蜜还甜。有时夫妇二人牵着孙子从果园回来,夕阳下的“祖孙乐”成了一幅绝妙的剪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