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相勤‖从来桃柳不负春,尽显本色各半分(江惠文学)

 昵称34539451 2023-06-21 发布于江苏
 【吟.(乡愁)诗人余光中】
  作者: 王相勤


几度回泉解乡愁,梦里故土挂心头。
漂泊海外日日念,兄弟何时泯恩仇?
两岸一统民众盼,客寄天涯似小舟。
胸怀家国志高远,炎黄子孙共神州。
         2023.2.22


后记:1928年祖籍福建泉州永春的余光中出生在江苏南京,母亲是江苏常州人;九岁之前他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南京和常州度过,因此他将永春称作'父乡',把江南称为'母乡'。桃溪水流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永春是乡愁的起点,一生漂泊的他,写下了名扬四海的《乡愁》,将永春当成了'落锚'的家,并为'家'创作了《洛阳桥》,《五株荔树》等作品。余光中曾担任泉州'代言人',助泉州获评'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他为家乡的余光中文学馆花了不少心血,助其成为泉州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如今,余光中已逝,但他留下的文化印记和乡愁情结并未褪色,文化馆每年接待数十万客人。
【吟.淮扬菜】
—— 王相勤


软兜长鱼味道鲜,入口嫩滑食后馋。
杂鱼锅贴湖水煮,浸汤面团腥带咸。
若是初来淮安地,东家宴请嘴莫贪。
滚烫肉圆摆桌上,平桥豆腐放旁边。
        2023.2.27


后记:淮安位于江苏省北部,古称'山阳'或'淮阴'。素有'运河之都,九省通衢之称',2021年淮安成功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淮扬菜系中国'八大菜系',崇尚清淡爽口,浓而不腻出名!广义的淮扬菜系,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淮河及连接京杭大运河流域,地域范围想当之广。淮扬菜始于春秋,盛于明清。菜品烹饪细致,摆盘精巧美观,深受食客喜爱。首句软兜长鱼,是指的毛笔一般粗细的鳝鱼。杂鱼锅贴用的是新鲜捞上来的湖鱼,勺一些湖水烧煮,在锅周边贴上面团。肉圆指的是钦工肉圆,是江苏省十大名菜,纯手工做成!得了乾隆'天下第一食'的平桥豆腐也是美食之一。
【吟.孔乙己】
—— 王相勤
乞求难改穷命身,
弯腰自贱读书人。
长衫应知短衫苦,
装醉岂能脱红尘?
          2023.3.3


后记:最近'孔乙己文学'登上百度热搜,作为鲁讯先生笔下的人物,我不好作任何评价;似乎有些心灵触动!特赋诗一首。


        【惊蛰】
—— 王相勤


东风不语拂旧树,
轻暖瘦枝萌新芽。
莫怨双春冬日久,
晨暮寒同无落差。
          2023.3.6


 【吟.天下惠安女】
    —— 王相勤


海边出生意志坚,摇橹撑船踏浪尖。
谁说美眉柔似水?惠安女子非等闲。
持家孝亲敢创业,胆识胜过智慧男。
一身正气走天下,别样穿戴美翩翩。
          2023.3.8


后记:近几十年来,描写惠安女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和研究学术论文多如恒沙,惠安女得到十分真诚的诠释。但是在我看来,惟有'天下惠安女'这五个字,才足以与惠女在世界面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相匹配,才足以充分表达我对八闽大地第二故乡的女子,发自内心的敬仰,赞美和感激!也谨以此诗预祝普天之下所有女性朋友,三.八妇女节快乐。
【吟.《茶录》《荔枝谱》作者: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
    —— 王相勤


年方十八才出众,开封乡试露才华。
逆袭夺魁获进士,名动京师传万家。
执政数载德为上,造桥益民众人夸。
书法堪绝自成体,流芳百世口碑佳。
        2023.5.28


后记:蔡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福建省仙游慈孝里人;北宋名臣。仕宦生涯长达三十七年,累赠少师,谥忠惠。两度出知泉州,忠于职守,勤政为民,促成泉州洛阳桥的竣工,留下不朽的丰碑。如果要概括地评述蔡襄历史功绩的话,可以用一座桥,二部书,三品官,四大家来提炼。一座桥即蔡襄在泉州参与并主持过闻名遐迩的洛阳桥的建造,二部书指他撰写了《茶录》和《荔枝谱》,三是官至三品官,从政以德为上,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四大家是指他书法深厚端庄,位列宋四家之首。蔡襄的石雕像现挺立于洛阳桥头。天圣七年(1029年),他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好友欧阳修在后来所撰的《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称公年十八,以农家子举进士,为开封第一,名动京师。
      【仲夏】
—— 王相勤


榴红渐榭夏已深,
不见柳絮落纷纷。
田畴麦穗弯腰笑,
许是待等农耕人。
           2023.6.2


【吟.浙江省《廿八都古镇》】
         —— 王相勤


古镇坐落三省界,群山环抱关连关。
峰峦叠嶂少沃野,谁信此地属江南?
烟柳画桥难寻觅,移民语种分类全。
美食丰富汇天下,铜锣糕点极品鲜。
        2023.5.23


后记:廿八都古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仙霞山深处,仙霞岭有浙江山脉之祖之称,横亘于浙闽两省,一头挑起天台山;另一头驮着武夷山。古镇与福建浦城,江西丰县毗邻,是典型的一脚踏三省之地。四周莽莽苍苍,山峰重峦叠嶂!全然没有水乡沃野,烟柳画桥的模样。其次是古道雄关,关连着关,阳刚雄健的气质属性。古镇人口不过一万余,却有142个姓氏,13种方言;这不仅在江南,纵览我国所有古镇也是绝无仅有的。
【致某脱口秀艺人】
      —— 王相勤


口无遮拦脱口秀,
侮辱军人何居心?
将士舍家守国土。
岂容尔等怪声音。
        2023.5.18


 【吟.月季花】
—— 王相勤


本是上天花仙子,
遥来人间落万家。
浅夏始开香满院,
粗赏须防硬刺扎。
         2023.5.16


 【吟.《译莎》作者(著名诗人,翻译家朱生豪】
  —— 王相勤


十年伏案伴青灯,可谓志坚事竟成。
潜心笔下译名著,犹似犁牛把田耕。
作品面世传海外,几度掀起学莎风。
国人称赞齐夸好,文丑嘲笑难结朋。
         2023.5.10


后记:以一部《情书》火出圈,朱生豪也因此被誉为世人最会写情话的人,他十年青灯黄卷,三译莎剧,手稿两次毁于战乱!最终为我们留下了31部半,180万字的莎剧译作。1947年,我国首次出版了朱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辑,27种剧本,并传至海外,欧美文坛皆为之震惊。
【初夏】
—— 王相勤


蜂飞蝶舞万物秀,
小麦灌浆半月后。
微风不燥时入怀,
谁还惜春仍念旧?
           2023.5.6


     【青春万岁】
—— 王相勤


也曾年少书华章,
无悔青春献国防。
一身绿衣留剪影,
宛如美酒醉时光。
          2023.5.4


        【暮春】
—— 王相勤


春花还剩几树红?
残颜岂与蔷薇同。
一架盛开艳无比,
惟有东风乐无穷。
           2023.5.1


      【吟.桐花】
  —— 王相勤


非是花君几人赏?
晚开榭尽春已深。
树高绽放过烂漫,
凋零随风落红尘。
        2023.4.27


    【谷雨】
—— 王相勤


日暖收岁寒,
蝶戏花丛间。
耕者播新种,
待雨润泽田。
 2023.4.20


     【吟.桃花】
—— 王相勤


妩媚曼妙面绯红,
谁言轻佻我不同。
撒娇只是偶作态,
常忍西风毁面容。
         2023.4.16


     【吟.闽泉州】
  —— 王相勤


半城烟火半城仙,
寺庙众多逾千年。
客家信奉膜拜事,
祈求神灵保平安。
         2023.4.11


后记:泉州市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泉州市五步一寺,十步一庙,满街皆是圣人;也是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的故乡。〈客家的解释是闽南人〉
        【春色】
—— 王相勤


从来桃柳不负春,
尽显本色各半分。
丝柳飘舞桃花艳,
落红更见怜花人。
          2023.4.8


      【清明雨】
—— 王相勤


天公懂民意,
节前雨纷纷。
人神共思念,
五更梦最真。
   2023.4.4


        【四月】
—— 王相勤


三分春色一分水,
二分尘土埋汰人。
老幼皆知芳菲尽,
怎懂花榭易伤神。
          2023.4.2


  【桃李之美】
—— 王相勤


莫怨桃李妒芳容,
天生艳丽各不同。
为添春色醉骚客,
几人落笔词已穷。
        2023.3.29


【吟.《雨巷》诗人戴望舒】
      —— 王相勤


铁骨也是柔情郎,文笔隽永赋兰章。
诗成何止惊风雨,名扬四海誉八方。
生逢乱世求进步,投身革命立场强。
含恨入狱受尽苦,心存死志遍体伤。
        2023.3.25


后记:戴望舒是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革命志士。战争年代香港沦陷后,戴望舒在理发店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经受了足以磨灭肉体的苦刑,'从口鼻一齐喝水,踩肚子,膝盖压在尖钉上,老虎登'等等,肉体上的折磨没有让诗人屈服,在狱中他没有供出任何一个名字,心存死志,留下了'精神遗嘱'《狱中题壁》,七个星期后,时局缓和被友人保释出狱。1950初春,戴望舒溘然长逝,葬在了北京西山脚下,与朱自清毗邻而居,茅盾题的碑文仅'诗人戴望舒之墓'七个字。
【春分】
—— 王相勤


旅燕返途日渐暖,临溪旧桃花盛开。
溪水潺潺映粉面,西风过境任剪裁。
堤柳鹅黄色变绿,百尺身姿拂亭台。
弱骨摇曳不知累,倒影波动如浪排。
         2023.3.21


     【倒春寒】
—— 王相勤


一夜入冬温骤降,
桃花遇寒失娇样。
疏雨阵阵西风急,
嫩草含露生惆怅。
         2023.3.17


    【吟.林语堂】
—— 王相勤


学贯中西才气高,半生漂泊非逍遥。
传播中文去海外,历尽千辛路迢迢。
丹心报国凌云志,时代楷模天之骄。
著书留名世人赏,后代须知为今朝。
         2023.3.13


后记:2023年2月24日,由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央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林语堂》在林语堂纪念馆举行开机仪式。林语堂,原名林和乐,福建龙溪(今漳州)人,世界知名作家,学者,翻译家。一生写下60多本书,上千篇文章,其中《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曾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作者简介:
姓名:王相勤,男,山东临沂市人,现居住兰山区。1964年出生,退役军人,现供职于江苏江中集团,诗词爱好者。
​​♥感谢无锡文联、无锡作家协会的支持!
作者:王相勤(山东)
图文编辑:大漠孤烟(新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