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献诗

 诗文化 2023-06-21 发布于辽宁

曲糵且传觞。

盐梅已佐鼎,

时清日复长。

端午临中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诗歌欣赏

Dragon Boat Festival

目录           

正阳节/一语

端午——纪念屈原/李献宗

五月五,端午感怀/张春晓

汨罗江上的回忆/林钊勤

粽子包在童年的歌声里/隅荷

倾诉/喊月

有一种爱闪烁在屋檐上/秦仲濂

端午/王华明

在汩罗江畔/舒连军

端午的涟漪/石世明

为梦争渡/何治伟

端午短诗(组诗)/刘小溪

端午/陈云

临江仙·端午/王云漫

五绝·端阳节/冯振虎

杏园芳·端午/赵勇

七绝·端午有寄(新韵)/陈永明

临江仙·端午悼念屈原/姬广良

七绝·端午/傅海清

七绝·端午吟/夏鸣

 2023/ 06/22  

正阳节

一语(河北)

重午是一条线,一端系着喜乐,

一端连着祥和。长命缕,合欢结,

编织多种颜色。

重午是一道门,祛烦扰,

接福禄。采菖蒲、插艾草,

新枝摇醒新葫芦。

重午是一个分界点,昨夜潜龙在渊,

今朝吹响号角,飞升于南,

从炙热启程。

重午是一个形状,用分明的棱角,

分辨是非。粽叶与粽叶层叠,

裹住半生亲情。

端午

——纪念屈原

李献宗(江西)

我们怀着一种心情

把崇敬与纪念裹进粽子里

用虔诚点燃香火

重温可歌可泣的历史

无论是赤豆、红枣

亦或是香肉及其它

当它们毫不犹豫地

投身于翻滚的波涛

我们能够品味出

——《离骚》的悲欢

五月五,端午感怀

张春晓(湖北)

五月的粽子,吃不吃都是念想

一任江风,把《离骚》吟唱

孤寂千年的灵魂,站在《楚辞》中

总是发出一次次《天问》

纵使飞身一跃,除了

溅起几朵绝望的水花

探得了水下的深浅

九死无悔的独醒的你

可震醒了众生?

纵使汨罗江水再清,又怎能

洗净那个腐朽混浊的红尘

呐喊声声,又岂会

扼住江河奔腾不息的命运

而今,岁月老去,诗文不朽

一轮弯月,如一叶扁舟

我们伫立船头,读诗,饮酒

看江上浪花,那般自在而任性

汨罗江上的回忆

林钊勤(北京)

我们谈诗,谈论诗人,谈论

汨罗江水,直至——

语言流淌的沙漠,蒸发了

江边的草木,越来越茂盛

一条鱼,卷曲在水底,不愿

醒来,一切都是假象,只有

艾叶的清香弥漫,用现实包裹

泼洒在汨罗江畔,如此浪漫

讲故事的人,却如此沉重

如千年的风骨,为江水提升了盖度

无需一条理由,惊讶于大地

有如此多的,细小的河流

如此清澈,每一滴都勾起了

汨罗江上的回忆,他依旧伫立

脚下流淌着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这一切,天上的云

知道

粽子包在童年的歌声里

隅荷(江西)

我把粽子含在嘴里

童谣却飘满四季

母亲用目光写满

一年的风雨

河道中的龙舟已出发

菖莆挂在门楣

风落下,一捆艾草的香味升起

我们,用鸡蛋和雄黄酒来祈福

愿汩罗江水,可以化作江南的

绵绵细雨,用以传达

屈子的传说

倾诉

喊月(江苏)

每次拜谒,汨罗江

都将我打湿一回

苍穹与我同时落下一场雨

汨罗江的涛声,步着

《离骚》的歌韵

让一个时代在羞愧中复活

让一个时代正视屈原地拷问

当年的渔父,依然高擎酱缸

千百年来,汨罗江高一声低一声

是在言说屈子地托付

长风,飞鸟,云海,都赶来聆听

我于江畔独步,胸腔里惊雷阵阵

奔突着闪电

有一种爱闪烁在屋檐上

秦仲濂(江苏)

父亲在家院东南角种艾

阳光在他的背上种我

种子在土壤里萌芽

我在春天里成材

像刚收割的麦穗,艾枝

插在端阳的屋檐上晾晒

艾叶在背影里一年年结霜

青丝在额头上一年年变白

我含着泪水在父亲的坟茔前

种艾种不尽的黑夜

他们终将在风雨、星星和曙光里

长出来

端午

王华明(四川)

五月端午

南风吹响四野

时光吐露辽远的青色

五福临门

艾叶插在家家门楣

榴花烧出的雄黄洒

醉在小孩的欢笑里

思念的五彩线,包裹着

粒粒粽香

竞发的龙舟,祭起百越图腾

天边的新月,勾出多少过往

饮一杯楚水,吊一声屈子

看一看盛事,粽香永远

在汩罗江畔

舒连军(安徽)

汩罗江载着

装满传说的龙舟

向远方飞奔

《龙舟诵》唤起古老的忠魂

沸腾了我们的热血

激发着我们的豪情

哦,晓风铺开尘封的画卷

惊涛拍岸,在诉说着

那遥远的悲壮的故事

心事沉重的芦苇,低垂着思念

千年的粽香,传递着

人间的温情

历史的碎片,在浪尖上

闪着光芒照着我们

在深沉的江水中,打捞

遗失的灵魂

端午的涟漪

石世明(甘肃)

刚踏进古历五月的门,

端午的快递,就一件又一件,

通知你,呼叫你,送达你。

心湖里的涟漪,就一圈又一圈地

泛起、溢出。

走在最前边的要数荷包了,

在街头,在巷尾,在市场口,

它散布着红火的日子。

它让你不得不回到,欢喜

与美好一同荡漾的童年。

我只好紧随其后,还有香草的香,

粽子的甜,凉粉的白……

微视,把节日的气氛不断刷新。

娘来电话了,问回老家的准信,

除了满口应承,你还能说什么?

为梦争渡

何治伟(广东)

童年,端午是一锅芬芳的口水

涎着竹叶包裹着的糯香

打开记忆,怀念照着正阳

母亲说——

菖蒲、艾草、挂在门上

天地,清新了正气

龙舟仙水一定要洗

洗礼,助人成长

青年的端午

是汨罗江长流的眼泪

站在岸边

历史被打捞得湿漉漉

成年后,楚辞滔滔

大江南北

龙舟上,一个民族

在呐喊“争渡,争渡”


端午短诗(组诗)

刘小溪(山东)

汨罗江

这是炎黄民族

撕心裂肺的伤口

历经两千三百多年

仍然在汩汩地流血

每时每刻,在隐痛中

警醒着,每一位国人

麻木的神经

处方

白糯的玉洁一百克

红枣一样的丹心一枚

若干刚正不阿的竹翠

博大精深的本草纲目啊

只有这个千古药方

才能治愈民族的创伤

端午节

那凌空一跃的身影

像一道刺目的闪电

那人间清醒无奈的表情

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每年虔诚地包粽子

重温那永不磨灭的记忆

甚至划龙舟去寻觅

先人那刚正不阿的足迹

端午节,是一个沉甸甸的日子

是一个幽怨惊魂的梦魇

是一个始终流血的痂痕

是一个民族灵魂自愈的季节

端午

陈云(重庆)

艾草,系着祝愿

一根根艾草

一声声安康

或因艾草是个线段

粽子,捆绑着牵挂

一个个粽子

一汩汩热血

或因粽子是个多边形

荷包,唯美着指尖的艺术

一股股芳香,一阵阵思念

或因包藏了浪漫情怀

逝去的诗人呀

揣着最浪漫的笔

给楚江涂上了一缕烟火

烟火里有鸟鸣

鸟鸣声里有歌声

临江仙·端午

王云漫(贵州)

又逢端午游山涧,蒲艾垂挂门旁。

剥开菱角肉如霜,粽香弥漫散芬芳。

黄酒醉人温一盏,叹人间总无常。

心牵故土感韶光,他乡游子暗心伤。

五绝·端阳节

冯振虎(陕西)

五月又端阳,家家飘粽香。

艾蒿门额挂,美酒泡雄黄。

杏园芳·端午

赵勇(山东)

笙歌处处飞扬。家家粽子飘香。

楼台小坐醉云长。御书房。

鱼邱弹指回年少,逍遥自在轻狂。

龙舟摇辑会红娘。索麟囊。

七绝·端午有寄(新韵)

陈永明(山东)

千家遍挂艾枝翠,万户同烹米粽香。

早念忠魂奔汨水,晚怀慈母月临窗。

临江仙·端午悼念屈原

姬广良(山东)

汨罗水畔寻诗祖,菖蒲艾草犹怜。

《远游》《渔父》恸凄然。

《涉江》抱石去,涌浪问苍天。

山河破碎身飘絮,郢都梦逝残垣。

《怀沙》《抽思》夜难眠。

鳞游求索远,曲赋送流年。

注:依词林正韵,贺铸体,七部。书名号标注的都是屈原流传于世的作品名称。诗祖,后人对屈原的尊称。

七绝·端午

傅海清(湖南)

竞技龙舟比浪涓,笑声荡漾水蹁跹。

江山如画沱江闹,五月端阳粽子鲜。

七绝·端午吟

夏鸣(湖北)

蒲艾飘香粽叶青,辞骚溢彩古今铭。

汨罗泣泪掩忠骨,湘竹成斑叹寂伶。

微信号|poetic-culture

端午节| 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