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的智慧:有3大“臭毛病”的人一般富不起来,但很多人却不在意

 新用户0694NvFA 2023-06-21 发布于湖南


 

这是阿胖第267期原创分享

有3大“臭毛病”的人一般富不起来,但很多人却不在意,如果你能重视起来,你的财富会有很大的变化!

接下来我会结合稻盛和夫的智慧,与你分享这3个会摧毁你的毛病!

稻盛和夫的人生,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日本的“经营四圣”,也是马云、季羡林、张瑞敏、俞敏洪等知名人生的偶像,他曾创立了两家500强企业,在78岁高龄更是帮助濒临破产的日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狂赚一千多亿。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01

喜欢着眼未来,却忽略当下

在稻盛和夫看来,未来的事情太过于缥缈,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创造出最有希望的生活和最有价值的人生。

看过一个段子,但很真实地反映出了不同收入人群关注点的区别。

月薪3千的人,讨论的是以后有钱了,把豪宅买在哪,要买多少辆车。

月薪1万的人,讨论的是未来要开什么样的公司

月薪3万的人,讨论的是接下来的半年里,工作计划是怎样的

月薪10万的人,讨论的是今天的商业计划书该如何修改,明天的业务该如何谈。

越是有钱的人,越关注当下该做什么,其实逻辑也很好理解,未来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而不是想出来的,如果着眼未来,却忽略当下,连基本组成都没有了,未来也不会好。

但如果把关注当下,把每件事都做好,无数个好的当下便能组成一个富有的未来。

那怎样做,才叫一个好的当下呢?

有一个原则叫做“3天精准”

我们可以有长远的大计划,但3天内的计划一定要足够精确。

可以专门准备一个本子或者一个电子表,把近3天每天需要做的几个模块都记录下来,如果可以的话,把每个模块里具体需要做什么也写下来,每次完成都打勾,如果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也一定要记录在事情后面,什么事情做好了,也要记录在事情后面,分析做好的原因。

当你做到阿胖说的这些,你便是一个既着眼未来,也做好当下的人了,未来会更加富有。

02

经常性的自我怀疑

所有人都得到了上天赋予的作用,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每个渺小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就算你现在过得再差劲,你也有你的用处,对大多数人来说,快递员似乎低人一等似的,我认识一些做快递的朋友也会因此而自卑,但其实完全没必要,我见过有的快递员深耕快递领域,把月薪做到了大几万,收入秒杀一群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

但如果自我怀疑,本来可以月入好几万的,却会因为自我怀疑成为一个摇摆人,做不到深耕,而是这里花点时间那里花点时间,最后碌碌无为。

那怎样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呢?

1.多照镜子

就算我们长得再一般,每次照镜子的时候也会本能地找出自己的优势来,找的优势多了,自然会更自信了,有时自我感觉良好还是很有用的。

2.明确解决问题的结果

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别直接去做下一件事了,而是继续停留在这个问题上,明确一下结果,告诉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值得鼓励,非常不错,这相当于就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反馈,正向反馈越多,人就会越自信。

比如你要给100个客户打电话,不要一口气全部打完之后再鼓励自己,而是每打了两个电话,就鼓励自己做得太好了,这样能大幅度增加自信。

03

习惯浪费人生

在稻盛和夫看来,人生只会向前走,永远也不能向后走,必然要竭尽全力抓紧每分每秒,才能创造更多价值,变得更富有。

人生背后反映的便是时间价值,那些富有的人,每天时间和我们一样也只有24小时,但人家的时间利用得好,所以创造的价值会更高一些,比如在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别人却在读书,一天可能没什么区别,但是10年之后,你们的财富区别会变得巨大了。

其实说白了,财富就是靠足够多的时间投入与一定的技巧交换而来的,一个习惯浪费人生的人,必然很难懂什么技巧,投入的时间自然也不会多,这样怎么可能会有更多的财富呢?

那我们该如何成为一个高效利用时间的人呢?

其实有时候我们不是故意浪费时间的,而是没有明确感知到时间,觉得玩一下游戏没什么,结果一下时间就流逝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时,手机定时手表定时都行,如果你想玩游戏,或者看剧,要设定好闹钟,到了那个点,闹钟一响便停止,这样不会太多的浪费时间。

等到对时间有了明确的感知之后,再开始调整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记住一个原则,不浪费人生的事情往往是对你现在以及未来有好处的事情,没好处的事情全部替换掉就好了。

比如把游戏用这个原则过一遍,很明显就是不符合的,但如果把读书用这个原则过一遍,很明显就是符合的。

稻盛和夫的部分智慧分享完了,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向稻盛和夫学习,建议你去读读《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今天聊的智慧,参考了这本书。

这篇内容不是广告,里面写的干货,以及我推荐稻盛和夫相关书籍,只要你认真看完,是能给你带来实质性帮助的。

书中涵盖了财富获取的办法、成功逻辑、为人处世、克服苦难、创业之道、获得幸福等内容,用稻盛和夫的亲身经历来传递这些智慧。

马云更是多次登门拜访稻盛和夫,并这样评价他:

“很多道理我最近才想清楚,稻盛和夫先生却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想透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