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航海史|航海知识与技术的积累

 遇事明言 2023-06-21 发布于甘肃

        随着夏、商、西周航海事业之发端,航海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也比原始时代有了相应的增加,并开始见诸于古代文学记载。


海上导航知识

进奴隶社会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当时的人们已开“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诚然这些早期的天文与地理知识,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但是可以想像到在沿海居民的航行捕捞、冶盐、交通活动中  也会应用它们。


航海气象知识

海上航行,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狂风、暴雨、乌云迷雾等恶劣气象,能给舟船带来严重的海难事故,而适度的风向与风力晴朗的天气与良好的视距,将给古代航海者带来不少便利。据殷墟卜辞记载及有关研究文献来看,殷人的气象知识已相当可观。在对风的认识上,他们已能观测来自东、南、西、北各种不同方位的风向。


船只操纵技术

船只在水上航行,如何前进、后退、拐弯,都需要有一定的操纵技术。据殷墟卜辞看,当时已有“枚舟”的记载。《说文》训:“枚也,可为木,从木从支。”郭沫若释为:“枚舟盖犹言泛舟或操舟。” 说明已有操纵技术了。


综上所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创。木帆船的产生与早期航海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使奴隶社会的人们已能远航异域他乡;以航海为手段的经济、外交、军事运输活动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一切都为此后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那些见诸于甲骨文与其他远古文献的记载,已足以证明中国人民在距今两三千年前,就拥有在当时世界上相当雄厚的航海实力了。

END

融媒体中心| 发布

                     张雨| 图片

                        林中文| 文案

                        林中文| 编辑

                    阚今朝| 审核

中国古代航海史| 来源

船工系融媒体中心| 策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