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求是1025 2023-06-21 发布于山东

玩可以说是一份进化的礼物。在《童年的进化》一书中,埃默里大学的人类学家梅尔文·康纳写道:“玩是一个生物学上的谜团:它耗费大量的能量,经常陷人于危险之地,似乎也没有任何明显的重点、目的或功能,但智商最高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大象以及头形巨大的鸟类却都是最爱玩的。”

对此,在科学界最受到认可的一种解释是,玩很可能是动物对未来生存技巧的预演,比如年幼的捕食动物(如小狮子)会不断地练习踩踏枯叶,这有助于训练它们的速度和灵活度。而年幼的被捕食动物(如斑马)则经常通过玩捉迷藏训练逃跑和躲藏。也就是说,进化设计了“玩”这种机制来驱动动物大脑的发育,以应付生存和繁殖要面对的种种挑战,一旦它们不再玩耍,大脑也就停止了发育。

1936年,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就提出,玩有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按照他的理论,孩子是通过玩来理解世界的。婴儿的玩是身体性的,他们用触觉感知世界,什么东西都要塞到嘴里。然后是练习式的玩,一个孩子不断爬上爬下,或者一次又一次地打开一个瓶盖。再然后就是“想象游戏”或者“假扮游戏”,孩子从现实世界中吸收想法和概念,然后应用到虚构的世界中。对孩子的心智成长而言,这种假扮游戏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种玩——通过想象,他们将大大的世界微缩到他们的智力能够掌控的大小。

小猫也会假装打架,但它们不会假装像人一样打架;而人类的孩子却会假装像猫一样打架,他们还会假装自己是公主、王子、海盗或超人。路上随手捡到的一个盒子就可以变成一艘船、一辆汽车、一架宇宙飞船——盒子很可能是一个孩子能得到的最好的玩具,因为它包含了无限的神秘性和想象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