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婚姻能不能过好,要看有没有遇见对的人。
但若是如此,遇到出轨的伴侣,又该如何释怀?
遭到背叛,很多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奈,有些人虽然选择了继续,却依然担心对方再犯,为此患得患失。
但无论伴侣如何,生活是自己的。
要想拥抱幸福,就不能寄希望于伴侣,而是要看自己。
出轨的男人,最爱自己
婚姻承诺给我们的,是一种合法关系。
很多妻子遇到丈夫出轨,总是把炮火对准小三。
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受到上司段某潜规则,严词拒绝后,被他太太误会,认为是她勾引了自家老公。
当段太太跑到公司大闹时,女人的丑态就像一面镜子,让罗子君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当初她遭到丈夫背叛后,也是这幅泼妇姿态,见谁咬谁。
今年4月,上海判决了一起原配弄瞎小三的案件。
吴女士跟丈夫是在北京工作期间认识,拼搏多年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咨询管理公司,收入颇丰,育有两女一子。
但在第3个孩子出生2个月后,吴女士发现丈夫出轨了公司女同事。
因为公婆极力反对、丈夫忏悔挽留,吴女士最后选择留在家庭。
然而,小三却屡次挑衅,给她发短信、打电话,又跟她丈夫藕断丝连。
在电话和短信警告无果后,她购买了斧子和洁厕灵,冲到公司要给对方一个教训。
争执中,小三的左眼溅入了洁厕灵腐蚀性的液体,眼球被灼烧导致失明。
最终,吴女士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了6年。
让人唏嘘的,不是小三的遭遇,而是妻子的结局。
她明明是丈夫婚外情的最大受害者,却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而始作俑者的丈夫,却完美隐身。
很多女人总以为,如果没有第三者的插足,男人就不会出轨。
把所有精力用来对付小三,往往让女人找到一个情绪出口,但这只能得到一时的痛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家室的书生,跟美貌狐妖勾搭在一起。
一天,狐妖哭诉自己修行不够,需要一碗人血在白天化为人形,这样就可以跟书生日夜相守,为他洗衣做饭、生儿育女。
书生一听,这不就是他的妻子么,于是对狐妖连连摆手说,你还是不要变成人了。
很多出轨的男人,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之所以出轨,就是本着两头甜甘蔗的心态,既想维持婚姻,又想享受刺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无论男人脱裤子时有没有经过大脑,心里的那杆秤也会算得明明白白。
他们大多不会选择离婚,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无疑要扒层皮,得不偿失。
不管是原配要离婚,或是小三要上位,都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就算同时伤害两个女人,也好过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真正爱的人,既不是小三,也不是妻子,而是他们自己。
出轨的婚姻,不代表你失败
傅首尔说过这样一段话:
“他有多爱你,他就有多自律,所以我现在不会管他管得很严了,也不会让他和其他女生保持距离。
他要是爱我,就会处理好身边的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处理好,那他就是不爱。
犯错犯的不是错,而是他的选择。”
不少人遭遇出轨,虽然没有选择离婚,但也没有原谅对方,而是为了某些原因,将就着把日子过了下去。
一般来说,第一次出轨的伴侣更容易回归家庭。
因为初次犯错,大概率是出于偶然,或受环境诱导,或酒精上头,或一时冲动。
国外一份调查发现,有28.1%的参与者都表示自己曾对伴侣之外的人心动过(Belu & O'Sullivan, 2019)。
即便一个人道德感很高,也不能保证不会被其他异性吸引。
但原谅的前提,一定要看对方是否有强烈的意愿继续维护婚姻。
如果伴侣有足够的愧疚心,行动上跟第三者断然分手,意志上愿意克制自己,那么未来幸福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但对于多次出轨的伴侣,往往就很难约束。
根据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杂志的调查显示:
在出轨的人里,57%的男性、54%的女性称自己在每段关系中都会对伴侣不忠(Hatch, 2014)。
这些总是在出轨的人,被称为“连续出轨者”或者“长期出轨者”,对ta们来说,不是因为关系出现问题才会出轨,而是出轨成为一种习惯,或者一种生活状态。
当伴侣已经变成惯性出轨,他们大多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甚至宣扬大家都是这个德行,非但不改正自己的行为,反而要求你来理解和宽容。
这样的伴侣,就算原谅,也毫无意义,只是给了他们更多机会来伤害自己。
很多人遭遇背叛,过不去的是心里那道坎。
除了背叛带来的伤痛,还有对自我价值的冲击,把出轨视为自己的失败。
“为什么他会出轨?
“小三哪点比我好?”
“出轨是不是代表我不够好?”
甚至有原配,为了博得丈夫回心转意,长期沉迷医美,最终整容过度,把自己给毁了。
或许,只有当我们看清了出轨的本质,才能更容易放下背叛这件事。
有些出轨的人,会倒打一耙,指责伴侣的问题,但这不过是在甩锅。
婚姻出现任何难题,作为成年人,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解决,最差的选择也是好聚好散。
用出轨的方式逃避婚姻的问题,且事后把责任抛给伴侣,说到底,只是为了避免内心的愧疚和谴责,对婚姻缺乏尊重,对行为缺少担当。
如果你认清了伴侣的本性,就该明白,对方不值得你伤心,更不值得你挽留。
不要把出轨看成失败,一定要记得:伴侣如何对待你,不代表你好不好,只代表ta怎么样。
在周华山拍摄的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中,真实还原了泸沽湖畔摩梭一族的生活和习俗。
相较于经济水平的落后,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观念却极其超前。
摩梭人在自己的大家族里生活,终生不婚不嫁,只谈自由恋爱。
他们提倡男女平等,崇尚爱与自由,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对于出轨,一位摩梭女子史拉措说: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爸跟一个女人走了,他的心都离开我了,我还把他绑在我身边干嘛。
他的爱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和大家庭的爱相比的。”
或许,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背叛带来的影响难以消除,但自我的幸福不该由他人主宰。
面对伴侣的背刺,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
婚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绝对不是全部。
正如《心向原野》书中的一句话:“人生不是轨道,而是一片原野。”
一旦把目光从某个人身上收回,你会发现,天很高,路很宽,生活没有曾经以为的那般狭窄。
不要把幸福寄托于他人,只有当你承担起人生的责任,才能拥有让自己过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