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子荣 肖立晟】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冲击、应对与启示

 skysun000001 2023-06-21 发布于北京

在欧美央行持续加息的背景下,欧美银行风险事件频发。为阻断风险传染,欧美监管机构迅速应对,但应对方式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以硅谷银行为代表的问题银行,美国按照市场化程序实施破产。针对瑞士信贷银行风险事件,瑞士则以政府担保的形式促成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上述方式的差异既与问题银行自身特征存在差异有关,也与欧美监管规则不同有关。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爆发及应对为未来银行危机处理提供了案例,其后续风险也值得各方继续关注。

自2023年3月以来,欧美银行风险事件频发,而由于监管规则不同,美国和欧洲的救助方式表现出明显差异。本轮银行风险事件的演化和救助过程值得深思,其对未来全球银行监管与危机处置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一、欧美银行风险事件发生的背景

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爆发既与欧美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负向冲击有关,也与相关银行自身管理不当有关。在欧美央行持续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各种金融风险暴露,并导致问题相对严重的银行率先“爆雷”。

(一)美国

1.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转向导致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产生巨额未实现损失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并开启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这导致美国科创企业的股价大幅上涨和现金流激增,由此也使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急速膨胀。2021年末,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较2019年末增长了3.1倍。由于新增贷款违约风险较高,硅谷银行选择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在当时的情境下属于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较好投资组合。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美联储连续9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高达475BP,由此给硅谷银行带来两大后果:一方面,硅谷银行的存款快速流失,仅2022年就流失了161亿美元;另一方面,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形成巨额未实现损失,2022年末该损失高达177亿美元,超过硅谷银行的所有者权益(163亿美元)。

2.资产负债配置不当导致硅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并破产

从负债端来看,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的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为88.5%,而不计息存款占存款的比重为46.6%。这意味着硅谷银行的负债结构主要以企业活期存款为主。这些企业不但主要集中于科创行业,而且大多数企业的存款规模超过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上限,具有高度不稳定性。

从资产端来看,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4.8%,持有的各类证券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5.4%,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6.5%。这种资产结构意味着一旦硅谷银行面临突发性的大规模存款外流,可能不得不出售所持证券来换取流动性。2022年,硅谷银行面临持续的存款外流压力,其中不计息存款外流451亿美元,而现金资产仅剩余138亿美元。为应对因存款外流所引发的流动性压力,硅谷银行被迫抛售210亿美元的证券,认亏18亿美元损失,最终诱发了挤兑风潮,并导致闪电式破产。

(二)欧洲

1.宏观经济基本面脆弱性上升和欧洲央行持续大幅加息导致瑞士信贷银行面临经营压力

欧洲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纾困政策力度较小,经济复苏滞后于美国,此后又受到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通胀程度高于美国,这使得欧洲银行同时面临宏观经济基本面脆弱性上升和高通胀双重压力。为了抑制高通胀,欧洲央行放弃自2016年以来实行的零利率政策,于2022年7月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截至2023年3月,欧洲央行累计加息幅度高达350BP。

瑞士信贷银行(以下简称“瑞信”)的核心业务是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自2021年以来,这些核心业务收入锐减。2022年,瑞信的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34.9%,交易账户净收入由上一年度的26.6亿美元下降至-4.9亿美元。在欧洲央行持续加息和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叠加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冲击,欧洲经济增长迅速放缓,金融体系和资产价格承受巨大压力,这加剧了瑞信业务量下滑,加大了资产质量受损程度。

2.内部风控与管理缺陷导致瑞信风险事件频发,最终因巨额亏损而被收购

2021年3月,美国家族投资基金Archegos爆仓事件使得瑞信损失约55亿美元,英国供应链金融初创企业Greensill申请破产,导致瑞信损失约30亿美元。此外,瑞信还涉及受贿、洗钱、数据泄露等多个案件,信用被严重损毁。受多重负面冲击影响,瑞信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亏损18亿美元和79亿美元。2022年,瑞信存款流失1773亿美元,占存款总额的41%,这使得瑞信面临极大的流动性压力。自2023年3月起,硅谷银行破产导致欧美银行业陷入恐慌,随后瑞信因2021年和2022年财务报告程序存在“重大缺陷”,以及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表示受监管限制未考虑增加对其增资,股票价格进一步大跌,信用违约掉期(CDS)指数大涨,最终濒临破产。

二、欧美银行救助方式的差异及原因

(一)欧美银行救助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在面对本轮银行风险事件时,美国和欧洲的监管机构采取了不同的救助方式。

1.美国

美国监管机构对硅谷银行事件的处理方式是按照市场化程序实施破产,并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接管。考虑到硅谷银行破产可能带来情绪传导效应,美国政府采取了以下四方面措施以阻止挤兑风潮蔓延。

一是对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全部存款进行全额担保,使其不受25万美元存款保护上限的限制。

二是美联储新设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允许银行将持有的合格证券以面值而非市值抵押给美联储,以获得流动性,由此避免其他银行因按照市值出售证券导致损失并陷入流动性危机。此外,美国财政部宣布由外汇稳定基金为BTFP提供高达2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三是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向有流动性压力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与BTFP相比,贴现窗口中的一级贷款抵押品接受范围更广。在硅谷银行事件发生后,美联储贴现窗口的贴现规模激增,表明该工具有力支持了有流动性压力的中小银行。

四是支持银行之间的互救,如鼓励美国11家银行联合为第一共和银行提供300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

2.欧洲

与美国监管机构的救助方式不同,瑞士联邦政府全力保障瑞信,以避免其破产。

一是选择撮合瑞银集团(以下简称“瑞银”)以30亿瑞士法郎的低价收购瑞信,并提供90亿瑞士法郎的资金支持。同时,为促成这项交易,瑞士央行还向瑞银提供了10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援助贷款。

二是为了避免股东反对收购案,瑞士相关部门计划修改法律,将此收购案的批准权限修改为董事会层面,使其得以绕过股东的批准快速完成。

三是为增厚瑞信的核心资本,瑞士联邦政府决定将面值172亿美元的瑞信其他一级资本债券(以下简称“AT1债券”)全额减记,引发AT1债券市场恐慌。

(二)欧美银行救助方式存在差异的原因

美国和欧洲在银行救助方式上存在差异,既与问题银行自身特征存在差异有关,也与欧美监管规则不同有关。

1.是否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决定了欧美监管机构对问题银行的救助力度

硅谷银行不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且其业务模式相对单一,与其他银行的业务交叉较少,其破产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有限。此外,尽管硅谷银行属于美国前二十大银行,但仍是中小银行,在美国银行系统中也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美国监管机构选择按照市场化程序对其进行破产清算。

与之相反,瑞信是全球第五大财团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也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其业务结构复杂,与金融系统中其他银行的关联度非常高。一旦瑞信倒闭,不仅将对全球金融系统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还会给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瑞士经济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因此,瑞士联邦政府全力促成瑞银集团完成对瑞信的收购,竭力避免瑞信破产。

2.救助方式的差异与监管规则不同有关

美国对存在问题的中小银行实行市场化退出的处置方式,由FDIC负责实施退出程序。美国是全球拥有银行数量最多的经济体,中小银行退出市场是常态化事件。1934—2020年,美国共倒闭银行3511家,另有593家银行获得政府救助。

在中小银行市场化退出过程中,FDIC承担了提供存款保险和作为清算破产银行接管人两大职责。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银行法》,创设FDIC,明确其组织架构、职责和作用。1950年发布的《联邦存款保险法》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FDIC对于问题银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市场化收购兼并,即FDIC通过给予收购方一定经济补偿的方式来促成健康银行以市场化手段收购问题银行;二是经营救助,即针对资产规模较大的问题银行,FDIC通常会运用公共资金通过注资等手段进行救助;三是破产清算,即若其他银行缺乏收购问题银行的意愿,则进入破产清算流程,FDIC偿付存款人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存款。FDIC处置问题银行遵循成本最小化原则,首选是寻找市场收购方。在本次处理硅谷银行事件过程中,FDIC没有找到合意的收购方,导致硅谷银行最终步入破产清算程序。

欧洲系统重要性银行遵循体系化监管和“自救优先”原则。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欧洲银行业监管逐步搭建起单一监管机制、单一清算机制和共同存款保险机制共同构成的三支柱模式,旨在改变欧盟内部金融监管分裂的局面。在新监管框架下,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欧洲央行负责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成员国监管当局负责银行的行为监管。2015年,欧盟开始正式实施《银行复苏和清算指令》(BRRD),该指令围绕“自救”原则进行设计,赋予了成员国通过削减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债务或进行债转股来吸收金融机构损失的权力。

相较由政府动用财政资金救助金融机构的方式,通过核销债务来处置金融机构风险的方式被称为“自救”,这也是欧盟解决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难题的重要创新举措。其中,AT1债券成为欧盟内部银行在面临破产困境时进行自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瑞银收购瑞信的过程中,瑞士金融监管局认定瑞信发行的AT1债券已触发无法生存事件,满足减记条件,故对总额约160亿瑞士法郎的AT1债券全额减记为零。

三、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启示

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的爆发对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欧美的应对方式为未来银行危机处置提供了案例,但后续风险值得各方继续关注。

(一)监管机构需要不断提升应对新技术和新风险的能力

一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仅改变了金融业态,也使得银行风险及其传导出现一些新变化。但无论是瑞信投资供应链金融企业Greensill遭遇重大损失,还是硅谷银行在48小时内因挤兑而破产,监管部门都未能作出前瞻性反应。

二是欧美央行及金融监管机构都未能准确预判本轮通胀走势,且未对货币政策急转向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做好前瞻性安排。

三是美国在2018年放松了《多德—弗兰克法案》中对中小型银行的金融监管要求,但缺乏基于新的监管要求来保障中小银行安全的制度设计。

四是美联储现有压力测试模型对银行利率风险情景的模拟存在问题,仅考虑了利率下行情景,没有针对已出现的加息情景进行调整。

(二)阻断问题银行的风险蔓延对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一是在数字化时代,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美国政府在硅谷银行申请破产后的48小时内即出台多项有效政策,及时阻断挤兑风险向其他中小银行蔓延。瑞士联邦政府也在极短的时间内促成瑞银收购瑞信,避免了瑞信的破产和风险的进一步扩散。

二是丰富的政策工具箱十分必要。在处理硅谷银行风险时,美联储一方面坚定加息25BP以遏制通胀,另一方面通过BTFP和贴现窗口等工具实现金融稳定。

三是多部门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美联储新设BTFP,美国财政部宣布提供2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获得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临时批准后,瑞士联邦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其央行共同促成了瑞银对瑞信的收购。

(三)欧美处理问题银行的方案可能存在后续风险

美国对硅谷银行存款全额保障的做法为进一步救助未受保存款开了危险先例,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过度冒险。

瑞信将AT1债券全部减记为零,但保留了部分股东权益,这涉及损失吸收顺序和破产清算顺序的区别。损失吸收顺序是指如果银行出现重大风险但未破产,那么AT1债券会先被减记。破产清算顺序是指如果银行破产,AT1债券的偿付顺序位于股东权益之前。瑞信的做法合乎法律但不符合市场习惯,在短期内引发AT1债券市场恐慌,从长期来看则可能改变AT1债券的计价规则。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进行境外债券投资时应认真了解债券市场所在地的法律和债券业务适用条款,不应仅依据市场惯例作出投资判断。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在处理银行危机事件时,应全面衡量所采取的措施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广泛影响,尤其需要稳妥处理合同约定与市场惯例之间的可能冲突,谨慎使用法定措施裁量权,防范金融风险外溢。

(本文发表于《债券》2023年5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