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0620教学手记——从23年新高考一卷看论述类文本观点材料的匹配性与表述方式的个体性

 晋诺工作室 2023-06-21 发布于江苏

今天结合今年新高考一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两道题来谈两个常规性题目。
3)观点材料的匹配性
23年高考仍然考查了论述类文本观点与材料的匹配性判断能力。为什么要考这个能力呢?
这种能力一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文本的语段分论点,另一方面,是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联,同进,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拓展,形成思维的类型化扩张,即,判断这些材料与原文材料是否属于同类型材料。
当考生具备准确判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的能力的时时候,就标志着他真正通透了文本的观点内涵及论述方向,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把更多的事例与之关联,体现了思维的延展性、创造性。
原题呈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粮食优先”智库的工作人员塔尼娅·科森在谈到安第斯山藜麦种植者时表示:“坦率地说,他们厌倦了藜麦,因此开始购买其他食物。”
B.加拿大《环球邮报》一则新闻的标题为“你对藜麦的爱越深,你对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的伤害就越深”。
C.制片人迈克尔·威尔科克斯专门为这个问题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他说:“我见过一些反对食用藜麦的文字评论,实际上,停止消费才会真正伤害这些农民。”
D.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埃文·戴维斯指出:“事实上,说谎常常是没有必要的。你可以在不使用任何谎言的情况下完成许多有效的欺骗。”
要做这道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第二段的观点是什么。
第二段的整体表达结构是:研究过程+结论。因此,其观点在结论部分。
段首表示经济学家的不同见解,然后介绍经济学家的研究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显然,选项A的事例与结论中的“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观点一致,应该能够来支撑第二段的观点。
选项B明显与第一段作者所列举的媒体表现为同一类别,正是第二段经济学家们要批驳否定的对象,因此,B项完全违背第二段的观点。
选项C迷惑性最大,它表述的观点与文章的整体观点一致,但题目界定了第二段作为使用对象,而第二段的观点仅仅是指出消费量的下降与价格激增无关,事实是秘鲁人并不是因价格激增买不起而不吃藜麦了,而是想换口味。那么选项C并不能针对这个观点作出证明。
选项D是什么意思呢?选项D的话题是“说谎”。而“说谎”是在文本最后一段提出来的。选项D能否与最后一段相匹配呢?可以。因为,它表达的是说谎可以不用谎言,用什么呢?用真相,准确地说是用选择后的真相,就可以形成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显然,这与最后一段的观点相一致,因此,选项D呼应了最后一段。
这道题启示我们,读懂文本,其实还要把每个语段或是比较完整的语义部分的观点读明白,并能析理出这些观点与材料的契合点。当然,这也是读懂文本的基本要求。
4)表述方式的个体性
依文命题成为共识,也是打破套路化思维的正确途径,好的文本是就是个性的文本,绝不是用模版套作出来的。由于长期以来,以文章学知识为教学框架的教材体系及老套守旧的教学理念致使把阅读当成是知识结果的传授,于是形成了解读文本章法化、技巧化、模式化的思维,这种思维影响了很多代人。现在,为了扭转这一教与学的错误认识,高考命题在也在努力转变。比如: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一看到这个题目,如果第一反应是“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喻证、对比……”等等概念,这说明,文章学知识的固化痕迹已非常鲜明。
在这个题干里,有这样一些表述用语需要注意:“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指向“方法”;“结论有误”,指向阅读范围;“请根据文本概括”,指向文本的具体性。这句话不是随便此说的,而是要考生不要用固有的概念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是要切实想一想,作者是在用什么方法证明那些媒体的报导是错误的。
由此,我们还得回到文本。认真体味、分析文本。
首先,从哪一段开始证明媒体的观点是错误的呢?
是从第二段。
第二段如何证明的呢?
文章从“但是”开始,指出经济学家贝勒马尔等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这是主观认知上反驳其正确性;
接着引述了几位经济学家的跟踪调查。用调查数据这一事实这一来证明藜麦种植家庭的收入提升最快,而且消费量下降和价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关系。这是用事实数据来证明其错误性。
因此,这一段主要是从济学家角度,从理性认知与调查数据这两个方面来证明媒体观点的错误。
第三段呢?
开篇第一句“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谷”,这句话表明,对媒体错误观点的批判,由他人的认识与研究而转向作者自己的亲身考察,这是证明角度的变化。我的考察具体有这样几个内容:当地人认为“国外需求”是好事;藜麦外销给当地带来发蔚展事实;供济增加与因媒体宣传而导致的需求量减少的矛盾给当地人带来悲伤。
由此,可以总结为:通过亲自考察所见所闻的藜麦种植及人们对藜麦的需求对当地人的好处与减少需求而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的事实,证明媒体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四段呢?
第四段主要是对上文所述现象的分析。他是如何分析的呢?
我们来看原文: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这段话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在证明媒体的错误?
首先,指出了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人造成伤害,这是论证其危害。
然后再分析,形成错误的路径,即,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自己的世界观。在此,插入了一些新闻工作者及媒体博主是带着善意的事实。同时,进一步指出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以此说明这种错误,不是一种有意的作恶,而是人的一种思维弊端,也就是说,这是人们常犯的一种逻辑错误。因此,我们如果单从文章的分析现象读,会认为运用道理论证或是举例论证,其实,这些都未能准确揭示作者证明媒体错误的的具体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以总结为:作者通过指出一般性逻辑思维的谬误来证明新闻报导的错误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