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考试的5条复习铁律

 新用户87852597 2023-06-22 发布于江苏
Image

文章作者:学员Godel
文章编辑:助教吴宴祖
文章来源:


Image
离开步知公考也有几年了,手机号码都换了差点登录不进来,幸好可以微信扫码登录...

刷的一声,回来看到熟悉的界面、熟悉的目录、熟悉的光头,突然眼眶一红......这TM就是我的青春啊。

简单讲一下吧,我是2011年开始接触步知公考的,那时还不叫步知,不过老花早已成名,我一介应届狗,凑了两个月实习工资才买了步知的全科课,辗转几次考上了县里的公务员。

因为分数比较高,所以受人之托之又陆续辅导了5位小朋友(领导的女儿、同事的儿子、死党的弟弟、我的远房侄子、还有一位闻名而来的朋友的朋友)。

他们全部都考上了,是的,侥幸100%,在我们这我都被传得神乎其神。所以社长看到我的朋友圈之后以一件步知的品牌衫为诱饵,让我来分享下经验,这对抠门社长来说已是不易。

所以,社区的小伙伴还是幸福的,毕竟步知的大大们是真的挖空心思去搜集对大家有用的东西,不择手段、令人发指...(废话到此结束,干货在下面)


先讲两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我带的第一个学生,老板的女儿,典型的乖乖女,本身就是学霸,东华大学毕业,数理化底子非常好,毕业了一直没有上班,和朋友开了一个书吧,考公务员是家长的想法,自己一直没有想好。我第一次跟她聊的时候她连公务员考什么都没去打听过,十分被动。没聊太多,我给了一本花木君的申论范文集、一本政策热点汇编给她,让她没事就先翻一翻、背一背,就当是时政学习,如果想好了再系统性备考。

之后半年没有联系,半年之后跟我说想好了打算好好备考,结果给她做了一下模考,行测分数不算高,但是申论很上道。一问之下才知道之前给她的那两本书她都有扎扎实实去读,我相当佩服她这种自律的人。然后我给他做了一个40天的行测训练规划,用的就是步知刷题的题库,一天大概100题的样子的训练强度,申论再推荐她系统地学了一下老花的套路。两个月后,国考140+上岸部委森林系统,一次性搞定。

如果你觉得上面那位是特例,那我再讲讲我远房侄子的经历吧。湖南理工毕业,家里条件一直不好,他自己在杭州做外贸,女朋友在南昌,谈婚论嫁了,女朋友嫌他不够稳定,要他也回南昌来,所以他就想到了考公务员。他的底子是非常不好的,自己考了一次,他的几个同学都是100分+,他自己江西省考总分才90分多一点,本来打算放弃了,但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毕竟去南昌很难做原来的职业。所以我就劝他用时间换空间,花多一些时间准备,不要急于求成,好在他也愿意听我的。

我给他定了一个计划,每天40道行测题,1篇申论小作文,不要间断、也不要去听直播课或者参加模考什么的,就自己埋头慢慢练,练到有起色为止。这家伙坚持了7个月,大概200多天,然后来找我,我让他模考试了一下,确实水平有较大的提醒,但是明显有只是板块的缺陷。

所以我推荐他用3个月的时间把风暴羚羊和花木君的双科系统课慢慢学完,最后一个月就天天参加模考、然后听步知的直播课更新最新资讯。然后19年3月份,省考120+一次搞定,虽然只是县级公考员,但是他自己非常满意。值得一提的是,他当时那几个基础更好的同学最后一个也没有考上。

其他的我就不详细讲了,还有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我死党的弟弟,我建议他从大三下半期开始提前一年备考,结果大四考了三次,拿了毕业证就去单位报道去了。


我的一些总结

我辅导的几个人,包括我自己,心理状态、知识水平、生活情况都是各有特点,有的是一次考上,有的考了三四次才考上。送走了他们后(听起来乖乖的),我发现大家的备考方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这也是我答应社长来分享一下的原因。

我觉得,加深对这场考试的理解对取得胜利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认知升级了,我们的胜率自然就会提升,甚至是必胜的。


01公务员考试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尽量不要抱速胜的想法

公考考察的知识点很广,几乎每次考试的重心都不一样,有一定的随机因素。所以备考带来的提分效应其实一开始是不明显的(因为太过分散),而且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你擅长的刚好不是考察重点)。

所以我不建议大家太多去关注单场考试的备考或者押题,那种“XXXX考试封闭培训班”一般既起不到专攻一次考试的作用,也不能很好起到深度积累的作用。

不管是在校还是在职,一旦决定考试,至少做好两年的准备,做好了这个准备,你的战略就高他人一级,效果也自然会好得多。

我知道我这个观点会打消很多人的积极性,但是有用的实话也要听得进去哦。备考如果得当,越积累到后面提分效果越明显,靠冲刺去备考是非常错误的


02以时间换空间,深度积累,是必胜之道

我辅导的所有人,几乎都有半年以上的积累过程,不是反复练就是反复背,要么就是跟着深度课程一遍一遍走。其实只要你制定一个半年以上的计划,你就已经把很多人甩在身后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临时抱佛脚的。

大多数人总想去预测每一场考试(实际上大部分的预测都是个培训班的一个概念而已),想在每一场考试前加入某个班特训一下,其实这样效率更低,都是自嗨。

申论和行测其实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上来的,短时间内能提升的只有熟练度和方法,但大部分人要不就是在写作能力上有短板,要不就是在逻辑计算能力上有短板。

这些能力短板必须靠积累才能逐步提升,深度积累其实不是把备考时间拖长一些就可以了的,你首先要建立系统的学习网络、找到有营养的知识来源,然后才值得你花那么久的时间去消化。

如果你找个快餐式的某笔某图资料,然后....然后半年就会白忙活了。

所以我在辅导几个考生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第一就是给他们建立了一个积累备考的规划,第二就是给他们推荐了一些值得精读的资料和课程,不断鼓励他们坚持。

冲刺式的备考虽然也有用,但是难以持续,多次备考的效益难以叠加,还不如——就是老罗那句话,傻傻地做,静静地等待时间的回报。

03系统性深度学习是最后一环
经过系统性的较长时间的积累,底子都会变得非常好,但是一般这个时候去参加考试,分数还是不会太高。因为这些积累并不会很完整,而公考是这样的——不管你的长板有多长,只要你有明显的板块缺陷,你的分数就会被别人拉下来一大块。


所以一个板块一个板块,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精细扫盲以及突破,是很必要的。能实现这个扫盲目的的,我目前还只发现步知公考的花木君和风暴羚羊的深度系统课。

因为他们的VIP课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非常系统、非常细致,几乎毫无遗漏,包括课程体系和训练体系,这是任何直播课或者训练营都做不到的。所以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谁在问步知公考,我楚云飞都要来帮帮场子(请脑补画面...)


04最佳的计划

对于在校小白:
大三下学期开始背申论、练申论(半年)→大四上学期加上每天行测和时政刷题(半年)→大四下学期系统学习深度课程→可以考的时候随时去考

对于在职小白:
先系统学习深度课程(2个月)→申论、行测天天都要练(半年)→可以考的时候随时去考,保持训练节奏

对于实力不差,但就是考不上的考生:
快节奏系统学习深度课程(1个月)→背诵核心知识要点(10天)→每天行测申论整卷(1.5个月)→随时去考,如不顺利再循环

以上是最佳计划,如果你的时间来不及了(其实永远没有什么来不及了,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时间点开始做长远计划)。如果你想把进度再提快一点,那么你就有必要把每天2个小时的学习增加到4-5个小时甚至更多了,这个是可以根据条件自行安排的。


05其他


1.面试其实和申论关系很大,基本上是一套内容体系,如果你申论备考中如果真正积累了语言素材、政策思路,面试的时候只要稍加训练就会进步很快。但是面试的培训还是有必要参加的,不然有些方法性的东西靠自己总结太慢了。


2.市面上的资料和课程大部分差异并不大,都是有而不全,全而不深,深而不精,我也不知道现在这些培训机构是不是脑袋里都是银子,这么多年也没有新的好老师、好机构出现。

请记住,好的课程,会给你讲清楚知识体系和备考方法的逻辑,差的课程,天天就跟你说课时量有多少多超值多超值,千万别信,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品牌也不要盲从,根据你的需要来。


3.不要去所谓的“包过班”交智商税,你寄希望于他们承诺退款的部分,他们只是看中了你退不了的部分,哪怕再少也够了。

具体的复习方法社区里面很多总结都很经典,大家可以多去读一读。步知公考的课程大家如果打算花更多时间来深入、专业地备考,我还是十分推荐的,但是如果是十天半个月的突击,我就不太建议了,你可能来不及消化。

想清楚,再动手,认清现实,比急于求成更靠谱。天才一个月能做的事情,我们花一年来做,不丢人!

好了,就这些了吧,
祝大家精神倍棒,分数倍高!
祝花花、羊羊、社长桃李满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