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22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3年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 【雷诗集萃】271期 《端午·新诗专刊》 本期诗人(排名不分先后) 周贤望/常凯红/蒋为民/吴海龙/徐学杰/沈俊华/蓝冰淋/闵志 《祭奠与祈祷》 端午 作者:蒋为民(安徽) 端午 这个荡气回肠的节日 问天 忧郁而缠绵 问地 艾叶与香棕 让风雨骤起 划去一条龙舟 嘶吼 就是力量 芦苇丛中 惊飞一只白鸽 那是大夫的身影 那嘶哑的鸣叫 犹如“离骚”的惊天动地 千门万户艾叶香 男女老幼祈福忙 龙游汨水顷其泪 爱国在心日久长 端午话屈原 文/蒋为民 汨罗江 荡气迴肠 一生混浊 惊涛拍浪 士大夫 仰天长啸 唯我独清 哀怨其伤 五月五 芦蒿攸积 野鸭嘶鸣 棕叶飘香 诉衷曲 把酒临风 仙子雀跃 千古流芳 端午 端午正好 端午 闵 志 汨罗江的水开始高涨 九州的江河湖泊开始高涨 条条东方龙竞相追逐 为了那优美一跃的孤影 不坠出中华的记忆 为了一颗火热的心 不被历史的寒水冷却 龙的传人驾龙为舟 以菖蒲和兰草特有的身姿 以两千年不辍的执着 重复短暂的过程成为永恒 端午 即清又浊的汨罗江记得 八百里浩渺的洞庭湖记得 低沉的风云记得 高光的太阳记得 那一腔殷红被青粽簇拥 顺流而下 传遍神州五湖四海 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管 从此 中华儿女无惧邪风恶浪 在困境中长大迎逆流前行 穿越沧海桑田跋涉漫漫岁月 抵达今日的征程 端午 我们歌我们舞 我们骄傲我们张扬 只因那伟大的身躯 沉淀于厚重的历史 化作灿烂文明的定海神针 只因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 都流淌着那一份进取与赤诚 金灿灿的太阳已经见证 我们是唯一的不可截断的传承 并且还会继续证明 我们的明天必定是锦绣前程 |
|
来自: Jennifer鲍子贤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