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时间假装幸福会真的使人幸福吗?

 小濑r 2023-06-22 发布于重庆

 “幸福”受人类社会环境与心理因素同时影响,在世俗之中平凡又奢侈。人们为了追求幸福这一终极人生目标,作出种种选择和努力。现今时代的人们或许感觉幸福越来越难实现,但实际上,是我们将幸福看得太高不可攀了。假装幸福,也是为最终获取幸福的一种努力,长时间假装幸福会使人真的变幸福。

1.

幸福是极其主观的感受。有人认为自由是幸福,有人认为富足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的每个快乐瞬间都是幸福。幸福是可以主动创造出来的,不需要原地呆坐着空等幸福的降临。假装即是很简单的一步创造。

不妨尝试一些能给予内心正面情绪的事情,比如与友人或爱人分享趣事,一起打游戏闯关冒险,制造愉快回忆,积攒下来用以取悦大脑。如果个人享受独自阅读、品味美食、规划旅行,那么便无须在意周遭观念之枷锁,自己与自己商议,用细微的喜悦填充日常生活。看一节综艺节目,觅得一场精彩绝伦的戏剧,偶然听一首从未听说过的小众乐曲,发现一道题目的另一种解答,一口气读完令你心潮澎湃、直呼妙绝的书籍……哪怕是孤身慢跑、整理衣物、观赏风雨吹拂树叶,或是学业、工作收尾之后的满足感,凡是能带来些许慰藉的正是帮助“假装”的途径。或许开心感受转瞬即逝,然而我们可以先做,再依靠回味来使正面情绪持续,假装幸福便不是难事。持续的满足感、愉悦感最终都会变为幸福。幸福是我们沉浸其中,热衷回味的,我们由回味中汲取能量。不要看轻自我暗示的力量,“假装”的惯性会帮助我们说服自己。

当然,假装成旁人认为的幸福是不可行的。勉强自己做排斥的事来装作幸福,只会耗费自身精力和情绪,像反作用力一般拉扯自我意志及内心平和,结果适得其反。假装幸福并非假装成他人眼中的幸福,而是假装自己所认可的幸福。

2.

认识这么一位程序员,他三十岁诊断出眼疾,这对用眼强度很高的他来说打击很大。之后他离职休养了一段时间,结果疫情来了,裁员首先就裁了没法正常上班的他,他跟异地的女朋友也分手了。诸如此类的烦心事很多,身边人都觉得这种低谷实在是很不幸的,但他并不接受,很快调整心态,根据存款制定新的消费标准,做一些不需要过度用眼的兼职,种种花花草草,养了一只猫,还研究起恢复眼睛的中西医办法,状态没有变差,反而因为不用高强度上班有所好转。如今他也彻底走了出来,眼睛恢复了,也有了新工作和新的生活。

他的说法是:“承认自己不幸,那就真的会陷进不幸的泥潭里出不来了。”

长时间假装是个好人,做的好事依然是好事,帮过的人也实实在在得到帮助。同理,长时间假装幸福,那些为得到幸福作出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3.

前段时间,余华老师在接受采访中抛出了这样一个论点:算命也是一种上进。这则充满意味的观点,幽默而又道出本质。算命结果当中好的部分给予人对人生期望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有所期望既是上进,也是不甘现状的态度。而假装幸福即对幸福满满的期待和向往。假装幸福,是想要得到幸福。有所希冀的生活才会导向良好的心态,焕发迈向幸福的精神状态。

幸福依赖自己的创造,而非他者的给予。幸福是观念与渴望共同作用的产物,如种种感受一样,是由自己内心生发出的。其他人的态度或思想其实对自己所坚持的事物能动摇的幅度极小,我们终究仍是靠自己去创造,去经历后学会一些,取得一些。悲观者也许觉得幸福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觉,如安全感、亢奋感、解脱感,似乎需要仰仗其他事物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以此作出相应的感知应对。然而每一场幻觉也是自我上演的精神表演,是关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流露。

假装幸福是看清自己,接受自己,表达自己,而这些已是能够获取幸福的良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