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湾区|番禺冯耿光:梅兰芳一生的良师益友|载涛|齐如山

 格林书屋 2023-06-22 发布于广西

文化湾区|番禺冯耿光:梅兰芳一生的良师益友

梅兰芳一生事业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他结交了一批朋友。他在剧目上离不开齐如山;艺术表演上离不开王瑶卿;经济(总体规划)上,则离不开冯耿光。他们三人可说是辅佐梅兰芳的最大功臣,而在三人之中,数冯耿光对梅兰芳一生的事业影响最大。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曾充满感情地提到过他们之间的友谊:“我跟冯先生认识得最早,在我十四岁那年就遇见了他。他是一个热诚爽朗的人,尤其对我的帮助,是尽了他最大努力的。他不断地教育我、督促我、鼓励我、支持我,直到今天还是这样,可以说是四十余年如一日的。所以在我一生的事业当中,受他的影响很大,得他的帮助也最多。”诚哉斯言!

■蔡登山


冯耿光(1882-1966),字幼伟、幼薇,排行老六,又称冯六爷,广东番禺人。早年留学日本,为士官学校二期生,与蔡锷、蒋百里、唐在礼等为前后期同学,并与孙中山结识。学成归国后,任清禁卫军骑兵标统。


冯耿光

宣统元年,清廷改制,设军咨府,该府大臣为宣统皇帝的七叔载涛。载涛善养马,精骑术,故选调骑兵科出身的冯耿光为第二厅厅长,因此与总务厅厅长冯国璋私交不错。民国以后,先后担任陆军部骑兵司长、山东临城矿务局督办、总统府顾问。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袁世凯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通电反对袁世凯称帝,冯耿光受梁启超之托,去南京策反任上将军的冯国璋,冯国璋乃通电逼袁退位。

一九一七年七月,张勋复辟失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总统,他请冯耿光当陆军次长,冯耿光以自己不适宜做行政官为由婉辞。冯国璋说:“不愿做官,办银行如何?我请你担任中国银行总裁。”于是,冯耿光弃戎投入财界,任中国银行总裁,一干就是十年。与当时的银行界渊源颇深的孙曜东回忆说:“冯耿光所以能长期主金融,与他的资历和顶头上司有关。冯是国民党元老许崇智的同学,许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任福建武备学堂总教习,参加了辛亥武昌起义,北伐战争后担任代理陆军总长和国民政府军政部长,而冯耿光长期担任他的参谋长。基于这种关系,蒋介石让冯耿光长期主持中国银行。”冯耿光后来受到宋子文排挤,转任新华银行董事长,并任北平戏曲音乐分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后,任中国银行董事及公私合营银行董事、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参考学者葛献挺在上世纪六〇年代初亲访已经八十高龄的冯耿光政协所得的资料,在此致谢。)

梅兰芳十四岁时附学于“喜连成”戏班,认识了他平生最大的贵人冯耿光。关于这段掌故,穆辰公的《伶史》(1917)上说:“……诸名流以其为巧玲孙,特垂青焉,幼薇(按:冯耿光)尤重兰芳。为营住宅,卜居于芦草园。幼薇性固豪,挥金如土。兰芳以初起,凡百设施,皆赖以维持。而幼薇亦以其贫,资其所用,略无吝。以故兰芳益德之。尝曰:'他人爱我,而不知我,知我者,其冯侯乎?’”

另外,在日本人波多野干一原著的《京剧二百年历史》(1926)上也有“樊增祥、易顺鼎、罗瘿公、召南、冯耿光诸氏,谓兰芳为巧玲之孙,极力捧场。幼薇尤其尽力,为营住宅于北芦草园。凡有利于兰芳者,挥金如土,不少吝惜……”的记载。


冯耿光(左)、梅兰芳(中)、齐如山(右)在北京冯家花园

冯耿光结交梅兰芳,固然是出于对京剧的爱好,对人才的爱惜,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出梅兰芳有着不同于一般梨园行出身的人的气质,因此他才倾力扶助梅兰芳成为一个在艺术史上划时代、可以跻身于世界名人之列的人。正因为如此,冯、梅在上世纪初订交,并长时期地保持患难与共、生死可托的友谊关系,也就不谓无由了。冯耿光是“梅党”的重要成员,“梅党”对梅兰芳有何影响,戏曲研究者徐城北有着极为透彻的解说:“从艺术观讲,他们是一群相对开明的贵族;但从与梅的私人关系讲,又带有相当浓郁的封建色彩。他们既要捧梅,为此穷竭心力并不惜一掷千金;同时又要控制梅,因为梅的成功与否(甚至包括其艺术方向的正偏)都不仅关系到自己这批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实,甚至还可能影响到自己一生的财力地位。因此他们紧紧地围绕着梅兰芳,既有富于远见卓识的培育(比如支持他创立新戏、出国访问),也包含对梅个人意志的严重剥夺。这一点在梅一生的三次婚姻上也有明显体现:发现王明华'控制’梅太紧,梅党就有意安排梅明媒正娶了福芝芳;王明华故去后,发现福芝芳'忘恩负义’,梅党为了报复,遂又撮合了梅与'冬皇’孟小冬的露水姻缘……”

根据学者邓宾善说,冯耿光受到梅兰芳的信赖,是从两件事开始的。其一是力主梅兰芳改演《宇宙锋》。梅兰芳少年时,曾多次看到陈德霖及其他名旦唱过此戏,后来自己也学会了。它只是一出唱工戏,没什么做功,更说不到表情上去,因此是一出很不叫座的冷戏。但冯耿光认为,在封建时代,创造了赵女这样一个女性来反映古代贵族家庭的女子遭受迫害的情况,装疯戏弄赵高,金殿嘲骂皇帝,这种大胆的手法,比写一本同样事实而发生在贫苦家庭中的戏,暴露的力量更大,更有教育意义。所以当年梅兰芳演《宇宙锋》,冯耿光看后发现缺点就向梅兰芳指出,梅兰芳听从其意见,不断加以修改,在唱、做方面,丰富发展,提高了赵女这一人物的形象,使《宇宙锋》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保留剧目之一。


梅兰芳(后左六)与冯耿光、齐如山、程砚秋、赵桐珊、姚玉芙、李释戡、姜妙香等人在北京冯家花园。

第二件事是为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的策划。一九一三年秋,梅兰芳在前辈名伶、著名汪派须生王凤卿的带领下首次赴沪,在丹桂第一舞台演出。头三天“打炮戏”,场场客满,梅兰芳一炮打响。一星期后,王凤卿为扶掖后进,与老板许少卿商量,让梅兰芳演“压台戏”(压轴戏)。这对梅兰芳来说自然是个极好的机会,但如何演好压轴戏,却事关重大,须从长计议。此时,冯耿光和李释戡特地从北京赶到上海,家在上海的舒石父、许伯明等也闻讯赶来。大家一起研究了这些天的演出情况,一致认为,专重唱工的老戏是无法胜任压轴戏的,而刀马旦的扮相和身段则比较好看,于是梅兰芳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决定向茹莱卿学《穆柯寨》,其中的一些身段和动作,经冯耿光指点后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正。

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梅兰芳第一次压台,演出《穆柯寨》,他英武的扮相,潇洒的风度,精湛的武功,漂亮的身段,甜美清脆的京白,使全场观众耳目一新。而这出刀马旦的戏,居然是由一个青衣来担纲,这就更增添了几分新鲜别致,引起了观众浓厚的兴趣,整个演出过程中,喝彩声几乎就没有停过。梅兰芳在上海一炮而红,这固然得益于王凤卿的主动让贤,鼎力相助,但冯耿光等为梅兰芳运筹策划,处置得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此以后,冯耿光成了梅兰芳最为信任的朋友之一,梅兰芳终其一生,可以说一直非常重视这位老友的意见。凡是梅兰芳一生的重大决策甚至在感情上最后的“舍”孟“留”福等重大关口,都有冯耿光的幕后指点江山。当然访日、访美、访苏和三十年代初举家南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其背后更有冯耿光奔走筹措、亲力亲为的身影。


冯耿光(左一)、梅兰芳(中)于广州六榕寺

一九一九年梅兰芳首次访日,日方的牵线人,是日本文学家龙居濑三。在这之前,龙居在齐如山的陪同下看过梅兰芳的《天女散花》,龙居是日本的“梅迷”,他虽有文名,但是没钱,于是便向时任中国银行总裁的冯耿光谈及此事。冯与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财阀太仓喜八郎在日本时便有交往。太仓先在龙居的陪同下观看了《天女散花》,然后到梅兰芳的家中进行拜访,对梅兰芳的艺术大加称赞。

真是无巧不成书,太仓恰好又是东京帝国剧场的主持人。于是太仓很快商定了梅兰芳出访日本的细节和日程。

梅兰芳携同“喜群社”部分演员在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到五月三十日,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地演出。此次访日演出,受到日本人民,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日本汉学家内藤虎次郎、狩野直喜博士和戏剧家青木正儿等人都著文介绍。当时北京报纸报导说:“彼都仕女,空巷争看,名公巨卿多有投缟纾赠之雅,名优竞效其舞态,谓之'梅舞’。”可见梅兰芳受欢迎的程度。


梅兰芳访美归国摄于上海,梅兰芳(前左五)、冯耿光(后左五)于1930年。

一九三〇年,梅兰芳作为“文化界的大使”,继访日后,又率梅剧团远渡重洋赴美演出。梅兰芳访美的动因,始于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的建议。梅兰芳与“梅党”成员冯耿光、吴震修、齐如山、许伯明等商量,大家都赞成他去。但此行不同于访日,需完全自费,于是由冯耿光负责经济筹划。访美演出的款项所需约十万元,五万元由齐如山找到当时的教育部次长李石曾设法筹妥,其余的五万元由冯耿光、吴震修在上海代为筹集。而临行前旅费还是不够,冯耿光见梅兰芳决心赴美,志在必成,便使出了浑身解数,动用了他在银行界的全部关系,居然又张罗了十来万元。梅剧团一行二十一人才能如期赴美访问演出。其间梅兰芳为了筹备赴美演出,几乎把私人积蓄全部垫出,待到上船之前,连养家糊口的“十担干柴,八斗老米”,也是由冯耿光接济的。而据说为了赞助梅兰芳赴美,冯耿光甚至卖掉了老家的田地。


梅兰芳夫人福芝芳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侵华气焰甚嚣尘上,北平的局势日甚一日。前一年就到上海的冯耿光一再来信催梅南迁。是留在北平,还是南迁上海?梅兰芳面临了人生的抉择。齐如山从梅兰芳艺术上尚需进一步发展考虑,认为还是留平为宜;冯耿光则从经济、政治计,亟力鼓动梅兰芳南迁。最后梅兰芳还是做出了举家南迁的决断。一九三三年冬迁居上海后,梅兰芳一家先在法租界沧州饭店住了一年,后来冯耿光给他在僻静的马斯南路(今思南路)上租了房子。那几年间,冯、梅关系更形亲密。


梅兰芳便装照

一九三五年梅兰芳应邀访问苏联,与五年前的访美相比,首先是经济上没有风险,同时有赴美的经验可资借鉴,成套设备和宣传资料都有旧章可循,但梅兰芳对此仍不敢掉以轻心。因齐如山远在北平,这一次访苏除了自己努力外,不得不格外倚重冯耿光了,冯耿光自然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筹款的重任。访苏的经费至少要法币十八万元,据孙曜东说:“访问苏联的经费,由冯耿光、史量才、张公权、钱新之、陈光甫、梅兰芳等成立了中国戏剧协进会,商量由协进会筹款十万元。梅兰芳自认三万元,国民政府财政部拨发五万元,几方面合力才得以解决。”梅兰芳访苏前,为了安全起见,还向冯耿光“托妻寄子”。冯耿光不负重托,将梅兰芳的子女接到自己家中,以免除梅兰芳的后顾之忧。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失守,梅兰芳虽身居租界,仍不时受到敌伪分子的骚扰,深感上海已非久留之地,决定远走香港,首先由冯耿光到港预为布置。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一日,梅兰芳接受香港利舞台的邀请,第四次率梅剧团赴港演出,经由冯耿光的斡旋,梅剧团绕开芮庆荣的从中剥削,而直接与利舞台合作。为此,冯耿光日后付出极大的代价。据许源来回忆,在梅兰芳演出期间,某天晚上冯在香港街头被芮庆荣派人用铁棍打得满脸是血,将养半月才恢复健康。演出结束,梅剧团北返,梅兰芳则留在香港,住香港干德道,深居简出,闭门谢客。


梅兰芳、福芝芳1941年夏与子女在香港合影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梅兰芳和冯耿光滞留在香港,而由于冯耿光早年留学日本,所以每遇日本军人骚扰,通常都是由冯耿光充当翻译。他们直到一九四二年夏才返回上海,梅兰芳和冯耿光患难与共,度过了五百多个惴惴不安的日日夜夜!

孙曜东说:“香港沦陷后(冯耿光)被日本人软禁在一家饭店里,又用军用飞机押解回沪。那时,日本侵华部队中的头目之一吉古也和冯耿光是同学,可冯说:'我犯不着下这水’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去找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梅兰芳完全一致。”

梅兰芳回到日伪统治下的上海,戏不唱了,古玩、家当卖光了,银行透支又难为情,经济上陷于窘境。怎么办?冯耿光等一批老友为梅兰芳出主意:何不卖画为生!梅兰芳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从此绘画成了他寓公生活的主要内容,画笔一枝,孤灯一盏,伴他度过寂寞的漫漫长夜。在当寓公那几年非常艰难的日子里,可以相互慰藉,相濡以沫的,还是老友冯耿光!时穷而情更笃,梅兰芳和冯耿光同类相依,同道相砥,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梅兰芳和冯耿光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他们的晚年。一九四九年,梅兰芳北上参加全国文代会,冯耿光设家宴为梅兰芳送行,作陪者有李释戡、狄平子、许姬传等。席间冯耿光劝梅兰芳著书立说,以便为后人留下点数据。《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就是在此建议下完成的。

根据学者葛献挺说,一九五一年四月,梅兰芳解放后第一次赴武汉演出,冯耿光从上海溯江而上,梅兰芳让他的女公子梅葆玥陪同前往武汉。葆玥与冯耿光在江轮上曾留一影,至今仍然保存。

一九五六年,梅兰芳第三次率团访日,冯耿光又专程前往北京送行。


梅兰芳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大庆,梅兰芳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从选题到彩排,冯耿光都从上海赶到北京,以梅兰芳的私人朋友身份,参与决策,但从不抛头露面。当该剧在北京吉祥戏院彩排时,冯耿光已是将近八十的老翁,但仍场场必到。剧场中间休息时,导演郑亦秋向梅兰芳征求意见时,梅兰芳总是对郑亦秋说:“先听听冯六爷有何高见。”可见,梅兰芳对冯耿光的尊重一如往昔。

一九六一年七月底,梅兰芳因病住院,在梅住院期间,冯耿光几乎每天都往北京挂长途电话。以前,冯的电话总是由梅兰芳亲自来接,而这一回却是由梅夫人福芝芳接的,老人便感到事态严重,一定要来北京。梅夫人总是瞒着他,直到电台播出梅兰芳逝世的消息,才告以真实的情况。冯耿光闻听噩耗,老泪纵横,悲不自禁,立即在自己家里设了灵堂,结果梅兰芳在上海的朋友都到冯家吊唁。


冯耿光晚年与梅兰芳女儿梅葆玥合影

学者邓宾善说,梅兰芳和冯耿光的友谊,历经五十年风风雨雨,始终不渝,老而愈坚。解放后,梅兰芳的声誉日隆,地位崇高,而冯耿光则成为“团结改造”的对象,但梅对冯的尊重仍一如既往。梅兰芳逝世后,梅夫人福芝芳仍遵夫愿,继续按期给冯寄钱。

冯耿光于一九六六年病逝,他夫人的生计仍由梅家照料,直至去世,其后事也由梅家料理。至此,梅、冯友谊才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作者简介

蔡登山

台湾著名文史作家,曾任电影公司营销部总经理及出版社副总编辑,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1993年起筹拍《作家身影》系列纪录片,任制片人及编剧,四年间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诸人之传记影像。

著有《人间四月天》《传奇未完——张爱玲》《鲁迅爱过的人》《张爱玲色戒》《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及友人》《梅兰芳与孟小冬》《民国的身影》《声色晚清》《一生两世》《多少往事堪重数》《情义与隙末》等数十本作品。

来源|晶报APP

编辑:陈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