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斐雯罚一次就背叛了,为什么颂芝总被打骂却忠心耿耿?

 茉莉7eo6t3y9 2023-06-22 发布于山西

图片



1

上次我写华妃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对她不忠心,典型的如曹贵人,明明帮华妃做了很多坏事,却要倒打一耙,恨不得华妃去死。

有读者留言说,颂芝对华妃很忠心。

确实,最后华妃落魄时,身边除了颂芝,再无其他人。芝做了答应,也依然在华妃宫里伺候。

若要找个对标的人物,大概就是甄嬛身边的流朱。

那么问题来了,华妃那么飞扬跋扈,为什么颂芝那么忠心呢?

流朱忠心,是因为甄嬛确实待她很好,知道她喜欢吃,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她。也没有罚过她,顶多训斥几句。

再看看华妃,她对颂芝是动辄打骂的。皇上送眉庄绿菊那一次,颂芝为了讨好华妃,说这菊花肯定是送给娘娘的。华妃让人把绿菊放下,结果被告知不是送给她的。

这让华妃很没面子,她的处理方式,是让颂芝自己掌嘴,还是当众掌嘴。

这样的主子,确实不像样子。这事儿若换了甄嬛,肯定说几句漂亮话就算了,不会生气,也不会罚身边的人。

颂芝只是顺着华妃的想法,说菊花肯定是送给娘娘的。是华妃自己考虑不周到,不问一下就让人家把菊花放下,才导致被打脸。

真说起来,是她自己的错。哪怕颂芝误导了她,作为领导,也应该反省自己,为什么那么容易被属下误导。

《孙子兵法》里就说了,领导者很重要的能力,是辨别各种信息,最后做出正确决策。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错了又反过来怪别人说的不对。

很多人都像华妃一样,特别容易犯这种错。比如别人给了你一个建议,说了几句恭维的话,你不加辨别就去做了,没做好就开始怪别人乱出主意。

图片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领导,所有的信息都得辨别,如果错了,也是自己辨别错了,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而不是怪别人说错了。

别人站在他的立场上,可能并没有错。但站在你的立场上,可能就错了。所以需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辨别。

2


说回到颂芝。华妃这样不合格的领导,她为什么还会忠心呢?

其实,忠不忠心,首先得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是说,你背叛旧主,选了新主,会不会获利更大。

曹贵人为什么会背叛华妃?

因为她意识到,跟华妃混,根本出不了头。混多少年了,还是个贵人,连个嫔位都升不上去。因为华妃见不得别人比她强,是不愿意给下面的人争取福利的。

不仅不给下面的人谋福利,华妃还恨不得把下面的人吃干抹净,压榨别人的每一点剩余价值。

她用温宜争宠,就是和曹贵人夺利。本来有温宜在,皇上还能到曹贵人宫里坐坐,现在倒好,华妃把温宜抢过去,曹贵人连仅有的这点福利都没有了。

何况华妃为了争宠,还给温宜吃木薯粉,喝安眠药。这哪个母亲能忍啊,简直把人家往绝路上逼。

但即使这样,曹贵人起初也是很忠心的,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当时宫里华妃势头最盛,连皇后都得让着,她选了别人,就是找死。

直到后来甄嬛崛起,成为华妃强劲的对手,曹贵人才向甄嬛示好,一步步背叛华妃。

因为此时跟着甄嬛,她能获利,而跟着华妃,不但没利益,眼看华妃要倒了,自己可能还要跟着倒霉。

曹贵人能这么选,除了有利益,还因为有机会。她和华妃绑定的毕竟没那么深,明面上,她们都是皇上的妃子,她说是华妃胁迫的,就可以把自己摘出来。

但颂芝是华妃的陪嫁丫环,她们绑定得太深,主子犯错,丫环根本洗不干净,甚至主子可能反咬一口,说都是丫环自作主张。

图片

安陵容就是这么对宝鹃的,滴血验亲时,明明是她让宝鹃把消息告诉眉庄,后来又把锅甩给宝鹃,怪她多嘴。而皇上也直接下令把宝鹃杖毙。

当然,颂芝也可以像《如懿传》里的阿箬那样,指证华妃,她的证词可比曹贵人有力多了。阿箬作为如懿的陪嫁丫环,把如懿送进了冷宫,她自己作了妃子,颂芝是不是也可以呢?

同样,我们看看这么做的人有什么下场。

眉庄假孕时,背叛主子的茯苓直接被杖毙了。

《如懿传》的后宫里容得下背叛,《甄嬛传》的后宫里容不下背叛。皇上不同,风格也不同。

颂芝跟在华妃身边,看多了这种事,怎么敢背叛?

别人背叛还可能是被要挟了,不背叛家人就保不住。但颂芝跟着华妃,有年羹尧在,别人也要胁不了她,所以也没人想着要策反她。相反,她如果背叛了,华妃可能让她家人遭殃。


3


当初浣碧背叛甄嬛,是因为她想自己做妃子,替母亲争名分,她的利益和甄嬛的利益不一致。

同时,她在宫里烧纸,被曹贵人逮个正着,等于有把柄被捏住,所以才背叛甄嬛。

斐雯背叛甄嬛,是因为被处罚了,本来她就是刚到永寿宫的,和甄嬛没什么感情,也没有得到过甄嬛的好,被处罚后心有不甘,想要报复,所以才被皇后策反。

在《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里,华杉引用了杜牧的话,杜牧说有7种人可以策反:

1、本来贤达,但犯了错误,前程受到影响。
2、有被刑罚,心怀怨恨的。
3、有宠妾情妇,或者特殊爱好又贪财的。
4、有对自己地位不满的。
5、有不得志,才能得不到发挥的。
6、有希望己方失败,自己才有机会的。
7、有反复无常,常揣两端之心的。

而对于颂芝来说,她本来就是掌事宫女,没有前程受影响或不满意自己地位、不得志,华妃如果失败,对她来说也不是好事儿。

唯一一点,是她被罚过,但基于前面我们讲的,背叛了华妃没什么利益,可能会更惨,那还不如受点罚算了。

不是颂芝忠心,而是她没有不忠心的土壤。

后来华妃推荐她做了答应,但华妃那时势力还在,她又因为华妃得罪了很多人,别人早把她看作华妃一党,她想不忠心也办不到。

华妃倒台后,她倒是可以不忠心,但此时已经太晚,她失去了利用价值,没人利用她,也就没有前途。

图片

她一直守在华妃身边,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很多时候,没有选择也是一种幸运,不会像茯苓那样白白送了命,不会像斐雯那样被杖毙,也不会像曹贵人那样死得莫名其妙。

想起一句话:我们能够做好人,是因为我们足够幸运。

当然,幸运也有一部分是自己争取来的,至少,颂芝的心态是成熟的,不会像斐雯那样,事情做不好还顶嘴,受点罚就怀恨在心。

前面我说,颂芝跟华妃说,绿菊肯定是送给娘娘的,华妃不应该怪她,作为决策者,华妃应该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但是站在颂芝的角度,她也要反思,不问问情况就瞎说,这在误导领导啊,被罚也不算冤,要学会吃一堑长一智。

颂芝应该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她没有像斐雯那样充满怨恨,这也让她逃过一劫,不然早有人看出她的怨恨来策反了。

所以,能做好人是因为幸运,而幸运也是修炼来的,从一言一行从一件件小事里修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