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源流及節俗略說

 遇事明言 2023-06-22 发布于甘肃

        傳統以夏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正月建寅,按地支順序推算,至五月為午,故五月稱「午月」。《太平御覽》引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端,初也。」宋人陳元靚《歲時廣記·端五》:「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端五」亦稱「端午」。宋人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以余意測之,五與午字皆通,蓋五月建午,或用午字。」亦有傳說唐玄宗八月初五日誕生,因避諱改「五」為「午」。午時為「陽辰」,故端五以稱「端陽」;兩「午」相重,亦稱「重五」。由此,端午節亦稱「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

因是節正值夏季,又為夏季最大節日,故又稱「夏節」;節俗有以蘭湯沐浴之舉,故又稱「沐蘭節」「浴蘭節」(俗信五月為惡月、重五為惡日,是日蘭湯沐浴即可禳病驅邪);節俗又有裝飾小兒女及嫁女歸寧之俗,故又稱「女兒節」(明人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繫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據陰陽家之說,是日稱天中、朱明,故亦稱「天中節」。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卷五:「五月五日天中節。」明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端午為天中節,人家包黍秫以為粽,束以五色綵絲。」又《懷仁縣新志》:「(五月)五日,一名『天中』,一名『端陽』,一名『朱明』。」是日所書符咒為天中節符,俗謂能消災。《永平府志》:「朱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揭之楹戶。」

晚近以來亦稱「詩人節」,抗戰時期之文化人為紀念屈原而確立。此外,尚有蒲節(源自端午節有懸菖蒲、飲蒲酒之俗)、五月節、粽包節、龍船節、女媧節等別稱。端午節來源存在種說法一說源於周三代夏至風俗另一源自惡月、之說解釋五毒等節俗端午節部分節俗之信仰基礎一多曾以吳越民族圖騰解說龍舟俗。

紀念屈原之說漢末以後逐漸定型,成為最為流行之端午起源說,並獲得民眾認可。屈原為戰國時期楚國人,生於湖北秭歸,少有抱負,決心革新政治,曾任左徒之職,僅次於宰相;楚懷王聽信讒言,將其放逐。西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包粽子及賽龍舟之俗即為紀念屈原而來。民俗傳說中,端午節還與介子推、伍子胥、曹娥、陳臨等歷史人物相關。

端午節俗甚多,如辟五毒、賽龍舟、食粽子等。辟五毒之俗儀節眾多。最初之方法為浴蘭驅瘟,屈原曾寫下「浴蘭湯兮沐芳」(<九歌 其二 雲中君>),《大戴禮記》亦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唐人韓鄂《歲華紀麗》:「端午,角黍之秋,浴蘭之月」,注謂:「午日以蘭湯沐浴。」艾與菖蒲亦為除毒用物,屆時民眾多採摘作艾人、艾葉符、蒲人、蒲劍等懸掛於門首或揷於屋內或身邊,用以除毒。《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刻蒲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此外,還有做艾虎、艾糕及艾酒、菖蒲酒之俗,《荊楚歲時記》:「端午,以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辟瘟氣。」《遼史·禮志·嘉儀》:「五月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棉著衣……君臣宴樂,渤海膳夫進艾糕。」民間又有喝雄黃酒及給小孩畫額之俗,亦有做五毒符、戴五色縷、穿五毒背心等俗。與辟毒相應,尚有採百藥、捕蟾等採製草藥之俗,以及鬥草、踏百草等娛樂活動。

食粽子及賽龍舟為端午節最主要之節俗活動。傳說屈原投江,當地民眾曾划船奮力搶救,亦有拋米飯於河中之舉,相沿而成龍舟競渡及包食粽子之俗。《荊楚歲時記》:「按五月五日競渡,俗傳為屈原投汨羅日,人傷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競渡是其遺俗。」「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競以食祭之。常苦為蛟龍所竊,以五色絲合楝葉縛之。」後世粽子自唐宋時已花樣迭出,如筒粽、益智粽等名目,不僅自家食用,亦用以饋贈親友;不僅端午日吃,亦成為夏令流行食品之一。龍舟競渡則發展出不同風格,荊楚等地以勁力競技為主;蘇杭等地則以畫舫弋遊為主。

本文據相關文史資料綜合整理,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