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不出河南的胖东来,却在全国封神,为何? | 开店笔记

 开店笔记 2023-06-22 发布于湖北

前几天有篇文章里有个很犀利的留言说:

看到了当年海底捞的影子,这个神话又能维持多久?这种高溢价的服务,由谁来买单?

这老板说得没错,胖东来的服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外一个以服务著称的品牌-海底捞。实际上,被收入美国哈佛商学院案例库的中国民营服务型企业仅有两家:一家是海底捞,另外一家是胖东来。

虽然海底捞这些年有些颓势,但并不能简单把胖东来和海底捞相比。而且,海底捞有颓势,关闭了很多店铺,我认为并不是因为他的好服务,而是前期扩张得太快了。步子迈得大了,扯到蛋了。

相反,胖东来是不扩张的,这么多年来,一直只在许昌和新乡发展,其中绝大部分门店是在许昌,新乡只有一间门店。这一间门店留下来,也是因为当地政府和百姓百般挽留,不然也被老板于东来给关了。

所以,一个没有走出河南的企业,声誉却享誉全国,甚至被封神,对于讲规模的零售商超业来说,算得上是典型的“小而美”了。

不过,看了昨天的文章的人可能确实很疑惑,他的东西质量好,价格实惠,性价比高,这说明毛利肯定不高啊,衣服鞋帽还把进货价和毛利率给标出来,也就20%多点。但他家的服务是如此的细致入微,好服务就意味着高人力成本,据我所知,他家最基层员工每个月到手的收入有六七千,在一个四线小城市算很高了。

好产品,好服务,高工资,对应的应该是高价格高毛利,低毛利行得通吗?怎么赚钱呢?之前说过的零售界明星costco也是低毛利起家的,但别人有高续费率的会员费赚钱,胖东来靠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两个解释:

1,低价并非就意味着低毛利,他们有供应链优势胖东来的商品大多是源头直采的模式,看下图,毛利后面写着“源头直采“,因为规模大,成本优势明显。怎么理解低价并非意味着低毛利?比如同一个东西,别人卖10块,进货价可能是7块,毛利只有3块;而胖东来卖进货价可以卖8块,因为他的进货价只有5块,毛利也有3块。

就这样一个价格牌,把毛利都告诉你了,你也许就是无法模仿,因为同等质量下,你永远也无法拿到他的进货价。

为什么他家可以做到呢?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厂家一听是胖东来的采购团队来了,老板不亲自上门迎接么?一定是用最大的热情给最大的优惠力度,因为进去了就意味着巨大的采购量和终端销售量啊。

而且,为了让规模效应更明显,胖东来早在2001年就联合信阳南阳洛阳等几家大企业发起了联合采购组织“四方联采”。通过这种方式以获得更优惠的进货价格。

除了之外,胖东来还积极开发自有品牌,产品遍布烘焙、生鲜、洗护、家居、调料和酒饮等品类,自有品牌的成本肯定会更低。
这是第一个因素,低价并不意味着低毛利,更不意味着不赚钱。

第二个因素我认为更狠,就是高周转率。
你去他的任何一个店铺,都是人满为患,甚至可以说是水泄不通,不是过节哦,就是平时也差不多。那天早上,我很早就跑到他的服饰百货商场门口了,他家是9点开门,还没营业,门口就站着几十个人等待进店,关键是那天还下雨,天气温度低。在里面转了半个小时,发现已经涌进来很多顾客了。这跟我们平时逛商场对比强烈,一般的商场衣服鞋帽楼层,生意是最淡的,人流最少的。他家的超市人气更旺,是所有业态了,生意最好的。
早上九点半的胖东来服饰城。

这意味着啥?这意味着高销售额,意味着巨大的销售规模,意味着商品的周转率非常高。在零售业,周转率直接关系到赚钱效率。
周转率有些老板可能不了解,举个例子,你用100块钱买了售价是200块的某个商品,假如毛利是20%,毛利就是40块,如果3个月卖一次,一年就是卖了4次,毛利一共是160块,而如果1个月卖一次呢?也就是一年可以卖12次,40块*12=480块。同样的采购价,同样的商品,因为不同的周转率,同样的时间段,赚钱的效率就天差地别。
这,也许就是薄利多销的本质内涵。
你看,低价并非低毛利+高周转率,你还会说胖东来不赚钱吗?是不是觉得这运营模式很无敌呢。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是结果,而非原因,这是胖东来用心经营三十年的结果原因可以复制,结果却模仿不了的,要不然,凭中国人的模仿智慧,中国遍地都是胖东来了。

米粉项目正在报名中  

10老店,硕士老板娘,带你开米粉店

特点:非加盟,而是学习核心技术,不控制任何物料和设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