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去世,秘书在遗物中发现秘密:74年毛主席的一张手令被藏起

 新用户41015886 2023-06-22 发布于上海

1974年6月1日,周恩来因为病重,不得不告别工作,他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厅前往医院,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想到,这次他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伟人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在生前交代了一些遗物的处理:

将周恩来六伯父原来收藏的、自己平常喜欢观赏的那批国宝级文物在他去世后“全部交给国家,由故宫博物院全权处理”。

将还能正常穿着或者平日里穿的比较少的衣物赠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能穿的一定要烧毁,不要留作纪念,更不要去搞什么纪念馆。

如果还有有价值的物件,全部上交国家。

周总理去世后,举国哀痛。

1950年8月8日中南海西花厅,两人结婚二十五周年留影

周总理的秘书在收拾他的遗物之时,在抽屉里面发现了一封写着关于第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最高指示”的信。

这份手令是毛主席亲笔写的,但身边的工作人员却不曾知晓。周总理为什么要将毛主席的这张手令藏起来呢?

周总理的坚持

这封手令其实和邓颖超同志有关。

邓颖超和周恩来于1919年相识于“五四运动”,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之中,周恩来和邓颖超脱颖而出。

邓颖超同志在1925年入党,青年时代就投入到了革命活动之中,是一位杰出的老革命家,也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和周恩来夫妻俩从新婚开始互爱、互敬、互助、互信,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建立在革命理想之上。

在婚后,他们就达成了以下协议:两人可以在一个地方或一个机关工作,但不要在一个具体部门共事。

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他们默契配合,巧妙应对;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之中,他们革命的情谊历久弥坚。

在周恩来的身侧,邓颖超是革命战友,默默支持的贤内助;除此之外,她也在自己的革命事业之中发光发热,她是为数不多参加过长征并且走完两万五千里的女性,还和周恩来一同出席了中共六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因抗战期间周恩来一直和爱国民主人士打交道,对革命队伍里面的同志也十分熟悉,所以第一届政府的“组阁”大任落到了周总理的身上。

新中国政府的主要组成人员基本上是周恩来提名的,在书记处会议上通过,最后再向社会公布。

广告
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

1920年1月,周恩来等人在反帝爱国运动中被北洋军阀政府警察拘捕。图为被捕前的留影。

但周总理“组阁”之时,并没有给邓颖超安排任何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这让很多人都感觉到疑惑,按照邓颖超的资历,完全可以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但周恩来坚持:“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毛主席的手令

周总理为何对邓颖超如此“无情”呢?

因为周总理始终坚持一点:我是人民政府的总理,共产党的总理,是干革命的,不能有私心,不能徇私情。如果我介绍亲朋好友到各部门任职,就可能上行下效,造成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形成一股不好的风气,危害极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后来,江青、叶群都进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邓颖超还是一名普通的中央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

邓颖超一如既往没有任何怨言。

那时候,张治中还特意提醒过周总理,认为他安排不周。

周总理开玩笑说:“文白先生,这是我们共产党的事情,您就不必多操心了吧。”

1964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机场

江鲜云也对邓颖超的任职安排不服气,在几位女性革命家之中,邓颖超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在党内外的声望都很高。

江鲜云提议,应该给邓颖超安排一个正部长的职位。她直言不讳:“总理,我们共产党人是提倡男女平等的,邓大姐怎么着也应该给安排一个部长的职位啊!”

周总理摇摇头,他耐心解释,如果邓颖超真做了某一个部的部长,那么这个部门所发出的文件和指令,下级就会猜测是不是周总理的直接意见,别人就不好办了。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在周总理任职多年之中,邓大姐一直没有在政府任职。

一直到1974年,中央筹备第四届人大会议之时,张春桥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四届人大人事安排工作会议上提出:第四届人大会议上应该给邓颖超安排一个副委员长的职位。

政治局一致通过,这个决议也得到了毛主席的批示。

为了这件事,毛主席还专门写了一封手令,派人送到了周恩来手上。

第四届人大会议召开的时候,其他的人事任命都是完全按照毛主席原本的指示进行的。

但毛主席交给周总理的这封手令,被周总理扣了下来,藏在办公室里面,没有其他人知道。

这成了一个秘密,一直到周总理去世之后,秘书找到了这封毛主席的手令,公布于众,人们才渐渐明白了周总理的良苦用心。

周总理从不以权谋私,邓颖超也毫无怨言,这种高尚的品格,怎么不让人感动?

邓大姐的无私

1976年12月,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邓颖超增补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颖超虽然年事已高,但他服从党的决定和人民的需要,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她讲话说:“党中央分配我的工作和职务,既是毛主席生前批准同意的,现在又得到同志们的一致的肯定,我觉得非常光荣、非常激动。”

从此以后,邓颖超肩膀上的担子不断增多。

1980年6月,邓颖超出访回国后摔了一跤,右膀摔断,左膝髌骨也骨裂,在北一直住了两个多月。

1981年7月,她又因为工作摔了腰,虽然没有伤到骨头,但很长时间都妨碍生活和工作。

为了争取能够早点回到工作岗位,她每天都在坚持锻炼着,经过了和病魔的顽强斗争,也终于恢复了健康。遗留的问题就是腰部活动的时候会受到限制。

从1977年到1981年5年时间,邓颖超参加了各种重要的会议、出国访问、接待贵宾、看望同志,次数高达上千次。

除了生病住院的时间之外,她是几乎每天都在紧张得工作着。

1982年,得知党中央即将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制定了干部离退休制度,想到自己身体一直不太好,她带头申请了退休。

1955年8月22日,邓颖超和周恩来游八达岭

党和人民需要邓颖超的时候,她愿意奉献一切光和热。在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之时,她愿意在行动上支持党中央的方针。

邓颖超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请中央批准自己退休,并且说明,只要人民需要,退休之后依然为人民服务。

不过,党中央没有同意她的报告,认为她还能承担新的、重要的职务。

此时的邓颖超身兼数职,已经78岁高龄,还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不仅出席中央会议,人大和政协的会议,只要她的身体许可她一定也会参加。

在生活上,邓颖超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不论在家中还是在外地出差、访问,她的吃穿住行都尽可能简单。

工作人员知道她身体不太好,从健康考虑,提出让邓颖超吃的好一点。但她惦记着现在不少老百姓生活不好,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想起他们,就没有办法大鱼大肉满足口腹之欲。

她还保留着曾经和周恩来在革命时期的生活习惯,衣服破了就补一补再穿,衬裤补了好几个洞,工作人员劝她换一条新的。

但邓颖超坚持说:“你们不穿是你们的事,我穿。就算生活好了也不能铺张浪费,还是要坚持节约、简朴。”

1926年,邓颖超同周恩来在汕头

很少有人知道,后来邓颖超出国访问,身上穿着的衣服是用周总理的旧衣服改的,就连改衣服的线都是自己出钱买的,绝对不能用公家的钱。

她一直认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都是党的光荣传统,一定不能丢掉,这是根本。

永远的怀念

1988年,全国政协主席一职任期满了之后,邓颖超正式离职休养。

虽然没有了职务,但她对党和国家的命运一直关注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十分关心。

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老了,眼睛不中看,耳朵不中听,你们要做我的眼睛、耳朵,要把外面的事情告诉我。”

周恩来和邓颖超都是互相最懂得对方的人,周总理去世之后,邓颖超一直反对搞周恩来和她的故居。有的地方在不征得她的同意之下搞故居,邓颖超严肃批评这是不实事求是的做法。

1987年,某家出版社想要出版一本关于反映长征女战士的书籍,里面准备给邓颖超专门写一篇。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邓颖超坚决不同意。她说当时她因为患了严重的肺病,组织照顾她,将她安排在了休养连,配备了担架和马匹,之后一路上都是靠着同志们的照顾和帮助过来的。她觉得自己在长征之中没有做很么事情,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后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委婉地向邓颖超征求意见,想要给她写一本传记,但她依旧严肃郑重地提出不同意。

“关于我的传记,恳请你们不要列入你们的工作中,更请你们作罢。”

邓颖超最喜欢一首诗:“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

邓颖超84岁时铿锵有力地写下“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邓颖超同志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