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风珠”定的是什么“风”?

 博士论西游 2023-06-22 发布于河南

(博士论西游第八九七讲,选自《〈西游记〉与中国古代社会》(084)第二章――器物篇之“定风珠、摩尼珠和舍利子”)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西游记》作者为了表现仙界的庄严华丽,他不吝笔墨描写了许多奇珍异宝,仅唐僧的“锦襕袈裟”上面就装饰了近十种奇珍异宝,其中定风珠、摩尼珠和舍利子有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含,因此,将对这三件宝贝进行介绍。
定风珠作为《西游记》中拥有具体法力的法宝,它在书中出现过三次:首先,它作为唐僧袈裟上的装饰物,提升了袈裟和贵重程度;其次,它作为镇押黄风怪的法宝,被灵吉菩萨所持有;再次,它被灵吉菩萨送给了悟空,破了铁扇公主芭蕉扇的法力。
由此可见,《西游记》中定风珠,或者说是定风丹,其主要功能就是平息各种恶风。那么,定风珠平息的是什么样的恶风呢?
应该来说,《西游记》作者对于“风”极为重视,他在书中描述了三种风:
一是“赑风”。菩提祖师曾告诉悟空,修道之人,要防备“三灾利害”,其中一灾就是“风灾”,而“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二是“三昧神风”。这是黄风怪所吹之风,作者用了极长的一段诗文对该风进行了详细描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变成老者为悟空疗治眼睛的护法伽蓝,对其进行了评价,“那风,能吹天地暗,善刮鬼神愁,裂石崩崖恶,吹人命即休。
三是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所扇之风。虽然一扇就能将人扇出八万四千里之外,但“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文学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既然《西游记》作者对“风”如此重视,这就表明,除了“风”是表述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之外,“风”更多地意义还是社会文化的代表,并且在中国古代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各派各家都说“风”:儒家说的“风”,一是政教秩序,二是社会规范;道家所说的“风”,一是“气”,二是阴阳二气的融合循环;医家所说的“风”,一是因空气异常流动使人患病的“外风”,二是因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所造成头昏、头眩、身体动摇的内风。
而最为重视“风”的,莫过于佛家了!
在佛家学说中,“风”除了是组成世界的四种因素“地、火、水、风”的“四大”之一之外,佛家又将其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寓意,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八风”。那么,什么是“八风”呢?
“八风”指的是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据《释氏要览·躁净》记载,所谓的“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又云世八法。佛地论云: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前诽拨名毁,不现前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
“八风”皆有极大威力,无论是哪一种风,都能使人随风所转、被风所动,让众生心随境转、智被境牵,不得安闲自在。大部分读者知晓“八风”,主要来自于宋代苏轼的一个典故。据《东坡志林》记载:
某日,苏轼出关之后,即作五言诗偈,自以为颇具修持工夫,甚为得意,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派书僮过江,送予金山寺佛印和尚印证。佛印和尚只批“放屁”二字,交给书僮带回。
苏东坡一见“放屁”二字,一时无明火起,即备船过江,去金山寺找佛印问罪。及至,却见禅堂紧闭,门上贴一纸条,上写“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尽管作者在《西游记》中提到和描述了各种恶风,但却将“定风珠”装饰于唐僧的“锦襕袈裟”之上,又将“定风丹”缝于悟空的直裰衣领之中,二者皆为佛家衣物,可见作者所要“定”的,不是儒、道、医所说之“风”,而是佛家的“八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