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扈学秋散文:明朝万历年间聊城官员丢官印的故事

 扈学秋 2023-06-22 发布于山东

明朝万历年间聊城官员丢官印的故事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成年男子,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深奥,回答起来也特别的容易,我想大家的答案也应该差不多。作为一名成年男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三样:财富、权力和美女。这三样东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非要排一个顺序,我想绝大部分人会把权力列为第一位,因为有了权力,财富也就会随之而来,民间有谚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有了权力和财富,美女也只不过是个玩物。

这两天最火的就是在成都逛大街的那一对男女了吧,漂亮的女硕士跟着国企的老总,别告诉我说这是真爱,毕竟老总可是有家室的人。美女肯定会图点什么,其实图什么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面,作为一名男人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班超也良苦,万里觅封侯。大诗人陆游在诉衷情里面也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十年寒窗苦呀,其实何止是十年,虽然隋朝开启了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了可能,可是也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到五十岁如果能考取进士,这个进士还是很年轻的。

印把子得来如此的艰难,可是我们聊城,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官员,竟然把自己的官印给弄丢了,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吗?如果没有听说过的话,就慢慢的听我细细的道来。

在明朝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周嘉谟有一个得意的门生名字叫做张春廷,张春廷出任东昌府巡按一年后,因公出差到湖北武汉办事,因为周嘉谟的老家就是湖北天门,既然学生到了老师的家乡,不去看望看望老师,那是非常不对的,特别是这位老师又是明朝的吏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的组织部部长,那可是管干部的大官,能够和老师拉近关系何乐而不为呢。可是老师远在京城,并没有在老家,这也没事,老师不在家,毕竟有老师的故居在这里,去探访一下老师的故居,以后到了京城和老师见面也好聊天说话。其实去拜访一下恩师的故居,也是人之常情。过恩师老家而不去,才是不符合人之常理。

张春廷于是特地乘船到天门干驿,探访恩师周嘉谟的故居。可惜这位张巡按的运气有点不佳。他乘坐的船到了沉湖的时候,天公不作美,突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他坐的官船竟然翻了。

狼狈不堪的张巡按好在被水手及时救上了岸,没有出现什么生命危险。可惜这时候他随身携带的官印却失落了湖中。我的天,这还了得,官印丢了!张巡按什么也不干,马上找人打捞。可是无论打捞的人如何努力,连续两天两夜不停的打捞,官印还是杳无踪迹。官印丢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会出现,估计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多见,张春廷肯定就被朝廷把官职给免了。

怎么就找不到这一枚官印了呢?张春廷心中也是非常的奇罕,也是非常的郁闷和压抑。被贬官之后不久,张春廷再次赶到了天门朝廷开设的旅馆,并在这里长期居住下来,而且还在沉湖边建了一个六角亭子,并把这一个小亭子取名叫做“失印亭”,并在亭子的旁边,又立了一块石碑,专门记载这次丢失官印的事情。官印丢了,反而因祸得福,让四百年后的我们还知道这件事情。

这个失印亭和这块记丢失官印经过的石碑到了1942年才被毁坏。1942年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多少古迹文物就这样消失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经过400年的风霜雨雪,这一枚丢失的官印,竟然在天门干驿沉湖畔的失印亭遗址旁边被附近的村民发现。让这一枚消失了400年的官印得以重见天日。

据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郑乾武介绍,一九七二年天门市博物馆干部在天门干驿镇郊区宣传文物保护政策,偶遇一村夫在卖一枚铜印,于是就花20元买下作为馆藏文物。一九七二年的时候,二十元钱算不算一笔巨款呀?当时买下这个文物的时候,该印属于什么朝代?有什么来历?价值如何,当时均不得而知。到了2006年,在对馆藏文物进行定级的时候,由国家文物局将这枚官印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二级文物是指文物藏品中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物。可见这枚官印并非平常之物。

官印作为权力的象征,用不同尺寸、印钮形态表明品级,成为我国历代管理的独有形式。这一枚'分巡东昌道印’是明代万历十一年造的东昌道巡按的官印,现为国家二级文物,材料为铜质,虽历经四百年风雨,目前仍保存完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博物馆馆长于中胜介绍道。

 东昌府区博物馆副馆长李叶介绍,东昌府区因在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该官印是东昌府悠久历史的佐证之一。该馆偶然得知此印后,经山东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协调支持,与天门市博物馆签订借展协议,该印由天门方面专程护送至聊城。

故事讲到这里,就有必要介绍下这枚官印了。

湖北省天门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二级文物

分巡东昌道印

印台为方形,边长8.2厘米,厚1.3厘米,印柄高9.8厘米,柄厚1.6厘米,重1.246千克。

印面阳刻九叠篆书"分巡东昌道印";印背左边刻"万历十一年十二月日""礼部造",右边刻印释文"分巡东昌道印";左侧印墙刻"萬字二千四十四号",印背文字均为阴刻楷书。

既然是分巡东昌道印,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道吗?分巡东昌道又是什么意思吗?

先看看明朝道的出现和发展。

"道"的出现和发展

地位被"三堂"取代后,"三司"虽然成为闲职,但仍有实质性的政务和职责,那就是分"道"理事。

"道"有两种类型:一是业务性的,专理一事,且各省都有设置,如布政司下设的、以催征粮饷和督运漕粮为专责的"督粮道",按察司下设的、主管学校和科举的"提学道";二是分区性的,以守土安民和巡察民情吏治为主要职责,如布政司下设的"分守道",按察司下设的"分巡道"。

分守道与分巡道均为派出机构,职责相同,且都对巡抚负责,但分守道更侧重粮储、赋役、屯田、水利等有关国计民生事,而分巡道则更侧重治吏、抚民、清军等有关社会风气与社会治安的事务。由于分巡道的职责更多是维护社会治安,其军事职能被不断强化,致使在一些要害地区由分巡道发展到兵备道。

随着"道"在职能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本作为省级权力机关的"三司"逐渐下降为"道"级机关。于是,明代地方在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的基础上多出了一个介于省与府之间的"道"。另外,分守道、分巡道与兵备道之间往往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这些变化基本上都为清代所继承。

再了解下分巡东昌道。

分巡东昌道

万历十一年七月,明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对山东省的"道"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主要涉及四个重要的兵备道,即将临清兵备道改为分巡东昌道,驻临清州;将曹濮兵备道改为分巡兖州道,驻曹州;将沂州兵备道和济宁兵备道合并为分巡济宁道,驻济宁。

作为分巡东昌道前身的临清兵备道始设于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管辖范围包括1府、2州、15县、3卫所和5巡检司◇即东昌府、临清州、高唐州、聊城县、清平县、花平县、博平县、堂邑县、冠县、莘县、馆陶县、丘县、夏津县、武城县、东阿县、平阴县、阳谷县、寿张县、平山卫、东昌卫、临清卫、甲马营巡检司、裴家圈巡检司、魏家湾巡检司、南馆陶巡检司和滑口镇巡检司。改成分巡东昌道后,管辖范围不变,直到康熙六年(1667年)裁撤,归并济南道。

根据明清时期的制度规定,分巡东昌道均以山东省提刑按察司的一名副使或佥事提领,官职名称为"分巡东昌道副使"(之前为"临清兵备副使")或"分巡东昌道佥事"(之前为"临清兵备佥事"),有时也简称为"东昌道副使""东昌道佥事",官员的官印则为"分巡东昌道"。分巡东昌道官员的主要职责是"问理刑名,操练人马,协同抚按,控制一方",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和军事训练外,还兼管河道、屯田等事务。

佥事,也就是副官,在明朝佥事的等级比较高。我是这样理解的。

想亲眼见下这枚官印,就需要到聊城市东昌府区博物馆了。租借半年,三月份开展,估计到了九月份之后,再想看的话,就需要去湖北天门了。

扈学秋小传(附作品推荐)






竹影花香 莫负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