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城瓷器百馆游 | 文心匠艺瓷“话”经典——走进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

 不好名马非英雄 2023-06-22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上德化白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薄瓷幻化为曼妙的轻纱,会带来怎样的巧思?当庞然瓷塑立于身侧时,又会有怎样的震撼?百闻不如一见,真正见面仍期待下一次重逢,这已成为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参观者的共同心声。

图片

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推陈出新的薄胎彩塑技艺惊艳了一个时代,精心匠制的历史人物、佛、道、儒等大型瓷塑享誉国内外,用德化白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堪称一绝。今天的德化白瓷探秘之旅,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感受时代与文化烙印下的动人故事。

瓷人“说书”,活灵活现传经典

您见过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齐聚一堂吗?“黑旋风”李逵双手握斧,“怒发浑如铁刷”,怒目而视,似是要赴战场杀敌;一旁的武松骑于虎背,左手揪虎颈,右手抡拳向虎脑砸去,打得“吊睛白额大虫”张嘴咆哮,气势如虹;不远处的林黛玉身着粉衫,肩担花锄,双眉似蹙非蹙,一副惹人怜爱模样……

图片

走进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便可看到这样的热闹景象。邱双炯从中国古典名著中汲取灵感,设计创作一百单八将、金陵十二钗、三国英雄、佛教人物等系列陶瓷塑像,形态各异,神采飞扬,仿佛穿越古籍与时空,向我们叙述着自己的故事;世人透过那洁白的瓷土、灵动的造型,也就走进了典籍中的大千世界,让一幕幕精彩好戏在身边上演。

图片

在德化,拥有如此规模、自成体系、饱含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瓷像藏品的藏馆,仅此一家。除四大名著外,邱双炯还化用了儒学、佛教、道教等传世典故,研制出《和谐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精美瓷雕塑像。其中,五百罗汉作品被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专设展厅收藏,在它们身上,白瓷塑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了精彩的融合。

图片

瓷人“说书”,引人入胜。通过邱双炯及其团队的钻研与巧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化传世白瓷技艺激情碰撞,赋予每一尊瓷像独属于自己的“中华魂”。瓷像又将肩负传承使命,向世人展现神州文化的精彩纷呈。

图片

薄胎厚艺,求索不止精技法

静寂的展厅里,有这样一座贵妃醉酒瓷像:璀璨灯光照耀下,贵妃侧卧于玉床,双颊粉嫩如朝霞,乌发倾泻如飞瀑,一条丝绸披帛笼于双臂,裙带细如云丝。走近瓷像细看,才恍然大悟那披帛并非丝绸,而是由薄瓷制成,令人击掌叫绝。

图片

若非研究所负责人亲口所述,人们难以想象这尊《贵妃醉酒》是三十年前的作品,这也是邱双炯在德化已有烧瓷技术上的创新之作。

德化制瓷历史悠久,然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依然停留在柴烧阶段,邱双炯预见了电力烧瓷的优越性,于是倡导由柴烧制瓷转变为电、油、气烧制瓷。电油气烧制效率高、可控制、瑕疵少,烧制出的瓷器质地更加均匀,色彩更加丰富,瓷塑成品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图片

1993年,邱双炯在已有的电烧技术基础上,新创“薄胎”技法,选取“中国白”材质瓷土,调配高温色料,研制出了《贵妃醉酒》。时任国家领导人看到这座瓷塑后,感慨德化制瓷工艺之高超,赞叹德化是“瓷国明珠”,这一“国字号”美名从此传扬海内外。

图片

如今,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不断创新薄胎技法,研制出许多优质薄胎瓷塑品。最新研制的贵妃侧卧像技艺较以往更胜一筹,身上的网纱披帛绵延不断,网眼细腻,已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然而,当我们回首看向那尊烙印着时代印记的贵妃醉酒像时,便会想起彼时德化制瓷的艰辛与不易,更会忆起制瓷匠人生生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

大型雕塑,成就白瓷大器

驱车进入德化的瓷都大道,绿化带中央的大型白瓷雕塑便映入眼帘:慈悲的观音、嬉笑的孩童、曼妙的美人……一座座瓷雕造型百变,细节动人,引得人想上前仔细查看,然而终是匆匆一瞥而过,留下些许念想,更激起探索的欲望。

然而,到了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你会发现这里才是大型白瓷雕像的艺术天堂。走进大门,就可以见到身高超1.5米的《八本尊》白瓷佛塑像肃立,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意。徜徉在展馆内,诸多佛教人物的大型塑像,齐聚一堂,让人惊异的是如此巨大的瓷像每一尊都是通体无瑕,瓷质光滑、洁白如玉,犹如置身神话世界。

图片

支撑这些作品完型的,是邱双炯带领团队研制的“中国白”大体量瓷塑新技术,其至今仍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少有人能够超越,特别是成体系的大量群塑更是仅此一家——对于业界而言,这是打破了民间“德化白瓷无大器”瓶颈的扛鼎力作,堪称“世界瑰宝”,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争相观看。

图片

过去,尽管德化制瓷产业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产品多为茶具、摆件等小型瓷器,大型瓷塑品数量少之又少。为了打破外界对德化的刻板印象,邱双炯带领团队总结大型瓷塑的烧制规律,经过数次实验,最终攻克了大体量“中国白”瓷土在高温煅烧时易开裂、软塌、变形等难关,创造了属于德化的“中国白”大体量瓷塑技术。

图片

现在,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依然奋斗在研制大体量“中国白”瓷塑技艺的道路上。团队研制的《和谐十八罗汉》颠覆常规,罗汉们不似往常般龇牙咧嘴,而是慈眉善眼、充满喜气,身边的猛兽坐骑温顺和善,使人心生亲近。瓷塑整体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十分震撼。

图片

德化“中国白”大体量瓷塑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其烧制出的瓷塑品也为国内瓷塑市场提供了大量典范。“德化白瓷无大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德化白瓷的新机遇正滚滚而来,并为古瓷都增添新光彩。

图片


来源 | 海峡都市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