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看到的欧洲交通

 木趣坊 2023-06-22 发布于江西

  

   欧洲的城市交通建设非常完善,再偏远的地方都有公交车到达,方便人们出行。而且交通车都是那种两节的大公交车,底盘很低,玻璃窗很大,车内空间舒适,我们常常担心无人乘坐,但即使这样,也要保持畅通无行。我们因为大多数住宿地点在城郊,才会注意到早晚有学生和年纪稍大的人员乘坐。我的直觉:不是因为那地方居住的人多了,而专门开设一条公交线路,而是因为公交线路的开设,促使人们选择定居在公交线路附近或公路旁。政府通过这样的交通网设计疏导人们选择城郊卫星城生活,以避免城市的过度拥挤。便利的交通网使得更多的人逐渐搬离城市,一般选择在城市近郊定居的家庭都有两辆小车。男人上班,女人在家接送小孩。只有那些想节省开销的家庭才会选择公交出行(谁都会有拮据的时候-因为经济危机发生、重新选择工作、要买房等等)。虽然我们一天到晚都在路上,在各个城市之间穿梭,却很少发生堵车,好像印象中只在进巴黎的时候出现过一次。


  

  

  

  

  

  

   在阿尔卑斯山中,主要的建筑都建在峡谷的平地中,也有很多的房屋建在两边的山坡上。高速公路在中间穿行,而窄轨铁路则往往是贴着山边行走,常常看到与公路上的大巴并行。好像走汽车的路还要平坦一些,倒是火车在沿着山路上上下下爬行,像有轨电车,三、五节车厢,一会儿跑到我们前边,一会儿落到我们后边,一会儿又看不见了。从意大利沿海返回阿尔卑斯山前往奥地利途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琉森湖绕圈也发现火车与公路并行。原来一直以为,公路是他们的主要运输大动脉,公路网四通八达,逢山开洞,遇水架桥,路况很好,没有坑坑洼洼,颠簸不平的感觉,很少看见路上隔离修路的现象,倒是看见扩宽,增加车道的施工情况。后来查找瑞士雪山小火车资料,才发现,原来欧洲有非常强大、安全、准时的铁路网,不仅仅在城市之间和乡村之间,而且还建在了各个高山景点之上,不仅仅有国营的宽轨铁路,还有很多的私人窄轨铁路系统,运行在各个风景点的不同路段上。早在100多年以前,瑞士人就把铁路修建到阿尔卑斯山少女峰海拔3454米的高度上,这是欧洲铁路的最高点,其中有四分之三左右的路段是在冰河底下隧道岩壁里通过,工程十分艰巨,令人赞叹不已。正是这种强大的铁路网,支撑起欧洲享誉世界的旅游经济。


  

  

  

  

  

  

  

   欧洲非常提倡环保出行,健康出行,步行和自行车非常流行。我注意到一个很特别的细节,所有人行道和林间小路都没有一个台阶,哪怕是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乡村,我曾从住宿的旅馆一直走到山脚,起码有2千米,全部都是缓坡路,坡度有些地方有20-30度。在冬天,雪地里行走没有台阶很安全,庐山因为住宅区过去没有公路,都是石头台阶路连接,冬天冰雪覆盖路面,行走非常困难,特别是连续10个台阶以上的,年纪大的人根本没法行走。如果设计成缓坡,就可以慢慢走。汽车路是盘山而上,只有进入住宅的地方看到有台阶,甚至上下公路之间如果在我们这里,一定有台阶小路连接,可以节省上下时间,但他们那里没有这样的小路,都是草地,你只能沿着公路绕行。我发现,一个小区一般只有一条公路主干道进入,住宅均建在干道的两边,而围绕着整个住宅区域外围都会建有步行小道和自行车道,经常看到有人全副装备在骑行,或在步行。步行时,两手均有登山杖,哪怕不用时挂在手腕上拖行。


  

  

  

  

  

   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规则深入人心,在里尔近郊,小镇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我们7-8个人在边走边逛,一个丁字路口,有小车停下,我们起初以为是司机给我们让路,我们过行人线后,他们还没有走,原来路口还有一个红绿灯信号柱,如果是我们这儿,司机早就呼啸而过了(小镇路口没有监控头)。在我们散步回来的路上,进入我们这边住宿区,因为有好几家旅馆集中在路这边,所以有铁格网与公路隔离。当我们走在进入旅馆的道路上时,一点也没有发现后面有一辆小车静悄悄地跟着,不知道跟了我们多长时间,直到我们意识到,不好意思闪到路两边,请他先过。车内一位老人礼貌地向我们挥手,才加速驶过。前边有洗车场,几个旅馆都开有对外营业的酒吧。第二天晚上,有人看到老人在餐厅用餐。


  

  

  

  

  

   我们包租的旅游大巴,陪同我们全程运营,车体高大宽敞,车内装有黑匣子,对司机的运营可以监控,当你开车超过一定里程或时间时,它会自动提醒司机,需要休息一会。如果你不理会,大约提醒几次以后,它就会自动抱死,不工作了。这样可以避免司机疲劳驾车,防止交通事故。有一次连续开了很长时间,在一个服务区休息后刚开出不久,司机又开车进入一个服务区休息,我们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黑匣子报警了。结果那天晚上8点多钟才找到旅馆。每一次休息时,我看到司机都会要一杯咖啡,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休息15分钟。如果在停车场,他就坐在车里等候,看管行李,哪里都不去,非常敬业哦!


  

  

部分图片选自互联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