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經·雅·大雅·生民之什·生民》

 元亨技术 2023-06-22 发布于贵州

詩經·雅·大雅·生民之什·生民

大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民:指周人、周民族。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後稷。厥:其,指示代詞。這兩句是說那當初生育周民的,就是姜嫄。民:人,指周人。時:是。姜嫄(yuán):傳說中遠古帝王高辛氏(帝嚳)之妃,周始祖後稷之母。姜是姓。“嫄”亦作“原”,是諡號,取本原之義。以上二句說姜嫄始生周人,就是指生後稷。(帝俈,黄帝曾孫,起黄帝至帝俈四世,号高辛。蟜極生高辛,為帝俈。)禋(yīn)祀:一種野祭。祭時用火燒牲,使煙氣上升。這裡指祀天帝。一說指祀郊禖(méi)。禖是求子之神,祭於郊外。弗:“祓(fú)”的借字。祓是除不祥,祓無子就是除去無子的不祥,也就是求有子。履:踐,踩。帝:天帝。武:指足跡。敏:腳拇指,“武敏”就是足跡的腳拇指。歆:欣喜。姜嫄踐巨人腳印而感生後稷的故事是周民族的傳說。(一說履跡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即一種象徵的舞蹈。所謂帝就是代表上帝的神屍。神屍舞于前,姜嫄尾隨其後,踐神屍之跡而舞。)介:同“愒(qì)”,息。這句是說祭畢休息。震:娠,就是懷孕。夙:肅,意思是謹守胎教。)時維後稷:即是為後稷。後稷又名棄。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誕:發語詞,有歎美的意思。彌:滿。彌厥月:意思是滿了懷孕應有的月數。先生:首生,第一次分娩。如:同“而”。達:滑利。這句是說頭生子很順利地出生。坼(chè):裂。副(pì):裂開,剖開。這句是說生得滑利不致破裂產門。菑(zāi):“災”的異體字。赫:顯。這句是說因上述的情況而顯得靈異。甯、康:都訓“安”,意思是:“上帝莫非不安享我的禋祀嗎”這是寫姜嫄的惴懼。踐大人跡而生子是大怪異的事姜嫄疑為不祥,所以下文又說“居然生子”。居然:徒然。生子而不敢養育所以為徒然。這裡三句辭義和下章緊相連接。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後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寘(zhì):置,擱。隘:狹。這句是說將嬰兒棄置在狹巷。腓(féi):隱蔽。見《小雅·採薇》篇。字:乳育。平林:平原上的樹林。會:適逢。這句是說適逢有人來伐木,不便棄置。呱(gū):啼哭。實:與“寔”同,作“是”解。覃(tán):長。訏(xū):大。載:滿。以上二句言嬰兒哭聲壯大。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匐:古音“必”。匍匐:伏地爬行。岐:知意。嶷:古音“逆”,認識。克岐克嶷:是說能有所識別。以:同“已”。就:求。以上三句是說後稷當才能匍匐的時候就很聰穎,能自求口食。蓺(yì):種植。荏(rěn)菽:大豆。這句的“蓺之”兩字貫下“禾役”、“瓜瓞(dié)”等句。旆旆(pèi):即“芾芾(fèi)”,茂盛。役:《說文觧字》引作“穎”,禾尖。穟穟(suì):美好。幪幪(méng):茂盛覆地。唪唪(běng):《說文觧字》引作“菶菶(běng)”,多果實貌。以上五句是說後稷知道遊戲時候就愛好種植,所種瓜穀無不良好。

誕後稷之穡,有相之道。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卽有邰家室。相:助。以上二句是說後稷的收穫有助成之道,即指下文茀草等事。茀(fú):拔除。黃茂:指嘉穀。方:整齊。苞:豐茂。種:同“腫”,肥盛。褎(yòu):禾苗漸長貌。引申為出眾。《漢書·董仲舒傳》:“今子大夫褎然為舉首。”後以“褎然舉首”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輩。發:舒發。秀:初長穗。堅好:言谷粒充實。穎:垂穗。栗:即“栗栗”,眾。以上五句依禾生長成熟的次第描寫禾的美好,表現出耕種人的勤勞。邰(tái):地名,又作“斄”,音同。邰故城在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這句是說後稷到邰地定居。相傳後稷在虞舜時代輔佐禹有功,始封于邰。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恆之秬秠,是獲是畝;恆之穈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降:天賜。秬(jù):黑黍。秠(pī):一種黑黍。《爾雅·釋草》:“秠,一稃二米。”穈(mén):赤苗嘉谷(初生時葉純色)。芑(qǐ):白苗嘉谷(初生時色微白)。恆(gèng):遍;滿。“恆之秬秠”言遍種秬秠。是獲是畝:收割而分畝計數。任:抱。肇:始。以上五句是說遍種四種穀,成熟後收穫抱負而歸,始祭上帝。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揄(yǎo):《說文觧字》引作“舀”,取出。蹂(róu):通“揉”,揉搓。釋:淘米。叟叟:亦作“溲溲(sōu)”,釋米之聲。烝:同“蒸”。浮浮:《說文觧字》引作“烰烰(fú)”,熱氣上升貌。以上四句寫準備用於祭祀的米和酒。惟:思。言思念於祭祀的事。蕭:香蒿。祭脂:牛腸脂。祭祀用香蒿和牛腸脂合燒,取其香氣。羝(dī):牡羊。軷(bá):祭道路之神。因為將要郊祀上帝,先祭道神,就是《說文觧字》所說“將有事於道,必先告其神。”這句是說取牡羊為牲以用軷祭。燔(fán)、烈:燒烤。這句是說將蕭與脂燒燎起來。歲:古讀如“雪”。嗣歲:來年。這句是說祭祀是為了興旺來年,意思就是祈求來歲的豐年。

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昇。上帝居歆,胡臭亶時。後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於今。卬(áng):我。豆:盛肉食器,木制。登:瓦豆。居:安。歆:享。胡:何。臭:氣息。即指上文“其香始升”的香。亶:誠。時:得其時。這句是說:“為什麼那馨香之氣這樣地真正得其時呢,”這是讚美的話。迄:到。以上三句是說後稷始創周人的祭祀制度,直到後來,庶幾乎沒有獲罪於天,遺恨於心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