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系统工程》模拟题与答案
2023-06-22 | 阅:  转:  |  分享 
  
...

系统工程模拟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熵函数在〔 B〕分布下取得最大值。

A.负指数 B.等概率 C.泊松 D.正态

2.不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是〔 C〕 。

A.开放系统 B.动态系统 C.封闭系统 D.静态系统

3.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承受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予以转换,产生另一种形

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能力,或者说系统与〔 B〕相互作用的能力。

A.内部要素 B.外部环境 C.研究对象 D.目前状态

4.一比特信息量就是含有两个独立等概率可能状态的事物所具有的 (C)被

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A.不可行性 B.可行性 C.不确定性 D.确定性

5.通过对系统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分析来研究系统功能的方法,称为

〔 D〕分析法。

A.指标 B.标准 C.目的 D.要素功能

6.黑箱就是内部无法翻开并且无法了解,只能根据其〔 A〕进展识别的

系统。

A.功能 B.输入 C.输出 D.目标

7.系统分析是一种〔 C〕 。

A.定性分析方法 B.定量分析方法 C.辅助决策技术 D.系统评价技术

8.系统的熵越大,说明系统〔 B〕 。

A.越有序 B.越无序 C.越复杂 D.越简单

9.决定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是〔 B〕 。

A.系统要素 B.系统构造 C.系统环境 D.系统规律

10.霍尔三维构造方法论的核心是〔 A〕 。

A.最优化 B.系统化 C.满意化 D.学习和比拟

11.现代科学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 C〕组成的。

A.物质、精神、信息 B.个人、集体、组织

C.物质、能量、信息 D.系统、信息、构造

...

...

12.系统的构造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 (子系统 )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和

〔 C〕上的联系方式。

A.物质、信息 B.投入、产出 C.空间、时间 D.费用、效果

13.系统失效过程大体分为早期失效期、 (B)和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

A.使用失效期 B.偶然失效期 C.报废失效期 D.自然失效期

14.系统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目标、〔 A〕、模型、费用和效果及评价标准。

A.可行方案 B.分析人员 C.管理人员 D.优化方法

15.系统按其状态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静态系统和〔 A〕 。

A.动态系统 B.复合系统 C.人造系统 D.概念系统

16.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 (C)。

A.可靠度 B.平均寿命 C.可靠性 D.有效性

17.设备甲和设备乙的可靠度均为 0.9,组成串联系统,那么该系统的可靠度为

〔 C〕 。

A.1.0B.0.45C.0.81D.1.8

18.设备甲和设备乙的可靠度均为 0.9,组成并联系统,那么该系统的可靠度为

〔 C〕 。

A.1.0B.0.5C.0.99D.0.45

19.系统是至少由〔 B〕个或其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整体。

A. 1B. 2C. 3D. 4

20.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核心是〔 C〕 。

A 最优化 B 各个要素最优 C 比拟和学习 D 方案选择

二、多项选择题

1.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其理论概括程度的上下或与实践领域相距的远近,

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BCD。

A.系统科学的哲学思想 B.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

C.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 D.系统科学的根底科学

E.系统科学的知识构造

2.进展层次单排序的方法有 BC。

A.古林法 B.和积法 C.方根法 D.逐比照拟法 E.评分法

...

...

3.系统功能设计包括 ABCD。

A.系统功能分析 B.系统功能分类

C.系统功能整理 D.系统功能设计评价

E.系统功能开发

4.系统的含义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BCD。

A.系统都是动态的 B.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

C.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 D.系统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组成

E.系统都是有形的

5.下面属于系统的根本运动规律的是 BCD。

A.自然规律 B.等效优效代换规律

C.反响规律 D.连锁反响规律

E.局部薄弱环节限制总体功能的规律

6.系统分析的准那么是 ABCD。

A.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B.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C.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D.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E.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7.系统构造与功能的关系 ABCD。

A.构造不同 ,功能不同 B.构造不同,功能一样

C.构造一样,功能不同 D.构造一样,功能一样

E.只有功能,没有构造

8.霍尔三维构造体系是由 ACD 组成的一个立体的跨学科的体系。

A.知识维 B.信息维 C.逻辑维 D.时间维 E.空间维

9.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 AC。

A.学习 B.整体化 C.比拟 D.最优化 E.标准化

10.评价系统的费用和效益时用评价标准是 ABD。

A.假设各可行方案效益一样,选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B.假设各可行方案费用一样,选效益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C.选费用最小,效益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D.选效益费用比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E.选费用大,效益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

...

11.系统设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BCD。

A.设计组织机构及管理标准 B.设计完全不存在的系统

C.改良目前满意的系统 D.修改目前不满意的系统

E.只设计物质系统

12.系统评价的原那么包括 ACD。

A.要保证方案的可比性 B.要保证定性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C.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D.正确、合理地制订评价指标体系

E.评价指标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要求相一致。

13.从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C。

A.自然系统 B.社会系统 C.人造系统 D.无机系统 E.概念

系统

14.从系统组成要素的属性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CD。

A.物质系统 B.信息系统 C.概念系统 D.实体系统 E.生物系统

15.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CD。

A.自然系统 B.社会系统 C.开放系统 D.封闭系统 E.实

体系统

16.从系统的状态与时间的关系来看,可将系统分为 AD。

A.动态系统 B.开放系统 C.封闭系统 D.静态系统。 E.概

念系统

15.用 AHP 方法建立的层次分析构造模型主要由以下层次 ACD 组成。

A、目标层 B、执行层 C、准那么层 D、方案层 E、系统层

17.以下哪些是近似于静态的系统 ABCD?

A、大桥 B、学校 C、公路 D、房屋 E、经济系统

18.关于系统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DE。

A、系统分析以定性分析为根底

B、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可能采取的方案进展优选,为决策者提供

可靠的依据

C、系统分析应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

D、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法

E、系统分析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

...

19.形成耗散构造的系统必须具有以下条件 BCE.

A.平衡有序 B.非平衡有序 C.开放系统 D.非平衡态 E.随机涨落

20.系统工程的霍尔三维构造体系中,按时间维可以划分为规划阶段、

BCD、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A 可行性研究阶段 B 方案设计阶段 C 研制阶段

D 生产阶段 E 优化方案阶段

21.系统工程的霍尔三维构造体系中,按逻辑维可以划分为明确问题 ,选择目

标, ABDE,付诸实施几个步骤。

A.系统综合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做出决策 E.方案优化

22.系统抑制连锁反响的能力包括: ABCE。

A.系统内各子系统输入端的存贮能力。

B.系统内各子系统变换比的伸缩 X 围和调节能力。

C.系统修复局部故障的能力。 D.系统的等效优效代换能力。 E 系统的冗余水平。

23.客观世界是一个 BCE 的大系统。

A.多空间 B.多层次 C.多因素 D.多性能 E.多过程

24.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按其理论概括程度的上下,采用横向分类法可

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ACDE。

A.哲学 B.应用科学 C.根底科学 D.技术科学 E.工程技术。

25.正反响的作用包括: CD。

A.使系统保持稳定 B.使系统的行为方向趋向一个目标

C.用来放大某一种作用或某一种效应。 D.使有直接关联的系统互相促进,协调

开展。

E.使生态系统中食物链 (网 )上的各个生物种群保持相对的稳定。

26.负反响的作用包括 ACE。

A.用来保持系统行为的稳定 B.用来放大某一种作用或某一种效应

C.使系统的行为方向趋向一个目标 D.使有直接关联的系统互相促进,协调开展

E.使生态系统中食物链 (网 )上的各个生物种群保持相对的稳定

27.在现实中,形成系统局部薄弱环节的根本的原因有下面几种: ADE。

A.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限制 B.系统规模太小 C.系统专业化程度太低

...



...

D.在系统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

E.系统的构造、部件随着自然界和社会的向前开展而逐渐过时、落后和老化

28.克制局部薄弱环节的具体途径有 ABD。

A.开展生产和改变自然条件; B.在开展系统时,加强全面规划和总体设计;

C.扩大系统规模 D.更新过时和落后的部件或设备。 E.提升系统的专业化水平

29.系统内分工可采取的一些根本方式包括: ABCDE。

A.专一和综合 B.大型和小型 C.固定和流动 D.集中和分散 E.联合和独立

30.五率最高定律是指: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到达的功能 (目的 )的前提下,

使整个系统对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率最高。

三、填空题

1.可靠性是指产品、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两类有序构造是指物质的有序构造和能量的有序构造。

3.黑箱就是内部无法翻开并且无法了解,只能根据其功能进展识别

的系统。

4.系统的特性包括目的性,相关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5.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有霍尔的系统工程三维构造方法论和切克兰特的软系

统方法论等。

6.系统工程的特征是,程序化、信息化、准确化、专业化,集约化。

7.系统功能设计包括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分类、系统功能整理以及系统

功能设计评价等四个方面。

8.系统科学知识体系按其理论概括程度的上下,采用横向分类法可以划分

为 根底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

9.现代科学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组成的。

10.按照系统的形成原因来看,系统可分为系统的角度和系统的方法。

11.系统的熵 S(X)随时间减少,即: dS/dt< 0(也可写成 dS< 0),称系统状态的

这种演化方向为:进化或开展。反之,假设 dS> 0,那么称系统运动状态的演化方向

为:退化或没落。

12.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三维构造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

13.从系统分析的思想、方法和任务的特点出发,可将系统分析定义为是

...

...

辅助决策技术

14.系统分析过程需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5.使用层次分析法,一般把分析的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那么层和

方案层。

16.失效过程大致分为 :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三个阶段。

17.系统的功能反映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8.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目标、可行方案、模型、费用和效果、评价标

准。

19.从系统的复杂程度来看,可以将系统分为普通系统和大系统。

20.系统的属性总是多于组成它的各个要素在孤立状态时的属性之和。多于

21.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整体性。

22.对发生故障的可靠性与排除故障的维修性,两者结合考虑,可称为广义的可

靠性。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四、判断题

1.系统的整体性是一个系统区别于其它系统的标志。×

2.系统工程与一般系统论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是根底理论。√

3.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根底理论。×

4.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最优的。

×

5.目标 -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KJ 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6.应用层次分析法时,要求判断矩阵必须具有完全一致性。×

7.系统的构造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8.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9.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10.系统评价得到的量化结果是准确数值。×

11.一般说来,在设备、系统失效过程中,偶然失效期中的失效率趋于常数。√

12.系统设计中的分解和综合过程是相互独立的。×

13.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大,其所含的信息量也越大。×

...

...

14.系统的连锁反响往往呈现出单链式的影响。×

15.系统的环境是指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各个事物组成的整体。×

16.冗余是指系统在构造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段来完成同一功能。√

17.最优的系统要素结合在一起一定产生最优的功能和功能效率。×

18.由无序到有序的物质运动是熵减过程。×

19.社会系统和生物系统也统称为目的系统。√

20.系统的构造反映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1.连锁反响在逻辑上对应的是因果系列。√

22.人类的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节约。×

23.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

24 所谓优化,就是在约束条件规定的可行域内,从多种可行方案或替代方案中

得出最优解或满意解。√

25.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

26.现代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多输入和多输出的非线性控制系统。√

27.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方法论的核心是寻求系统的最优化。×

28.自组织功能是指如果经理不发出外部命令,工人们会按照互相默契的某种规

程,各尽其责的协调工作,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29.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30.系统及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目标,只要各子系统到达各自的目标和功

能,就能到达系统目标和实现系统功能。√

31.现代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 AB 的非线性控制系统。

A.多输入 B.多输出 C.众多因素复杂 D.单输入 E.单输出

32.层次分析中的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层次某元素、本层次与之有关元素之间相

对重要性的比拟。√

33.目标 -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KJ 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34.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一切细节、一切因素都包括进去。×

35.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两类。√

36.一般没有贮备的系统多数属于“并联系统〞。×

...

...

37.系统综合的根本思路是“调查——分析——综合〞。×

38.现实世界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闭系统。√

39.系统设计包括初步设计,系统分析、决策和详细设计几个阶段内容。×

40.系统评价工作与系统使用者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和经历有关,例如系统使用

的方便性、舒适性等,这样的指标无法定量化。√

五、简答题

1.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请问该系统的整体也会是最优的吗?

为什么 ?

系统的组成要素都最优,不一定使得该系统的整体也是最优。因为系统功能

不仅取决于系统组成要素,还取决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各要素间有密

切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要求系统内各要

素应根据整体目标,尽量防止“内耗〞,才可能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果。可以“三

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或“拿破仑对法国军队和马木留克军队的论断〞为

例进展说明。

2.简答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 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

特征和功能〔 3〕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3.简答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分析思路清晰,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和模型化,分析时所需

要的定量数据不多,但要求对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具体明确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准那么、多目标的复杂系统的评价和决策分析。

4.系统分析包括有哪些要素?请说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 1〕目标〔 2〕可行方案〔 3〕模型〔 4〕费用和效果〔 5〕评价标准

系统分析是从明确现实目标开场,通过模型预测各可行方案的效果和费用,

然后根据评价标准进展评价,最后确定各可行方案的优劣顺序

5.简述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根本步骤。

1.邀请各方面有关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以不超过 10 人为宜

2.确定系统评价工程集和评价尺度集

3.确定各评价工程的权重

...

...

4.按照已经制定的评价尺度,对各可行方案的评价工程进展模糊评定,并建

立隶属度矩阵,这里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模糊映射。

5.计算可行方案 Ak 的模糊综合评定向量 Sk

6.计算可行方案 A.的优先度 N.

7.根据各可行方案优先度的大小,即对可行方案进展优先顺序的排序,为决

策提供所需信息。

6.简答系统分析应遵循的准那么。

1.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3.局部利益与

整体利益相结合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7.举例说明五率最高定律在实践中的意义。

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方式不是各个子系统在彼此孤立的情况

下形成的,而是在整个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受系统的目的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因

此要服从一个统一的自然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到达的

功能〔目的 )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对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率

最高,又称为五率最高定律。

8.简答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p39

1.问题现状说明。说明现状的目的是改善现状。

2.弄清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改善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

3.概念模型。用构造模型或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现状。

4.改善概念模型。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改善概念模型。

5.比拟,将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进展比拟,找出符合决策部门意图,而且可

行的变革方案。

6.实施。根据决策组织实施。

9.简答层次分析方法的根本步骤

1.明确问题 2.建立层次分析构造模型 3.建立判断矩阵 4.层次单排序 5.判断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6.层次总排序

10.简答系统工程的功能

1.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相结合的功能 2.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的功能

3.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相结合的功能 4.开展自然科学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相

...

...

结合的功能

11.何谓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系统工程中,系统分析是一种在系

统工程各个阶段反复使用的科学分析方法,它一般与系统设计结合使用,形成系

统工程根本处理方法

12.简答系统分析应遵循的准那么。

1.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3.局部利益与

整体利益相结合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3.简答五率最高定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 P23

在保证实现环境允许系统到达的功能〔目的 )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对空间、

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率最高,又称为五率最高定律。

14.简答系统的两类有序构造并举例说明。 P30

平衡条件下的有序构造,如晶体、机器、无机系统等,宏观上看是静止的结

构,不与外界发生交换关系,这种构造通常与时间无关,是一种死的构造,

非平衡条件下的有序构造,如有机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这类系统

的构造形式市演化过程只能在不断与环境进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条件下进

行,一旦把它与环境分割开来,其构造立刻就会瓦解。它们总是处在一种非平衡

状态,而平衡状态意味着生物础构造与时间有关,状态不断变业业

15.简答系统分析的特点。

1.系统分析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2.系统分析以整体效益为目标 3.系统分析以

定量分析为根底 4.系统分析以评价标准为依据

16.简答系统评价的原那么。

1.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2 要保证方案的可比性 3.正确、合理地制定评价指

标体系 4 评价指标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要求相一致。

17.简答形成系统薄弱环节的原因是什么。

1.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限制;

2.在系统的开展过程中,缺乏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

3.系统的构造、部件随着自然界和社会的向前开展而逐渐过时、落后和老化,

因而形成薄弱环节。

...

...

18.为什么系统分析要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对不同的系统进展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即使对一样的系统,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也必须进展不同的分析,拟定不同的解决方案。系统

分析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要着眼于特定问题,致力于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

优策略方案。

六、论述题

1.某人拟购置一款手机,希望从性能、款式、颜色和价格四个方面考虑,

现有 A、 B、 C 三款可供选择。请以此为例,构造层次分析构造模型,并简述利

用层次分析法进展评价的根本步骤。 5859

1.明确问题 2.建立层次分析构造模型 3.建立判断矩阵 4.层次单排序 5.判断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6.层次总排序

2.选定一个现实中存在的系统,做简单描述,并以此为例阐述该系统的基

本运动规律。

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采用了“一级开发,

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立方案。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

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

十大效益。整个工程采用了系统工程的思想及方法进展管理和控制,已经取得了

...

...

显著的效果。

根本运动规律见 P13

3.试述系统构造与系统功能的关系。 16

构造是系统的内在根据,功能是要素与构造的外在表现。一定的构造总是表

现为一定的功能,一定的功能总是由具有一定构造的系统实现的。构造之所以对

功能起主要决定作用,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①构造使系统形成了不同于它的诸

要素的新质。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交流和交换着物质、能

量和信息,这样,就使系统整体出现了其要素所没有的新质,在新质的根底上,

系统整体获得了新的功能。②组成要素的行为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和协同作用下决

定系统的功能,而“约束〞和“协同〞是由系统构造所赋予的。

功能对构造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还对构造具有反作用。功能在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中,会出现与构造不相适应的异常状态,当这种状态维持一定时间后,就

会刺激迫使构造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4.简答系统的两类有序构造并举例说明。 30

平衡条件下的有序构造,如晶体、机器、无机系统等,宏观上看是静止的结

构,不与外界发生交换关系,这种构造通常与时间无关,是一种死的构造。

非平衡条件下的有序构造,如有机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这类系统

的构造形式和演化过程只能在不断与环境进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条件下进

行,一旦把它与环境分割开来,其构造立刻就会瓦解,它们总是处在一种非平衡

状态,而平衡状态意味着生物机体的死亡。这种构造与时间有关,状态不断变化

5.如何理解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10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 (要素 )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局部、

子系统 )所组成,要素是构成系统的最根本单位,因而也是系统存在的根底和实

际载体。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成为系统。第二,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

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了一定的构造或秩序。任何一个系统又是

它所附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局部。由此,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

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

...

...

能,这是整体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也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

联系和构造所决定的

6.试论述决策科学化观点的根本内容。 36

一般来说,一个正确的决策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分析,即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和指令性分析。

定量分析一般以采用一系列数学公式和计算方法,并选定一定的度量标准为

其最主要的特点。通常的步骤是:明确目标和准那么,建立数学模型,编制程序,

计算分析,最后提供信息给决策者。定量分析方法是科学决策方法的主要局部。

定性分析一般是指难以定量或概念模糊的问题,决策者通常根据直观经历及

逻辑判断进展决策分析。

指令性分析既包括一局部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也包括已经实行的法令、法

律、政策等约束条件,另外还包括行政指令等,

当前的开展趋势是定量分析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也更多地依靠数学工

具和电子计算机进展决策分析。然而,与定性分析和指令性分析相结合可进一步

保证决策的科学化。

7.什么是系统的环境?为什么系统具有环境适应? 12

系统的环境是指与系统发生作用而又不包含在系统内的各个事物组成的整

体,简言之,就是存在于系统以外的事物的总称。所以,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环

境之中,环境是一个更高级、更复杂的系统。

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有很大影响,系统与环境是互相依存的。系统在运动过程

中必然要与外部环境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此,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

境的变化,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只有能够经常与外部环境保持最正确适应状态的

系统,才是理想的系统。

8.简答一般工程技术与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有什么不同点。 34

1.工程概念不同。 2.工程对象不同。 3.工程任务不同。 4.工程方法不同。

5.人员素质不同。

9.试述系统工程的工程概念与一般工程技术“工程〞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4

1.工程概念不同。一般工程技术的“工程〞概念是指把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

法应用于实践,设计和生产出诸如机床、电机、仪表、厂房等有形产品的技术过

...

...

程。

2.工程对象不同。一般工程技术都是分别把各自特定领域内工程物质对象作

为研制对象和目标,比拟具体和确定。

3.工程任务不同。一般的工程技术是用来解决某些特定专业领域中的具体技

术问题而系统工程的任务是解决系统的全盘统筹问题,也就是通过系统工程的活

动解决系统内部各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总体协调问题,同时处理好系统与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相互联系等问题。

4.工程方法不同。一般工程技术所用的方法是在明确目标后,根据条件,

采用可能实现目标的方法,提出不同设计方案,试制出原型,经试验后最终到达

生产和建立的目的。

5.人员素质不同。从事系统工程活动的人员,不仅有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而

且还吸收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其他行业人员参加。

...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776Z...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