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兔子]1934年,吉鸿昌被杀,妻子花了8万大洋赎回他的遗体 不

 gudian386 2023-06-23 发布于山东
[兔子]1934年,吉鸿昌被杀,妻子花了8万大洋赎回他的遗体。不久后,妻子竟睡大街、吃垃圾,最后直接失踪了。不料,15年后妻子竟然出现在开国大典上……
 
吉鸿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率领部队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誉为“东北抗日第一人”。
 
但是,1934年11月24日,这位英雄却牺牲了。他临死前写下了那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他的死讯让他的妻子胡洪霞悲痛欲绝。胡洪霞是一位出身名门的贵族女子,她与吉鸿昌相识相恋,在革命风雨中相伴相随,并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
 
胡洪霞深爱着吉鸿昌,知道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知晓吉鸿昌决心参加革命保卫国家和人民后,胡洪霞无法改变吉鸿昌的决心,只能默默地祝福他,并等待他的归来。
 
可是,等来的却是吉鸿昌的死讯。她悲痛欲绝,不甘心让丈夫就这样被敌人侮辱。她决定用自己所有的财产去赎回吉鸿昌的遗体。
 
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房产和珠宝,用了整整8万大洋,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去找敌人交涉。敌人见到这么多钱财,答应将吉鸿昌的遗体交给她。
 
胡洪霞拥着丈夫冰冷的尸体,泪流满面。她将他安葬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并为他立了一块墓碑,墓碑上刻着吉鸿昌生前写下的那首就义诗。
 
但没有想到,敌人并没有打算放过她,他们开始对胡洪霞进行监视和骚扰。
 
胡洪霞感到了危机,偷偷地联系了革命组织,在一个夜晚,趁着敌人交班的时候,她先后将两个儿子送走。

一个儿子被送到了延安,另一个儿子被送到了重庆。她告诉他们,要记住父亲的遗志,要为国为民而努力。
 
孩子们离开后,胡洪霞就开始装疯卖傻,让敌人放松警惕,她不再回家住,而是睡在大街上,她不再买东西吃,而是捡垃圾填饱肚子。
 
她衣衫褴褛,头发凌乱,她不再说话,而是发出怪声,路人都以为她是个疯子,纷纷躲开她。
 
敌人继续观察了一段时间,他们觉得她真的失去了理智,也就放松了警惕。
 
终于有一天,当敌人没有注意到她的时候,她趁机逃走了。在革命组织的安排下,她成功地转移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里。
 
在那里,胡洪霞隐姓埋名,改名换姓,在村里开了一所小学校,负责教山区的孩子读书写字。她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但她没有忘记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她经常通过革命组织给孩子们写信,并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胡洪霞在山村里住了十五年,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她得到了革命组织的通知,让她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她激动不已,她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可以亲眼见证历史的伟大时刻。
 
收拾行李后,她带着自己的学生和村民,乘坐火车去了北京。在火车上,她遇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是她的大儿子,他在延安接受了革命教育,后来参加了解放战争,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官。
 
他一眼就认出了母亲,他们相拥着,互诉着思念和牵挂。他告诉母亲,他已经找到了弟弟,小儿子后来成为了一名记者。他现在也在北京,等着母亲和哥哥。
 
胡洪霞听了,欣喜不已。火车到达北京后,他很快就看到了小儿子。一看到母亲和哥哥,也激动地跑过来,紧紧地抱住了他们,之后三个人一起去了开国大典的现场。
 
他们站在人群中,看着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的五星红旗。他们听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感受着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的气氛。
 
胡洪霞抬头望着天空,泪水滑落。心中默想:在天上的吉鸿昌一定也能感受到这一刻的喜悦和荣光,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感到骄傲和欣慰,为自己的牺牲感到值得。
 
作为英雄的妻子,母亲的楷模,她是女性的典范。她的故事,值得永远铭记和敬仰!
 
在阅读此文后,您可以点击一下关注,以便后续作品的及时推荐,给您的闲暇时光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您的支持,也将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