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经有人问:“什么职业看起来很吃香,实际上一个比一个寒酸?”其中有一个答案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互联网时代还没开始时的画家。 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个职业好不好,肯定是不能从收入最高的那些人去看,因为哪一行的顶级人士的收入会低呢?因此一项职业的平均收入,才是判断一项职业的重要标准。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曾经花了1万大洋买了一幅画,不料如今价值已经50亿了,但徐悲鸿的的后人却是没有将其出售,而是主动捐给了国家。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幅画呢?咱们这就去看看。 说到徐悲鸿,就不得不提到他身上很明显的一个词,那就是奋发图强,当年他受侮辱后发奋的故事一直在课本中流传,徐悲鸿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有着坐标级别的画家。 1937年,徐悲鸿受邀参加了一个国际画展,当时徐悲鸿已经在画画上有了一定的成就,能够靠自己爱好来赚钱,这一定是世界上最为美妙的事。 然而就在这次画展上,徐悲鸿却是无意中发现了一副画,根据他对画画的直觉来看,徐悲鸿认为这幅画不一般,最后徐悲鸿问,能不能将这幅画卖给自己。 最后徐悲鸿一口气掏出了1万大洋,这在当时,1万大洋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天价,近乎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不难想象1万大洋在当时是有着多么大的购买力。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八十七神仙卷》,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画的,之后的徐悲鸿便是将这幅画如同宝贝一样珍藏着,但在1942年的时候,《八十七神仙卷》被人偷走,这件事在徐悲鸿心里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戏剧性的是,1944年,徐悲鸿又再次在重庆打听到了这幅画的下落,结果对方说,这幅画也是他买来的,如果徐悲鸿想买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他的售价是20万大洋。 当时徐悲鸿一听就傻眼了,20万大洋,哪怕他掏空了家底也拿不出来,但徐悲鸿没有放弃,坚持东拼西凑也把这20万大洋凑齐了,于是这《八十七神仙卷》才再次回到了徐悲鸿这儿。 20万是什么概念,当时北京的一套四合院售价还不到1万,这20万相当于可以购买20多套四合院,而如今的四合院在北京拥有怎样的价格,自然是不言而喻。 最终这幅画,还是由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捐给了国家,当时这幅画根据判定,从画手吴道子,以及艺术造诣来看,这幅画的价值能够在50亿以上,但真正的艺术品是不会用价格来禁锢的,真正让它们名贵的理由,那就是因为它们有着一份独一的美。 从古至今,艺术与中国风总是能够迸发出一些举世珍宝,不光是画,在其他艺术领域也有着很多珍贵的存在,它们是一件件微缩的历史,一件件凝固的世界,也正是它们,用艺术品的方式,展现了艺术家们内心的世界。 徐悲鸿,吴道子亦是如此。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